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知何時結束,周邊親友難免確診,婚禮到底該怎麼辦?
婚禮包含3大項:
- 登記:法律上保障夫妻的權利義務。
- 儀式:傳統上,兩家人結為親家,確認 / 改變關係的典禮。
- 婚宴:兩家人和大家歡慶,親友給予祝福的場合。
分兩個角度:
- 如果是賓客:打了多劑疫苗,還是有感染風險,可能會迴避大規模群聚宴會。
- 如果是新人:疫情難免反覆起伏,訂一個無法掌握的目標,容易心懸浮動。若遇延期婚宴,都是大筆金錢和心神的磨耗。若因為自己的婚禮造成親友染疫,也難辭其咎,不好回憶。
我們的建議:
-
先登記
結婚是人生重要關卡,名正言順,下個階段有很多項目需要努力,生育、置產等,上有老下有小,早點開始打拼可減輕自己的壓力。 -
小儀式
儀式會給長輩確實、安心的感覺。就像畢業典禮,告訴自己長大了,身分轉換了,得面對下個階段,負起應有的責任。儀式邀請親、近的家人參與,即可達到轉換的效果,不必要全家族參與觀禮。 -
減少桌數或家宴
疫情可能持續數年,變種病毒仍有變數。婚禮相關的訂金花費,不一定能退費或延期,數百人的婚宴不易調整,容易煩心。 -
友情無價
通膨下桌錢、餅錢都會大漲,但回收的紅包錢很可能跟不上漲幅,畢竟賓客不熟悉行情,請不要因為紅包傷了情誼。 -
來不來都是朋友
每人能承受的風險不同,家裡可能有老有小有孕婦,既然我們無法保證出席無染疫風險,請寬心看待朋友的出席,也避免"是好友就會出席"的情緒勒索。
--
疫情下婚禮產業也困難經營,和受影響的大家取暖正向想法:
-
吃飽.撐著
工作繁忙時,飲食、作息、運動常無暇顧及,既然有空閒,養好身體等待復甦。
漫長的疫情,轉行的業者很多,戲棚下站久了,機會就是你的。 -
沒事.找事做
日常的工作減少,是時候整理一直擱置的項目:優化舊產品、開發新產品、網站流量品質、工作流程等。不需要是大計畫,每天好一點點就很好,下次客人上門,也會感受用心的進步。 -
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
承認無能為力吧!面對巨大疫情,我們都很渺小,雖然焦慮、恐慌,但只要勇敢把今天過完,離好轉的未來就更近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