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穩定愛情?必須面對的3個事實

想要穩定愛情?必須面對的3個事實

正在尋找愛情嗎?來點現實檢視吧。

重點摘要

  • 「那個人」的概念既迷人又誤導,指望某人能讓你心動並滿足所有條件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 接受自己與伴侶並非總是意見一致,是達成平衡且健康的愛情關係的關鍵。

  • 有時候,我們需要放下某些期待或做出犧牲,以成就一段美好的感情。

當我們尋找愛情時,自然而然會專注於理想伴侶的模樣。他們是否符合我們的期望?是否滿足我們內心列出的所有條件?雖然知道自己在伴侶身上想要什麼並沒有錯,但問題在於,我們過於堅持這種刻板的想像,導致錯失真愛的機會。我們專注於「打勾」,卻可能錯過那些可以帶來比想像中更深刻和滿足的對象。

放下這些期待可能很難,但如果你想擁有健康、持久的感情,必須先接受三個重要的事實。

1. 完美伴侶並不存在

我們每個人都曾幻想過完美伴侶的樣子——聰明、幽默、有魅力、善良,也許還有一頭漂亮的頭髮。然而,這些幻想往往並不基於現實。許多這樣的浪漫理想源自童年的夢想或大眾文化中對愛情的描述。這種「那個人」會讓你心動並滿足所有條件的想法既迷人又具誤導性。

2017年發表於《社會與人際關係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這些完美主義的愛情理想往往延續至我們的感情生活。無論是對一見鍾情的信仰、對「唯一真愛」能克服一切的期望,或是認為理想伴侶會在各方面都完美——這些期待往往會導致失望。越是堅持這些理想,越容易在現實與理想不符時感到挫敗和不滿。

事實上,完美伴侶很可能並不存在。真正的愛情有多種形式,且幾乎從未是完美的。愛情需要隨時間的推移而培養,即使你可能找不到一個完全符合你清單的人,你仍然可以找到一個善良、有愛心且忠誠的人。越早放下對完美伴侶的期待,越能開放自己去擁有真實而滿足的關係。

2. 你們不會總是想要一樣的東西

感情中最難接受的事實之一是,你和伴侶不可能永遠想要完全相同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欲望和需求。即使你找到了志趣相投的對象,也不可避免地會有差異——有些差異可能很大,有些則可能較小。

也許你是個外向的人,熱愛社交,而你的伴侶則更內向,喜歡在家度過寧靜的夜晚。又或者,你覺得冒險的周末度假才是樂趣所在,但你的伴侶更願意在家看一本好書。這些差異起初看似微不足道,但若期望伴侶總是想要與你相同的東西,隨時間的推移,這些差異可能會引發緊張。

2000年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解釋說,「每個伴侶的性格會獨立地影響關係的結果,但不會以協同的方式發揮作用——整體關係並不會大於兩部分之和。」在任何關係中,兩個人都帶著自己的特質,而這些特質會獨立地影響關係的發展。你可能更有耐心,而你的伴侶可能更有組織性;這些特質不會融合成一種完美的協同效應,但它們確實塑造了關係的運作方式。

接受與伴侶並非總是意見一致,是達成平衡且健康愛情的關鍵。與其試圖將伴侶塑造成自己的模樣,不如認可差異的價值。這些差異實際上可以讓感情更具活力和趣味;否則,你怎麼會遇見原本不會接觸的新觀點和經歷呢?

越早接受你和伴侶之間的差異——無論是性格、偏好還是優先事項——越能將這些差異視為機會而非障礙。

3. 你需要妥協

妥協可能聽起來不那麼浪漫,但它是任何穩定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愛情不是某個人總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這意味著,有時候,你需要放下某些期待或為了感情的好處而做出犧牲。

2017年一項關於浪漫妥協的研究指出,許多人不願承認自己在感情中妥協,因為這感覺像是一種讓步,甚至是失敗。我們常常理想化愛情中不需要犧牲的想法,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堅持認為自己不應在感情中妥協,可能會讓你感到挫折。

事實是,妥協並不等同於將就。雖然可能會想要追求一段不需要妥協的夢幻愛情,但那樣的關係其實並不存在。正如該研究的作者所言,「追求短期的幻想往往是問題所在,而不是解決之道。關於外界或可能存在的幻想常常無法取代我們已擁有的東西。」

在追求這種短暫幻想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拒絕接受妥協的可能性,而妥協不僅可行,還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結果。這並不是說你應與自己完全無愛的人在一起,而是說小小的犧牲可能會帶來超出預期的好處。越早接受妥協是一種必然的好事,而非可避免的壞事,越有可能找到深刻而滿足的愛情。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