古代戰爭中的英勇戰士:張巡與許遠
當我們回溯到唐朝時期(709-757年),我們會發現兩位勇敢的人物,張巡與許遠。他們在安史之亂中展現了非凡的勇氣和忠誠,保衛睢陽,並拒絕投降。即使城池被攻破,他們也寧願犧牲生命也不背叛唐朝。儘管他們的犧牲在當時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卻對戰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助於唐朝的復興。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一段混淆的稱謂
關於“保儀尊王”和“保儀大夫”這兩個稱號,不同的解釋相當多。有人認為“保儀尊王”指的是武將張巡,而“保儀大夫”則是指文官許遠,但也有人認為恰恰相反。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張巡和許遠都是歷史人物,但“保儀尊王”和“保儀大夫”這兩個稱號並未出現在官方記載中。張巡還有“張王爺”、“張千歲”、“尪公”等稱號。由於張巡和許遠常被一起祭祀,因此也被稱為“雙忠”。在台灣,特別是景美、木柵等地,他們是當地信仰的核心,有許多宗教節慶和活動。從歷史到神話:忠魂的崇拜
張巡和許遠在保衛睢陽城犧牲後,原本應當受到表彰。但是,由於他們在保衛城池時食人肉的傳聞,使唐朝廷在安史之亂結束後,未立即決定是否建廟祭祀。直到李翰上表為他們辯護,強調他們的貢獻,唐肅宗下令建廟紀念他們。張巡的多重身份與地位
張巡的崇拜隨後在江淮地區逐漸擴大,並隨著水路傳播到潮州,成為當地的主要信仰。張巡由於是武將,並且在對抗叛軍時起到領導作用,他的故事使他的神格更加鮮明。在唐朝,他被追封為“成濟侯”,宋太祖時被封為“征應護聖使者”。後來,他又被加封為“濟物侯”和“忠懿文定武寧喜定侯”。在南宋時,他被封為“東平忠靖王侯”,“東平忠靖王”或“東平王”成為他在民間的常用稱號。當代的崇拜與活動
在台灣,崇拜張巡和許遠的傳統延續至今,並且在嘉義、台南、雲林等地有歷史悠久的雙忠廟。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地區的廟宇和活動往往以張巡為中心,並且對張巡的理解和北部地區有所不同,這與張巡的複雜神格有關。雙忠神格的起源和多樣性
當我們探索雙忠信仰,即張巡和許遠的崇拜,會發現他們的神格相當複雜。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生前的事跡和信仰的廣泛流傳。據說,在保衛城市時,他們因為缺乏食物而吃人肉,並且張巡在去世前宣誓成為一個厲鬼。這使得張巡最早以厲鬼的形象流傳於民間。張巡:斬鬼、驅瘟的神祇
這個厲鬼形象也使得張巡在化身為神後,成為有能力斬鬼、驅除瘟疫的神祇。例如,在江淮地區,他被稱為都天元帥,和台灣的王爺一樣,被認為能夠驅除疾病,甚至被認為有保護航運的能力。在《三教搜神源流》中,他被稱為“斬鬼張真君”。與其他信仰的混合
由於信仰流傳範圍極廣,張巡的形象在各地與其他信仰混淆。例如,在陝西和安徽,他被稱為通真三太子,與九皇爺的梁昭明太子混為一談。在江南,他的信仰甚至與明朝的張士誠混淆。此外,根據明朝的《雙忠記》劇本,張巡、許遠以及他們的敵人安祿山被描繪為星宿下凡的人物,其中張巡是亢木龍,許遠是角木蛟,而安祿山是貪狼星。張巡作為冥界官員
張巡忠魂的形象也受到崇敬,自宋代起,他被陪祀於東獄大帝旁,作為一名冥界官員。在洪邁的《夷堅志》中,有一個故事提到東平忠靖王(張巡)掌管人間的生死,並以正直無私的品格行使職能。在潮州,有傳說張巡和許遠帶領陰兵保護當地居民,成為地方的保護神。雙忠信仰在台灣的發展
雙忠信仰在台灣已有悠久的歷史,並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發展脈絡。台北盆地:集應廟和氏族關係
台灣雙忠信仰主要集中於北部,特別是台北盆地。這裡的廟宇通常被稱為“集應廟”,並給予張巡“保儀尊王”和“大夫”的稱號。這是台灣其他地區所沒有的,這一發展與福建安溪高、張、林三姓的族人移居台北盆地有密切關係。雲嘉地區:道教和王爺信仰的影響
在雲林和嘉義地區,雙忠信仰與道教和王爺信仰相關。嘉義市的雙忠廟是當地最古老的廟宇之一,建於1689年。然而,在日治時期,它先是被改為曹洞宗的廟宇,然後被合併,直到臺灣光復後才得以重建。民雄的騎虎王廟則起源於張巡的部下雷萬春。而雲林的安西府以張府千歲的身份出現,與全台的諸府王爺相似,並在板橋、新店等地分香。台南地區:延續厲鬼的特色
台南的雙忠信仰來自金門。早年間,當地建立了厲王廟,延續了張巡作為厲鬼的形象。慶祝活動的多樣性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各地的雙忠信仰不僅形象不同,慶祝活動也有差異。例如,嘉義地區在農曆12月初8慶祝張巡的誕辰,而在5月初8慶祝許遠的誕辰。而台北的木柵和景美的集應廟則分別在農曆2月初2和4月初十慶祝張巡和許遠的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