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醒仍然疲倦的4大原因:神經生物學與生活習慣解析

睡醒仍然疲倦的4大原因:神經生物學與生活習慣解析

醒來感到困倦不完全是你的錯。

關鍵重點

  • 獲得良好睡眠需要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平衡。

  • 內在因素包括飲食的影響和大腦化學變化。

  • 外在因素包括環境、晝夜節律和睡眠夥伴。

神經生物學的解釋

早晨醒來前的幾小時內,你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快速眼動期(REM)睡眠中,做著夢。夢境期間,大腦活動十分活躍,消耗了大量能量分子ATP。ATP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在你睡眠過程中的產生和釋放與代謝活動有關。腦中腺苷水平升高與嗜睡程度升高直接相關。為什麼?腺苷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會抑制(即關閉)使你清醒和注意的神經元活動。因此,你在做夢期間腦中累積了過多的腺苷殘留,醒來後仍然感到困倦。解決腺苷過多的唯一已知方法是喝咖啡。

昨晚和誰一起睡的?

研究顯示,男女共眠對女性的睡眠品質有負面影響,包括非快速眼動(non-REM)和快速眼動(REM)睡眠的平衡以及她們對睡眠的主觀評估。然而,如果在睡前發生性行為,女性的主觀評價則有所改善,但這並未改變其睡眠的客觀結果——她們的非快速眼動和快速眼動平衡仍然不正常。相較之下,男性的睡眠效率不會因有女性伴侶而降低,無論是否有性行為。與女性相反,男性在單獨睡眠時對睡眠品質的主觀評價較低。因此,男性從與女性共眠中受益,而女性除非發生性行為,否則不會從與男性共眠中受益,但即使如此,睡眠質量仍會因此受損。

你昨晚很晚才上床嗎?

許多人常常熬夜,因為晚些時候上床感覺更好,而且我們延遲上床後往往能更快入睡。每晚晚一小時上床比早一小時上床容易得多,這是因為人類進化出來的內源性生物鐘實際上是25小時的,而我們生活的世界卻是嚴格的24小時循環。因此,晚一小時上床總是比較容易。晚睡型的人通常起得較晚,且在下午晚些時候或晚上表現最好,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方面。不幸的是,晚睡型的人更容易遭受睡眠品質差、白天功能失常和睡眠相關焦慮等問題。更令人擔憂的是,晚睡與年輕健康人群中海馬體體積減少有關,而海馬體縮小與學習和記憶能力受損有關。

你昨晚是餓著上床的嗎?

你在睡前吃的東西也可能影響你獲得良好睡眠的機會。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吃些甜的東西可能有助於誘發困倦。血糖水平升高已被證明會增加促進睡眠的神經元活動。這些神經元位於大腦中缺乏血腦屏障的區域,因此當它們感受到血液中有糖的存在時,就會讓你感到困倦。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吃完一頓大餐後會想小睡一下。這是另一個證據,顯示大腦需要足夠的糖分來維持正常功能。

對大多數人來說,獲得良好睡眠並不總是容易的。隨著年齡增長,正常的睡眠節律逐漸受到干擾,導致白天困倦。科學家們發現,我們在青春期時睡得最好,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質量逐漸下降。

如果你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會怎樣?

儘管科學家尚未發現我們為什麼需要睡眠,但他們已經知道我們每晚需要6到8小時的睡眠。睡眠不足會讓我們更容易與他人發生爭執,並且專注於負面記憶和情緒。這種情緒波動可能是因為額葉無法有效控制我們的情感邊緣系統。我們也會更難理解對話,並且更容易在對話中失去專注。睡眠不足會損害記憶儲存,並使我們更有可能“記住”那些實際上並未發生的事件。極度睡眠不足還可能導致決策能力受損,甚至出現視覺幻覺。持續睡眠不足會增加患上自身免疫疾病、癌症、代謝綜合症和抑鬱症的風險。為什麼?最近的一些研究報告稱,睡眠對於清除大腦中積累的異常甚至有毒蛋白質很重要,而這些蛋白質會增加老年癡呆症的發生概率。

不管你現在正在做什麼,停下來,去小睡一下吧,最好是獨自一人。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