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策略快速抵禦分心行為,借鏡航空安全高效專注實用心法指南。

3大策略快速抵禦分心行為,借鏡航空安全高效專注實用心法指南。

如何防止因壓力導致的錯誤而引發一連串問題。

在關鍵時刻分心可能導致事故及其他錯誤。例如,你在下車叫車服務時分心,把手機落在車上;你把太陽眼鏡放在車頂,邊把雜貨放進車內邊分心,然後就開走了;或者,你本想確認某件事卻因分心而忘記檢查,直到為時已晚才想起。這些失誤往往造成壓力雪球效應。

以上都是讓人感同身受的情境。當我們慌亂、炎熱、疲憊、壓力過大,或偏離日常程序與環境時,更容易因分心而犯錯。在這些狀態下若能避免額外壓力,將格外受益。

航空公司與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投入大量資源訓練飛行員,在關鍵飛行階段避免分心。這些程序行之有效,商業航空因此擁有極佳的安全紀錄。我們可以借用同樣的系統,讓生活運作更順暢。

以下是 3 個源自航空、旨在管理分心的策略,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

1. 潔淨駕艙規則(Sterile Cockpit Rule)

潔淨駕艙規則指出,在起飛與降落等關鍵飛行階段,駕駛艙內不得進行非必要交談。航程較平穩時,飛行員可以閒聊周末計畫等話題,但在最需要專注時則不允許。

如何應用:想想你最需要專注的時刻,啟動自己的潔淨駕艙規則。例如,我在倒車時會告訴大孩子不要談任何非必要的事;若我手上拿滿物品、擔心掉落(如開門時),也會請孩子暫停聊天,避免多工分心。

2. 機組資源管理:一位飛行、一位通訊

當兩名飛行員共同駕駛時,任務分工有明確程序:常見做法是,一位負責操控飛機,另一位負責無線電並與塔台通訊。

如何應用:若有兩位成年人且處於高壓情境,可指定一人負責執行核心任務,另一人負責對外溝通。舉例來說,若家中有人生病,一位成人照顧病患,另一位則對外說明狀況。

一般原則是明確誰負責什麼;更具體的做法是將核心任務與溝通職責分開。這並非唯一的有效分工方式,卻在多種情境下大有助益。

3. 「保持飛行、導航、通訊」(Aviate, Navigate, Communicate)

飛行訓練包含大量記憶口訣,新手飛行員須反覆演練,以便在緊急狀況下成為第二天性。其中一個口訣即是「Aviate, Navigate, Communicate」,用來指示緊急時的處理優先順序。

在緊急情況下,飛行員的首要任務是控制飛機;其次是導航;第三才是透過無線電通訊。雖然飛行員按規定需以特定方式與塔台通話,但緊急時可延遲回覆,即便面對直接提問也是如此,因為首要任務是保持飛機控制。

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自創記憶口訣來標示優先順序。例如,新生兒父母可藉此理解首要任務是照顧寶寶,不必因社交壓力把傳照片放首位。同樣地,工作危機時的第一步是控制問題,也就等同於「保持飛行」。

為何這些策略在壓力下特別奏效

若目標是避免把手機落在叫車服務車上或忘記檢查事項,或許不會直覺想到航空安全程序。然而,航空安全策略經過大規模實戰驗證與精密設計。只要略動腦筋,便能發現日常與航空面臨的挑戰十分相似。

這些策略的迷人之處在於:它們被設計得清晰且易於記憶,正好符合人在慌亂、注意力受限時的需求。採用這些經證實的框架,可減少因小錯誤而衍生的大壓力。若想了解更多協助你在壓力中做出好決策、避免誤判的航空框架,可進一步探索相關資料。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