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更年期迷思:10 大常見誤解與必知舒緩策略一次全面解析

破解更年期迷思:10 大常見誤解與必知舒緩策略一次全面解析

關於更年期有許多誤解。我們請教專家指出最嚴重的迷思。

無處可逃的熱潮紅、荷爾蒙混亂、沒有性生活的伴侶關係——這些更年期刻板印象根深蒂固,但很少完全正確。

匹茲堡大學精神醫學教授暨婦女健康研究副院長 Rebecca Thurston 表示,更年期可能在身體許多部位產生症狀,有時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

我們訪問了婦產科醫師、內分泌科醫師、泌尿科醫師等專家,請他們談談遇過最大的更年期誤解。以下是他們希望病患知道的事。

迷思 1:這只是熱潮紅。

熱潮紅是更年期標誌:多達 80% 的女性經歷。但還有許多較少人知道的症狀與更年期相關,包括失眠、情緒變化、腦霧、陰道乾澀、關節疼痛等。

這主要因為更年期由雌激素濃度變化驅動,而雌激素影響所有組織。在停經前的多年「圍絕經期」裡,雌激素劇烈波動;停經後則維持在低水平。

哈佛醫學院內分泌學教授 Dr. JoAnn Manson 說,不幸的是,許多人不知道這一過程能造成的完整症狀範圍,因而沒意識到某些症狀與更年期相關,錯過可幫助的治療。

迷思 2:『所有』都是更年期症狀。

「直到近年,許多女性症狀被忽視或被誤解為與荷爾蒙無關,」紐約婦產科與整合醫學醫師 Dr. Anna Barbieri 說。

但部分醫師擔心,現在鐘擺過度擺向另一端。

「現在傾向把一切都歸為更年期或圍絕經期,那也是過度簡化,」Dr. Barbieri 說。

她舉例,中年關節痛可能與雌激素下降相關,也可能是關節炎。

克里夫蘭診所婦產科與生殖生物學教授 Dr. Pelin Batur 指出,她看過許多病例,患者與醫師把疲勞等症狀歸因於更年期,卻未做基本檢測,結果真正原因是貧血、甲狀腺問題或維生素缺乏。

迷思 3:荷爾蒙治療很危險。

2002 年以前,醫師 routinely 開立荷爾蒙治療改善更年期症狀。之後一項廣為報導的研究發現,服用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女性乳癌與血栓風險略增。

荷爾蒙使用因而大減,許多女性至今仍擔心。

專家表示,對 40、50 歲且症狀干擾生活的多數女性而言,其益處——包括減輕熱潮紅、陰道乾澀並降低骨質疏鬆風險——大於低風險。一些年長女性也可能安全受益,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婦產科臨床教授 Dr. Lauren Streicher 說。

專家補充,確實有族群(如乳癌存活者)一般不建議全身性荷爾蒙治療,但限制相當窄。

荷爾蒙治療形式多樣,若一種不適用,可嘗試另一種。

例如,雌激素口服錠會提高肝臟製造凝血蛋白,不建議高血栓風險者;但雌激素貼片則不會。而用於泌尿與生殖症狀的低劑量陰道雌激素對所有人都安全,泌尿生殖醫學泌尿科醫師 Dr. Rachel Rubin 說。

迷思 4:荷爾蒙是唯一治療選項。

「荷爾蒙治療既非萬靈藥,也非毒藥,」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副臨床教授 Dr. Jill Liss 說。「它對某些人改變人生,對其他人則多餘甚至有風險。」

對無效者,專家強調仍有其他方法。

醫師長期以抗癲癇藥 gabapentin、抗憂鬱藥 paroxetine、認知行為治療與呼吸訓練治療熱潮紅。2023 年 FDA 核准 fezolinetant,作用於調節體溫的神經元。透明質酸製品則可改善陰道乾澀。

