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左右腦分工與10%大腦使用率的迷思

揭開左右腦分工與10%大腦使用率的迷思

揭開這兩個「趣事」的真相,看看它們為何只是天方夜譚。

人類的思維蘊含著無數奇妙之處,令我們百年來一直努力去了解它。正如其名稱所示,「psyche」意指心靈或靈魂,而「ology」則代表研究,兩者組合成為我們所熟知、熱愛並引起濃厚興趣的領域:心理學。

自從心理學的先驅時代以來,我們在試圖理解人類大腦的本質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儘管我們對許多事情尚不確定,但同樣也獲得了大量知識。然而,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也伴隨著神話般的思維傳播——這些想法雖然普遍存在,但缺乏任何實證支持,會誤導我們對心靈的理解。

你可能聽說過這兩個迷思。透過實際的心理學見解,你可以了解它們背後的真相。

1. 人們要麼是「左腦人」,要麼是「右腦人」

「左腦人」或「右腦人」的概念一直備受推崇。左腦通常被認為是邏輯的,右腦則是富有創造力的——這個概念表明我們的個性和技能受我們偏愛的半球所塑造。你是邏輯、分析性的左腦人,還是自由奔放、富有創造力的右腦人?這似乎是個引人入勝的二分法。

雖然它們在大腦中位置對稱,但眾所周知,左、右半球的發展和功能是非對稱的。兩者共用接近1,000億個神經元——幾乎和銀河系的恆星數量相當,位於特定區域並調整以完成特定任務。這兩個半球協同運作,但並非如我們的直覺所想的那樣。

國際創新、創意與變革雜誌的研究強調了左、右半球運作的反直覺方式。例如,大腦通過位於大腦後部的枕葉處理眼睛的視覺信息;然而,左半球處理右視野的信息,反之亦然。同樣,左額葉通常控制身體右側的運動,也同樣如此。

然而,儘管存在這些不對稱,作者解釋說,沒有證據表明正常的認知功能只在一個半球或另一個半球中發生。胼胝體——半球之間的橋樑,允許半球之間的廣泛通信,確保大腦活動在兩側協調一致。

雖然「左腦思維」和「右腦思維」的概念看似便利,但它最終無法作為科學現實成立。儘管有些人可能更擅長分析性思維,而另一些人則在創造性追求中脫穎而出,但這些優勢並不能可靠地歸因於某個半球對另一個半球的優勢。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都擁有多種技能,無法簡單歸類為左腦或右腦人。

2. 人類只使用了10%的大腦

從電影到日常對話,人類只使用10%大腦的概念已在流行文化中傳開。你可能記得Scarlett Johansson在電影《Lucy》裡飾演的角色,當她超越「10%門檻」時解鎖了超能力。然而,這一概念引發了太多疑問。

在心理學中,人類經常被稱為「認知吝嗇鬼」。據著名認知科學家Keith Stanovich稱,動物(包括人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化,以幫助它們的基因生存和繁殖,而不是總是做出完美的決策。這意味著理性,或者做出完全符合現實的決定,並不總是對生存最重要的。有時,即使意味著不太準確,我們也更有利於少用能源或資源。

簡而言之,當涉及到思考時,我們經常選擇阻力最小的路徑——這一概念可能導致了我們只使用10%大腦的想法。然而,認知吝嗇鬼理論絕不表明我們無法使用大腦的「全部容量」。如果是這樣,我們人類的現實將完全不同。

為證明這一點,神經科學家Barry Beyernstein列出了六項證據來揭穿「10%迷思」:

  • 如果我們只使用10%的大腦,那麼對另外90%的創傷性腦損傷將不會影響我們的功能。然而,事實上,幾乎沒有一個大腦區域受損而不影響功能。

  • 無論我們在做什麼,健康、未受損的大腦的每個區域都始終活躍。雖然某些區域可能沒有其他區域參與多,但它們都發揮作用——甚至在我們睡覺時也確保我們能夠正常運作。

  • 大腦需要大量資源來運作。如果我們不需要90%大腦,人類可能會進化以消除這些多餘的區域,以減少能量消耗並提高生存機會。

  • 研究表明,大腦的不同區域負責不同的任務,意味著大腦作為一個專門的網絡運作,而不是均質的。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不服務於特定目的的大腦區域。

  • 監測單個腦細胞活動的儀器顯示,大多數細胞始終活躍。任何時候,絕大多數大腦都在處理信息。

  • 不再運作的腦細胞會隨時間衰退。如果90%的腦細胞無用,我們的屍檢將始終顯示大規模神經退行性變化。

事實是,我們大腦的每一部分都發揮作用,沒有任何一半對另一半具有壓倒性優勢。因此,下次當你與自稱「左腦人」或幻想著人類使用大腦100%潛能的人聊天時,請記住,我們心靈的真相比這些簡化的迷思更詳細、更引人入勝。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