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道教的歷史演變:從古代皇帝到現代信仰

探索道教的歷史演變:從古代皇帝到現代信仰

起源與發展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起源於古代,並以黃帝和老子的思想為核心。在春秋時期,人們開始從多神信仰轉向信奉“道”或“天道”,認為它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老子的著作《道德經》就是對這一“道”的詳細闡釋。

黃老之學與戰國時代

在戰國時代,黃老之學開始流行,並逐漸轉變為以老子和莊子的思想為主,並融合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陰陽等學說的道家教。值得注意的是,“道教”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墨子》一書中,用來表示儒者和先王的教導。

從哲學到宗教:道教的轉變

從西漢到東漢,道教經歷了從哲學性的道家(philosophical Taoism)到宗教團體的道教(religious Taoism)的變革。這一轉變的關鍵在於,道教開始擁有其經典教義、奉道思想、神仙崇拜以及教團組織等外在形式。在這一過程中,方仙道和黃老道發揮了重要作用。

方仙道和黃老道的影響

方仙道起源於戰國時代的燕、齊地區,當時的方士通過結合神仙學說、方術和陰陽五行說,祈禱鬼神,追求長生不死。而黃老道則起源於西漢時期,注重治理國家和教化人民的思想。

道教教團的形成

在東漢時期,人們開始將神仙長生、鬼神祭祀、讖緯等方術混合在一起,並將黃帝和老子視為神仙。這一時期的方士活動構成了道教的前身。雖然很難確定道教從中國原始信仰發展到成立的確切時間,但可以確定的是,東漢末年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被認為是道教教團成立的開始。《太平經》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性經典,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道經。

“道教”一詞的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漢時期,“道教”這個詞並不是道教教團的專有名詞。五斗米道的經典《老子想爾注》批評那些虛假的道教,指出真正的道是教人如何通過結聚精氣成為神仙,而當時有人利用虛假的技巧冒充道教。

道教的涵義爭議

儘管「什麼是道教?」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引起廣泛爭議的話題。在1972年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日本學者酒井忠夫和福井文雅等人探討了這個問題,並在福井康順等人於1983年監修的《道教》一書中發表了結果,指出道教的涵義多達十三種。其中,有學者如福永光司提出區分道教的狹義和廣義:

  • 「狹義的道教」是指具有特定教理、儀禮和教團組織的,被認為是中國民族宗教的一部分。
  • 「廣義的道教」則是指那些秉承古代聖王天子之道的教派和思想。

臺灣教科書中的道教解釋

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把「道教」分為三個層面:

  1. 思想性的道家之教,主張通過修養心性和清靜無為來順應和效法天地間的自然之道。
  2. 組織性的教團道教,這是將道家的教義加以宗教化和組織化的形式,包括五斗米道、太平道、上清派、靈寶派、新天師道、全真道和淨明忠孝道等。
  3. 大眾化的民眾道教,這是一種普及於民間的信仰,包含了多種神祇,有時也被稱為民間宗教。

古代的道士與香火儀式

在唐朝的天寶七年(748年),一項詔令規定要在京城為三皇以前的帝王設立廟官,並在歷代帝王、忠臣、義士、孝婦和烈女的居住地或功績地建立祠堂。此外,還要在道士修道成仙的地方供奉香火。這是一個早期記錄,展示了道士如何參與宗教儀式,特別是香火的供奉。

道教的歷史發展與創始人物

在東漢順帝(在位126-144年)時期,張道陵在四川的鶴鳴山修道創教,這被認為是道教教團的起源之一。他的追隨者需繳納五斗米作為貢獻,因此被稱為五斗米道。張道陵宣稱太上老君傳授給他道法,並任命他為「天師」,因此他的教派也被稱為天師道。 張道陵的教團最初以四川為中心,設有二十四個行政區,以對應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後來擴展到二十八個行政區,以對應天上的二十八宿。在張道陵去世後,他的兒子張衡和孫子張魯在漢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為道教教團奠定了基礎。

與張道陵大致同時期,張角創立了太平道,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張角起兵反抗政府,史稱「黃巾之亂」。儘管他在叛亂中失敗並被殺,但《太平經》沒有消失。這本書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記載了許多修行的方法,劃分神仙的等級,並倡導世界太平。它不僅被後來的道派所採用,而且對許多問題提供了解答,代表了未受佛教影響的早期道教觀點。

寇謙之與北魏的道教國教

在東晉時期,北方淪落於外族統治。當時,有位名叫寇謙之(365-448)的道士,在華山和嵩山修道,並受到北魏太武帝(423-452在位)的寵信。太武帝接受了寇謙之的建議,改年號為太平真君,並在太平真君三年(442)親自參加道教的受籙儀式。這使太武帝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信奉道教的帝王。此後,北魏的帝王在即位時都會舉行受籙儀式,這使道教成為北魏的國教。寇謙之創立的教派被稱為「新天師道」。

東晉時期的上清派

在東晉的統治下,道教也有了新的發展。楊羲(330-386)宣稱接受了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251-334)及眾仙真的指示,並授予他上清經、諸仙真傳記及修行方法。楊羲將上清經視為主要經典,並以魏華存為祖師,崇拜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和太上老君等。這個派別被稱為上清派,他們重視修煉精神,誦讀經文,並強調積累功德。對於天師道原有的符籙、齋醮和煉外丹,上清派並不高度評價,並且排斥房中術。

靈寶派的興起

在東晉末年,葛洪的族孫葛巢甫創作了一系列的道經,稱為《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簡稱《靈寶經》。同時,他建立了一個從元始天尊到葛玄、鄭隱、葛洪的傳承體系。陸修靜(406-477)整理了《靈寶經目》,確定了齋戒儀軌,使信徒逐漸增多,形成了靈寶派。靈寶派融合了天師道和上清派的教義,重視符籙和齋戒儀軌,但同時具有自己的特色,即勸導行善、普度眾生。

唐朝:道教與皇族的連結

唐代的開國皇帝李淵(618-626在位)及其子女,在爭奪天下時,宣稱自己是老子的後裔,並利用老子的形象來神化自己。許多道士也為李淵預言他應當受到天命。唐朝建立後,道教得到帝王的支持。唐高宗(649-683在位)下令將道士納入宗正寺的麾下,這相當於將道士視為皇族的一部分。

宋徽宗:將自己冊封為道教教主

宋徽宗(1100-1126在位)是一位狂熱的道教信徒。他宣稱自己在夢中遊覽天上的神霄府,並將自己冊封為「教主道君皇帝」,成為結合君主、天神和教主角色的皇帝,道教也成為國教。此後,王重陽(1112-1170)在金朝統治下創立全真道,並在其弟子的推廣下,到了元代成為北方最具影響力的道派。

新的道派與現代道教

南北朝時期,道教進一步發展。正一派在南方得到帝王的重視,而新興的淨明忠孝道以許遜為祖師,提倡仙道與世間忠孝並行,強調忠孝的倫理價值。至明清時代,正一道和全真道成為道教的主流。今天,道教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大陸以全真道為主,以北京的白雲觀最為知名,而江西的龍虎山則是正一道的發源地。台灣則以正一派為主,但隨著與大陸的交流增加,全真道的影響力也在逐漸增強。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