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追求持續的快樂會讓你感到更沮喪和疏離。
重點摘要
我們被引導相信幸福是關係中的最終目標。
人類是情感複雜的存在,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需求、恐懼、希望和過去的包袱。
保持健康的滿足感意味著接受生活不會總是充滿快樂,而這是可以的。
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無數人正因為在親密關係中感受不到足夠的幸福而掙扎。他們被引導相信幸福是關係的終極目標,是他們應該隨時感受到的東西。
我們在電影中聽到,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並聽到那些理想化愛情的故事,將愛描繪成一種持續的快樂狀態。然而,這種想法讓許多人陷入挫敗和無法滿足的期望中。關係遠不止於感覺快樂——它還包括共同經歷美好與挑戰的時光,並在過程中一起成長,因為我們都是複雜且有時困難的存在。
如果你認為自己應該在關係中永遠感到快樂,你可能會無意中對自己和伴侶設立不切實際的期望。這可能導致失望、壓力,甚至在不可避免的困難出現時引發怨恨。關係是關於學習、妥協,並在當下找到健康的滿足感,無論情況如何。以下是三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不應該被幸福所困擾。
1. 幸福並非保證
當人們進入關係時,若認為自己應該永遠感到幸福,他們很可能將滿足感等同於幸福。但幸福是短暫的——它往往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如伴侶當天的表現、工作是否順利,甚至天氣狀況。相反,滿足感是一種無論外在情況如何,都能與自己和關係保持深層和平的狀態。
電影、社交媒體和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浪漫故事常常將關係描繪成童話般的場景,似乎幸福是永遠存在的背景音樂。然而,現實要複雜得多。健康的關係包含挫折、挑戰,甚至無聊的時刻。期待不間斷的幸福是不現實的,這會讓你失敗。
當你期待永遠的幸福時,你可能會在關係遇到困難時覺得出了問題。然而,關係自然會經歷高潮與低谷,而這些低潮並不意味著關係正在失敗。相反,這是個人成長和夫妻共同成長的機會。
2. 我們是複雜的存在
人類是情感複雜的生物,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需求、恐懼、希望和過去的包袱。有時候,這些複雜性會與伴侶的複雜性發生衝突。這並不意味著這段關係是錯誤的,而是說兩個人都在成長和進化,這個過程有時會產生摩擦。
如果你相信關係應該只帶給你幸福,你可能會對伴侶在無法滿足你的情感需求或未讓你感覺良好的時候感到怨恨。但重要的是要記住,伴侶並不負責你的幸福。正如你有自己的情感複雜性,你的伴侶也有,他們也有自己的掙扎需要面對。
與其將你的幸福重擔放在伴侶身上,不如將關係視為一個合作夥伴關係,兩個人共同支持彼此的成長。有些日子會充滿快樂和輕鬆,而其他日子則需要進行艱難的對話、妥協,或是等待渡過困難的時期。這些複雜性使得關係更加豐富、有意義,並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
3. 幸福是一種副產品,而不是目標。
關係中的幸福是相互尊重、愛與個人成長的副產品——它不是一種持續的狀態或終極目標。與其追求幸福,不如努力尋求韌性、相互支持和理解。專注於這些方面,幸福將在連結的時刻自然浮現。
當生活給予挑戰時,韌性便會派上用場。無論是財務壓力、健康問題,還是日常生活的壓力,能夠共同度過這些艱難時刻比追求持續的幸福更為重要。當你和伴侶能夠共同面對生活的起伏,你們就建立了一個信任和安全的基礎。當幸福出現時,它將感覺更加真實和滿足,因為這是經過努力而非要求得來的。
滿足感:真正的目標
保持健康的滿足感意味著接受生活不會總是充滿快樂,而這是可以的。它意味著在當下找到平和與滿足,即使事情很困難。滿足感是指理解你和你的伴侶都在竭盡所能,而成長有時是令人不舒服的,但總是有價值的。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