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信仰的力量:台灣進香繞境活動的深刻影響

媽祖信仰的力量:台灣進香繞境活動的深刻影響

媽祖的起源和影響力

自宋元時代開始,媽祖被賦予了各種尊稱,如「天妃」、「天后」,而民間更是懇切地稱呼她為「天上聖母」、「天后娘娘」或親暱地叫她「媽祖婆」。她最早是福建湄洲嶼的居民,據說生前就展現了許多神奇的能力。在她去世後,由於眾多的神蹟,她從一位地區性的神祇逐漸成為航海的守護神。無論是官方的使節還是依賴海上運輸和相關產業的人們,都深信媽祖的庇護能夠帶來平安。

當早期的台灣移民渡海來到台灣開發土地時,因為當時的航海技術相對粗糙,海上的風浪又極為危險,他們便在船頭供奉媽祖以祈求平安。後來,他們在沿海地區,如海港、河岸和渡口等地方,選擇面朝大海的地點建廟,以方便祈求海上活動的順利,如豐富的漁獲和航行的安全。隨著人們在台灣的定居和發展,媽祖的角色也愈加多元化,尤其是在保護邊境和團結人心方面。

媽祖廟及進香風潮

在台灣,擁有悠久歷史的大型媽祖廟較多,從早期至今,進香和分香的廟宇數量眾多。每年的農曆三月,媽祖的聖誕期間,會出現一股進香的熱潮,被稱為“三月瘋媽祖”。在台灣,媽祖是最受歡迎的信仰之一,並且已經擴展到世界各地,成為台灣人的守護神。

媽祖的神話和歷史

媽祖的神話故事融合了歷史和神話元素。據記載,她活躍於北宋初年,大約公元960年到987年之間。她的父親叫林愿,當媽祖出生後,她超過一個月都不哭泣,因此被稱為“林默娘”。她在湄洲嶼長大,因為深刻理解海洋和擁有超能力,她經常及時出現,拯救遭遇海難的船隻,展示她作為“神女”或“通賢靈女”的神秘特質。

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早期的媽祖神話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響,因為她的廟宇是由佛教和道教的僧侶管理的。有人說她因敬奉觀音大士而具有神奇的力量,也有人說她從一位老道士那裡獲得了“玄微祕法”,因此具有驅邪救世的能力。而民間更有傳說她征服了桃花山的妖怪,並收服了千里眼和順風耳作為她的部將。至於媽祖的神性,因為當地的居民曾在海上遭遇危險時倚賴她的神奇力量,她深受當地居民的愛戴,因此被稱為“巫”。

媽祖的古代歷史

在北宋元祐年間,寧海地區的媽祖被奉祀為聖墩,並據說曾協助路允迪出使高麗。因此,當地居民要求朝廷賜予“順濟”之名。到了南宋初期,名相陳俊卿捐地建立了媽祖祠,自北宋中期開始,白湖媽祖廟的香火聞名遐邇。媽祖的封號始於宋代,最初被封為崇福夫人,後來進爵為靈惠妃。

元代的媽祖崇拜

元代時,由於大都(今北京)的糧食需要靠海運運輸,船隻的行駛很大程度上依賴媽祖的庇護。因此,朝廷特別重視媽祖的崇拜,並封她為“天妃”。

明代與清代的媽祖封號

到了明代的洪武和永樂時期,媽祖被進一步封為“聖妃”。當時,朝廷每年春秋兩季及媽祖聖誕時,都會派官員到湄洲祖廟致祭。明成祖時,鄭和七下西洋,每次出海前都會到福州長樂的媽祖廟祭拜,故沿用“天妃”之封號。清初的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施琅率領攻打台灣的軍隊,其中多數士兵為閩南人,他們深信媽祖在戰爭中給予援助。因此,在雍正時期,媽祖被進一步封為“天后”,神格地位更加崇高。雍正11年,朝廷下令在直隸省的州縣建立媽祖祠,每年春秋兩季舉行祭典。

媽祖信仰在台灣

早期,媽祖信仰傳入澎湖和台灣,當時的媽祖廟會根據所奉祀的媽祖來命名,如湄洲媽、溫陵媽及銀同媽等。隨著移民在當地建立分香、分靈的廟宇,媽祖的名稱也變得多樣化,如北港媽、新港媽、鹿港媽、關渡媽、松山媽等。 媽祖廟在初期常建於臨海或近水地區。然而,由於自然氣候和地形因素,廟宇在颱風或暴雨時容易被洪水沖毀。當地居民在災後會尋找新地點重建廟宇,這常常引起相鄰地區或廟宇之間的糾紛。

信仰與地理環境的相互影響

例如,清朝嘉慶時期大水氾濫,笨港天后宮被沖毀後,分別重建北港朝天宮與新港奉天宮,笨港媽祖從此分祀兩地,而兩地兩宮之間乃有紛爭。尤其大甲媽祖從北港朝天宮轉往新港奉天宮後,都各堅持名義的正統。但並非所有沿河建廟的地區都有這種糾紛。在大台北地區的淡水河沿岸,例如關渡天后宮、新莊慈佑宮、士林慈誠宮等,是在河岸形成聚落後,分別發展具有地方性的媽祖信仰。這些例子顯示,信仰與地理環境是相互關聯的,並會因此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信仰文化。

