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臨床心法:成為性學家前,你該知道的十件第一手關鍵真相。
Share
個人觀點:三十年臨床生涯後的洞見
諮商更關於感受,而非性姿勢。
「臨床性學」聽起來也許像是我知道天下所有的性姿勢,但我實際做的其實和伴侶治療相當類似。在我的實務中,會談很少是在討論如何有更多高潮、如何在床上持久一點、或更好性愛的技巧,儘管有些性學家可能會經常碰觸那些主題。我做的比較像傳統的談話治療,只是我們談的是性與關係。除了了解性之外,你必須懂得心理學與諮商的基本功。如果你想做動手的工作,就去成為性替代者(sex surrogate)或 dominatrix。臨床性學家的工作全是談話,沒有實作。
人們會以為你是性怪咖。
把它當作職業風險吧,當你擁有臨床性學博士,人們會對你的性生活做出各種假設。當我單身時,這種情況一直發生——男人以為我沒有界線、完全不設防,或是我一直在做。在某些方面,這其實讓我的約會生活更容易,因為那些被嚇到的人很快就會自動退出。
潛在來訪者可能想把你當電話性服務。
讓我們現實一點:身為性學家,你會遇到不太明白你角色邊界的個案。有些人會有不恰當的幻想。隨著經驗累積,我學會了既友善又毫不含糊地,立刻把那些情況關掉。
教育與認證是不可談判的。
我擁有臨床性學博士,在那之前,我取得了諮商心理學碩士。這些學經歷不是拿來展示而已。我想先學會如何做治療,再去學關於性的所有知識,甚至更多。我投入功夫成為專家。當人們處於脆弱並渴望改變人生時,這是一份巨大的責任。他們常會告訴我一些他們從未對任何人說過的事。能為他們守住那個空間是一種特權。
面對汙名是工作的一部分。
即使在今日更開放的社會,性學仍然帶有一些汙名。人們可能會嘲笑、評斷,或乾脆誤解我在做什麼。但重點在這裡:成為性學家的一部分,就是教育大眾、協助把關於性的對話正常化。我不得不這樣對家人、朋友做,更不用說在專業場合。當我對自己的工作談得自在,我就設定了一個基調:談這些是可以的。老實說,看著人們先扭捏、接著放鬆,還挺有趣。
保密是神聖的。
保密至關重要——它是這個專業中信任的基礎。人們帶著最親密的祕密、最深的恐懼、與最脆弱的時刻來找我。他們需要知道,所分享的內容只在我們之間。我非常嚴肅看待這個責任。每一次會談都是保密的,而且我會在一開始就讓來談者理解保密的界線(對自己或他人有危險…)。沒有信任,治療就不會運作。有點像性愛。這不只是法律要求;更是倫理要求。
擁抱多元是必須的。
我工作中最有收穫的部分之一,是我能與極其多元的來談者合作。從不同的文化背景,到各種性取向與性別認同,每個人都帶著獨特的故事而來。為了有效,我必須具備文化能力與開放心態。因為我自己有多元文化背景,要調整到與我不見得一致的文化觀點相對容易,例如對於傳統性別角色或期待的看法。而且多元不一定明顯地是文化或族裔的,它也關於床上的那些事:人們的性興奮來源、性實踐與偏好的多樣性。
情緒韌性讓你走得長遠。
來談談倦怠——它真的存在,尤其在這行。治療師處理的都是沈重的主題:不忠、創傷、人類的痛苦、性功能困擾,你想得到的都有。如果不小心,它會在情緒上壓垮你。就我而言,我從未有過那個問題。我如此熱愛我的工作,以至於一天結束時,我從未覺得倦怠。只是有時會對人類受苦的程度感到敬畏。這並非都關於樂趣與高潮。我一直有穩定的自我照顧:我每天規律運動。我也有工作之外的嗜好與興趣,讓我腳踏實地。培養情緒韌性不只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在這個領域茁壯。如果你不照顧自己,你將無法幫助任何人。我的工作與生活從來不是問題。也許這就是法式態度:凡事適度。
緊跟研究並非關鍵中的關鍵。
性學不是靜止不變的領域——它不斷演進。新的研究、新的發現、對人類性的新理解持續湧現。我固定參加研討會、閱讀期刊、修進修課。然而,這不像科技,某樣東西很快就會淘汰、你必須學新東西才能跟上。人類行房已久,有些事不會改變。我們都渴望被愛、被接納、不被拒絕、被欣賞、被理解。什麼被視為「流行」的稱呼與風尚會起伏,但人類渴望連結的傾向是恆常的。
這是一個滿足成長渴望的絕佳出口。
我對成長與個人發展有飢渴。在這份工作中,這代表我言行一致。我定期挑戰自己。五十歲時學跳傘,是一個征服恐懼的練習,看著我的大腦想往某個方向走,而我把它推向另一個方向。我做過兩場 TEDx 演講,也寫了一本名為《Erotic Integrity》的書,談自我檢視、自我接納與真實的自我實現。接著我必須學習公開演說、克服更多恐懼,並推廣這本書。我固定——一年好幾次——挑戰自己。因為我知道把自己放上檯面、追求更多的價值。我也希望我的來談者能追求更多。



![燙金小囍字貼紙 [24枚]](http://wish.with.tw/cdn/shop/products/hqdefault_2cb3b4c8-ec0a-453e-a8be-1b14dad58faf.jpg?v=1619698098&width=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