迷思 5:『天然』療法更安全。

許多女性因畏懼荷爾蒙而選擇草藥與補充品,但 Dr. Manson 說:「某物標榜天然,並不代表安全。砒霜也是天然的。」

科羅拉多大學婦產科系主任 Dr. Nanette Santoro 說,多數網紅推銷的補充品幾乎無堅實證據支持,且製造監管鬆散,易受污染。

許多女性棄用 FDA 核准荷爾蒙後,轉向另一種看似天然的「生物同等」荷爾蒙,即與人體荷爾蒙完全匹配的配方。製造該類製劑的配方藥房監管寬鬆,聲稱比馬來源的共軛雌激素更安全,但研究不支持,專家表示。

耶魯醫學院婦產科與生殖科臨床教授 Dr. Mary Jane Minkin 打趣:「你知道為何配方荷爾蒙比 FDA 核准藥物『更安全』嗎?因為沒有附帶告訴你所有副作用的仿單。」

迷思 6:只能硬撐。

許多患者決定不求助自行撐過,但研究者指出,這可能導致嚴重醫療問題。

Dr. Thurston 指出,頻繁或嚴重熱潮紅者比沒有的人更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睡眠中熱潮紅多者記憶力較差。熱潮紅造成睡眠品質低落,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認知衰退相關,但也可能有其他機制。

陰道乾澀亦提高泌尿道感染風險。即使無症狀者,在更年期通常也經歷代謝變化與骨密度下降。

專家表示,女性可透過檢測與治療降低風險。整體而言,更年期是關注健康的關鍵時期——包括良好飲食、運動及監測血壓與膽固醇。

迷思 7:症狀不會持續太久。

專家指出,許多女性以為熱潮紅曇花一現,但平均持續超過 7 年,有時更久。

其他症狀可能更長。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健康科學中心 urogynecologist Dr. Elizabeth Evans 說,老年女性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即與更年期相關,但許多人不知情。

Dr. Evans 說:「有些 70 歲的女性會說:『我早就過了那些,幹嘛還談更年期?』」

Mayo Clinic Women’s Health 以及 Menopause Society 醫療總監 Dr. Stephanie Faubion 表示,症狀也可能比預期更早出現。雖然 45 歲或以後停經最常見,但在 30 多歲中後期出現圍絕經期症狀也不罕見。

她說:「女性在此領域常被 gaslight。當 37 歲患者抱怨情緒、睡眠問題時,常被告知不可能。」

迷思 8:性生活再也無法美好。

Dr. Diana Bitner(true. Women’s Health 共同創辦人兼醫療長)指出,更年期性交疼痛常見,「人們的自發性慾望通常較低」。這會形成惡性循環——「做愛越少,就越不會被要求做愛」。

但此循環可打破。專家表示,與患者開放對話至關重要。

保濕劑、潤滑劑與陰道雌激素可減乾澀與疼痛。睪固酮雖未獲 FDA 核准用於更年期症狀,但常 off-label 用於提升性慾。

迷思 9:圍絕經期女性不會懷孕。

Dr. Batur 說,她的診間常見這情況:病患幾個月沒月經,自認已停經(基於不可靠的實驗室檢測),結果懷孕。

即使月經不規律,圍絕經期仍可能受孕。2015 年研究顯示,僅次於青少年,40 多歲女性是不期然懷孕第二高族群。

Dr. Batur 說:「只要一顆卵子遇上一顆精子就夠了。」

在完成圍絕經期並連續 12 個月無月經之前(且無其他影響月經的狀況),懷孕皆有可能。

迷思 10:經歷更年期一定很糟。

文化對更年期的呈現往往陰暗。Dr. Thurston 說,除不適症狀外,它常被描述為「衰退與失去的時期」。

但症狀雖真實,故事不只如此。Dr. Thurston 補充,許多女性感到更真實、更有自信。「她們不太在意別人想法,這種自由很棒。」

還有其他好處。畢竟,擁有子宮者曾在經痛時蜷縮在熱敷墊旁,渴望痛苦結束——如今終於不再來月經。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