澎湖天后宮:最古老的媽祖廟

台灣最早的媽祖廟普遍被歷史學家認為是澎湖天后宮。這座廟宇可以追溯到元代或明代嘉靖年間,而最晚到萬曆時代中期,有碑文作為證據。例如,萬曆32年有一座名為《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碑》的石碑,記錄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司令官韋麻郎(Wijbrand Van Waerwijck)進入澎湖,然後被沈氏驅逐的事件。澎湖天后宮曾在永曆18年(1664年)遭荷蘭東印度公司焚毀,以及在天啓三年(1623年)被荷蘭艦隊破壞,直到1690年才重建。澎湖天后宮歷史悠久、建築古樸,1983年被指定為第一級古蹟。1986年,媽祖被搭乘船隻巡遊全澎湖海域,成為海上巡境的開始。

台南的媽祖廟與信仰傳播

在台南府城地區,早在鄭氏時代,就已經建立了媽祖廟。其中,位於安平鎮渡口的天妃宮,據說最早可追溯到康熙7年(1668年)。此外,台南市赤崁地區的水仔尾媽祖廟,俗稱「小媽祖廟」,是在清領時期由民間建立的。由於台南地區的開發較早,媽祖廟大多位於府城及相鄰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台南向外逐漸建立了更多的媽祖廟。在清領時期,共建立了近百間媽祖廟,其中官建約23間,民建約70餘間。這些媽祖廟分佈在南北各地,與漢人的移民路線和通商口岸的開放有關。

官建與民建媽祖廟的差異

由清朝政府出資建造和維護的官建媽祖廟,通常在春秋二季和媽祖聖誕日舉行祭祀。這些祭祀活動通常只允許官員、地方仕紳和名商參加,而一般百姓是不能參加的。在日治時期以及之後,官建媽祖廟並未舉辦進香、遶境等活動,因此各廟興旺不一,有些逐漸沒落,而有些則繁榮。 相反,民建媽祖廟是由民眾集資建造的,會定期舉行祭拜和迎神賽會等活動。民建媽祖廟的繁榮主要是因為形成了幾個媽祖信仰中心,並通過神明會的組織形式來推動進香、遶境等活動。

信仰中心與進香活動

媽祖信仰在台灣極為盛行,特別是北港朝天宮,從清領到日治時期就已經成為著名的進香地點,每年吸引大量的信眾參與。例如,彰化南瑤宮的「笨港進香」是一個由九尊媽祖組成的神明會,擁有豐富的財產,會員遍及彰化、台中、南投等地。 進香和遶境活動不僅基於宗教信仰,也是社區的聚會和慶祝。這些活動有多種形式,並促進了媽祖信仰的繁榮。近年來,人們努力恢復一些傳統的進香和遶境活動,這些活動通常被認為是具有神聖意義和歷史價值的。

大甲鎮瀾宮:新旅程的開始

媽祖進香活動歷史悠久,其中一個重要變革是在南瑤宮停辦笨港進香之後,大甲媽進香活動的聲勢逐漸壯大。直到民國76年,大甲鎮瀾宮一直到北港朝天宮進香。然而,當北港朝天宮使用“大甲媽回娘家”的名稱時,鎮瀾宮認為自己不是北港媽的分靈,雙方引發爭執,破壞了長期的友好關係。這個變化源於鎮瀾宮自主意識的增強。 於是,在民國77年,大甲鎮瀾宮與新港奉天宮建立了新的合作關係。他們決定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謁祖進香”改為“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此舉使其成為當今規模巨大的民眾進香活動,整個活動長達八天七夜。

白沙屯媽祖:保持傳統

與大甲媽不同,白沙屯媽祖至今仍然保持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的傳統。在當地還沒有建廟之前,就已經有人組團前往北港進香,當時大約有一百人參與。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當地青年男女的成年儀式。 儀式包括啟駕、刈火及回宮,其中刈火是雙方關係的關鍵。刈火的過程是由朝天宮的住持法師從光明燈引燃金紙,然後放在“萬年香火”爐中,一路帶回去,保持火焰不熄,以此延續古老的刈火傳統。 每年的進香之旅都有神轎引領,途中會出現一些不同的變動,例如“潦過濁水溪”是濁水溪大橋建造之前的一個傳統環節。途中出現的一些神蹟,總是能夠吸引大量的香客參與。

媽祖信仰:跨越時空的力量

進香之旅的人氣旺盛,受到媽祖信仰的支持,並成為台灣進香的經典活動。近年來,南瑤媽進香也正在恢復中,顯示媽祖信仰激勵著跨境進香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自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台灣的媽祖廟之間出現了競爭,一時之間,前往湄洲祖廟“謁祖”成為一種新的趨勢。然而,這種趨勢背後隱含著宗教與政治的交織,近年來似乎有所退潮。

地方信仰中心:媽祖與社區的連結

在台灣,許多地方都有媽祖廟,並且大多數廟宇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例如,關渡的靈山天妃廟和關渡祖宮,通常被稱為“關渡宮”,是當地的中心廟宇,也是許多分香廟的祖廟。 同樣,台北市的松山慈祐宮也是當地的重要廟宇,並且有神明會的定期活動。 這些崇奉媽祖的廟宇每年都會定期舉行慶祝媽祖誕辰的活動,成為地方的宗教熱潮,展示了媽祖信仰與社區居民之間的緊密關係。另外,社區居民參與前往進香和還願的跨境活動,這樣的活動在媽祖信仰中很常見,並且具有深厚的文化意義。

結語:信仰的實踐與當代意義

媽祖進香是一項深受喜愛的傳統活動,它融合了宗教信仰、社區參與和文化傳承。通過這些年度活動,人們不僅表示對媽祖的崇敬,而且通過信仰實踐神聖,也鞏固了社區的凝聚力和文化傳統。媽祖進香的故事和傳統在台灣的宗教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並且會繼續影響著未來的世代。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