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職加薪卻存不到退休金?遠離5大金錢陷阱,擺脫財務焦慮危機。

升職加薪卻存不到退休金?遠離5大金錢陷阱,擺脫財務焦慮危機。

即使擁有雇主提供的退休計畫,當面臨即時欲望時,許多人仍難以為未來儲蓄。

對許多美國人而言,他們的 401(k) 餘額無情地提醒着:有良好意願,並不代表一定能得到良好結果。

也許你原本計畫每年提高退休儲蓄,但升遷時卻屈服於即時享樂,每次都換成更高級的車。又或者,你把全家度假的費用刷在信用卡上,卻從未全部還清。也可能是你勤奮投入退休帳戶,最後卻因沒有緊急基金,必須向該帳戶借錢來支付昂貴的房屋維修費。

結果是:到了 50 歲,本該在退休帳戶累積相當於年薪 6 倍的金額,你卻只存到不到 10 萬美元,且剩下不到 20 年的時間,得為可能長達數十年的退休生活籌資。 

如果這情況聽起來耳熟,你並不孤單。根據 2024 年 Bankrate 研究,近 60% 的儲蓄者擔心自己存得不夠退休金。2024 年 AARP 調查亦顯示,50 歲以上、尚未退休的美國成年人約有 1/4 認為自己永遠無法退休。

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指出,雖有 73% 的私部門、州及地方政府員工可取得雇主提供的退休計畫,卻只有 56% 真正參與。即便參與,許多人仍會因應通膨、意外開銷或市場不確定性而削減或停止供款。2025 年 Morgan Stanley at Work 報告顯示,今年稍早受訪的員工中,近 4 成因當前經濟擔憂而減少 401(k) 供款,這並非總是明智之舉。

理財專家歸納出 5 種常見習慣會破壞退休儲蓄,皆肇因於我們傾向選擇即時滿足而非未來安全。以下仔細檢視這些可能破壞長期財務健康的金錢誤區,並提供實用策略助你克服。

1. 當收入增長時增加支出

收入增加時,我們往往也花得更多,因為對自身財富的感知改變,以為擁有的比實際更多。

「與其說加薪後花更多,改為開始存錢的轉變要難得多,」位於明尼蘇達州 Maple Grove 的 Twin Cities Wealth Strategies 創辦人 Dana J. Menard 說。若想避免「生活水準膨脹」(隨收入成長而逐漸增加支出),他建議在加薪入帳前,就先計畫把部分加薪用來增加儲蓄或還債。

加州 North Berkeley Wealth Management 首席顧問 Ariana Alisjahbana 表示:「大多數人無法、也不應僅靠意志力來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她建議預設 401(k) 供款每年自動增加 1%–2%,以因應未來的加薪。

2. 不追蹤小花費

金融服務公司 Empower 於 2023 年調查 1,000 名美國成年人發現,平均每人每月在外送上花 118 美元、在咖啡店花 78 美元。

談到支出,我們常聚焦房租或房貸、雜貨、車貸及學貸等大筆費用,但較小的便利開支也會快速累積。若想節流,這些小花費是良好起點。

紐約專注於退休規劃的媒體公司 My Retirement Network 創辦人 Melissa Caro 建議:每月用試算表列出所有支出,逐一追蹤——從每日咖啡、外送費,到房租或房貸、保險及水電等主要月費。串流訂閱、手機資費、網路服務或雜貨也別忽略,並將自動扣款帳單納入。「當所有數字全列在一頁上,通常就會有東西跳出來提醒你,」Caro 說。

例如,我們很少質疑每月手機或水電費,但這些費用常會逐漸上升。Caro 發現她的手機費持續增加後,打電話詢問原因,才知自己仍使用較舊且昂貴的資費方案。業者為她提供新方案,每月省 75 美元;她把這筆錢用來補充在花數千美元做房屋維修後被耗盡的緊急基金,而這筆錢本也能投入退休帳戶。

3. 帶餘額仍繼續刷信用卡

同時背負信用卡債、學貸與車貸會令借款人不堪重負,只能支付最低月付款。Menard 指出,多數人不知道信用卡最低付款額幾乎只涵蓋利息;目前平均利率為 21.16%–22.73%。「若你只付最低額,可能永遠也還不清,」他說。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統計,截至 2025 年 5 月底,美國家庭信用卡總餘額達 1.18 兆美元。

若仍繼續刷卡,還債更形困難。「只要拿起手機點幾下,就能在當天、甚至幾小時內收到商品,讓人更容易過度消費且未經深思,」Menard 說。

理財規劃公司 GRANTvest Financial Group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Greg Guenther 表示,約 25%–30% 的客戶尋求債務管理協助。「他們知道自己有問題,也知道需要幫助,」他說。例如,客戶常為追最新款智慧手機而過度花費。「每年 800 到 900 美元,加上複利效應,長期來看在退休帳戶中可能累積數萬美元,」Guenther 說。

還信用卡債主要有兩大策略:數學最佳法為先還利率最高的卡,可把總利息降到最低;然而 Menard 建議先還餘額最小的卡,因為心理上的小勝利能激勵持續還款。「先取得小勝,就能帶動動能,」他說。

4. 沒有建立緊急基金

人人都需要緊急基金,即使你與父母同住或租屋、沒有房貸亦然。緊急基金能在失業、醫療帳單或車輛維修等突發狀況時提供財務緩衝。

Marathon Wealth Management 創辦人 Melinda Satterlee 指出,若沒有緊急基金,人們更易從退休帳戶提領資金,不僅遭罰款,還失去複利成長。「客戶常沒考慮從 401(k) 借款的壞處。他們想:『這是我存的錢,我可以用。』卻不知道代價有多高,」她說。

例如,若在 59.5 歲前從 401(k) 提領 5,000 美元,國稅局(I.R.S.)將課 10% 罰款,即 500 美元。若邊際稅率為 22%,還須再繳 1,100 美元稅金,總共付出 1,600 美元費用,實拿僅 3,400 美元。

但成本不只金錢層面。Menard 指出,提前動用退休帳戶,也是在「把你的退休規劃往後推」。

5. 揮霍意外之財及其他額外收入

年終獎金或退稅是無痛建立緊急基金或還債的絕佳機會。

Caro 回憶,她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的獎金一次付清了學貸。「我至今仍記得這件事;若當時買了新衣服,肯定早已忘記。」她說。

Alisjahbana 建議,每年 1 月 1 日或生日當天制定「意外收入計畫」,明確寫下收到額外收入時的資金分配:多少比例用於減債、多少存入緊急基金,甚至預留少許小確幸。在拿到任何意外之財前就有書面策略,可避免衝動並讓你對長期財務目標負責。

若沒有計畫卻收到額外收入,Alisjahbana 建議先等 30 天再決定用法。她有位客戶近期因傷害訴訟獲得一筆可觀賠償,但缺乏意外收入計畫。她建議客戶靜待 30 天;客戶同意,最終決定把大部分資金投入孩子的 529 教育帳戶。「給自己時間思考需求與欲望,較能做出正確決定,」她說。

克服這五項行為的累積效應,可以為你的退休金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小選擇能滾成大變化,」Guenther 說。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