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風暴:貿易政策動盪,華爾街投資人陷入混亂。

川普關稅風暴:貿易政策動盪,華爾街投資人陷入混亂。

企業領袖看見「混亂」,投資人則看到一片慘跌,川普總統反覆的貿易政策,開始影響企業會議室與交易室。

崩盤

市場已做出回應。

S&P 500指數正朝著兩年前矽谷銀行危機以來最慘烈的單週跌幅邁進。投資人原本在大選後取得的漲幅已被抹去,因為川普總統令人眼花撩亂的關稅政策,一下開啟一下暫停,讓交易所與企業內部動盪不安。

今天早上東部時間8:30即將公布的就業報告會是另一項考驗。雖然聯邦政府員工面臨大量裁員,但就業報告預期仍會呈現穩健的就業成長。然而,其他地方的經濟警報已經響起。資深市場觀察家Mohamed El-Erian和Ed Yardeni認為經濟衰退正在形成,Yardeni更警告這是一場「由關稅引發的衰退」。

這種緊張情緒與白宮政策的不確定性相互激盪。白宮採取極端措施,如凍結資金、裁減政府職位及發動貿易戰,隨後又撤回這些措施,使全球領袖與企業主管難以摸透川普的真實目的。福特汽車執行長Jim Farley認為關稅只帶來了「成本與混亂」。

回顧一下:川普昨天對墨西哥和加拿大提供了部分關稅的短暫緩解,對他在第一任期內簽署的《美墨加貿易協定》涵蓋的產品,豁免徵收一個月的關稅。表面上,這為談判停火協定贏得了時間,但川普與他的貿易團隊已表示他們不太願意妥協。

儘管如此,交易員們仍紛紛按下賣出按鈕。川普長期以來將股市上漲視為他的政策奏效的證據,但他現在指責「全球主義者」讓股市暴跌。他昨天在橢圓辦公室告訴記者:「我甚至不會去看股市,因為從長遠來看,美國會因目前發生的事情而變得非常強大。」

關稅與緊張局勢持續升高。川普對鋁和鋼鐵的關稅將於下週生效,下個月則可能進一步針對農產品與汽車徵收關稅。加拿大總理Justin Trudeau升高對抗態勢,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實施報復措施,並預言:「可見的未來,我們將繼續處於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當中。」

此舉促使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昨天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的一場活動中稱Trudeau為「笨蛋」。同時,一些加拿大零售商已經將加州葡萄酒、肯塔基波本威士忌及其他美國產品下架。Jack Daniel’s威士忌母公司執行長Lawson Whiting本週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這比關稅更糟,因為這實際上奪走了你的銷售額。」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中國是川普關稅名單上的重要目標國,今天公布出口暴增了5400億美元,表明關稅威脅讓全球企業紛紛囤積商品,以減輕未來衝擊。

其他正在發生的重要事件

  • 川普總統告訴內閣首長,而非Elon Musk,主導裁員。總統在其標誌性的精簡人事措施上改變了策略,此前政府效率部門的大規模解僱與非正規指令導致法律訴訟,以及高階官員直接忽視裁員命令。川普在其Truth Social平台宣布:「內閣秘書能精準決定誰留下、誰走。」這可能意味著從Musk迅速裁員的方式轉向。

  • 川普的資金凍結措施遭遇障礙。一名聯邦法官昨天阻止了川普對國會已批准數十億美元的州政府和地方機構資金的凍結措施,要求所有聯邦機構恢復撥款,推翻了白宮1月的命令。此外,最高法院昨天也駁回川普要求凍結數十億美元外援的申請。

  • Stephen A. Smith獲得一份1億美元新合約後,可公開討論政治話題。據The Athletic最先報導,這份與迪士尼旗下ESPN簽署的五年合約,使他成為電視界收入最高的人士之一。他大部分職業生涯都是NBA評論員,但近年來公開發表對川普及民主黨的批評。新合約表示他將繼續出現在ESPN的《First Take》節目,但減少在其他節目的露面。

  • 川普呼籲廢除拜登時代的晶片法案,遭共和黨冷淡回應。共和黨議員指出,這些錢已經花出去了,並支持拜登政府的晶片計畫,認為能透過吸引外國製造商在美國設廠,來鞏固國家安全。共和黨表示願與川普合作修改法案,但反對完全廢除。

併購交易大會上:交易冷淡,Musk搶盡風頭

本週在紐奧良舉行的併購產業年度盛會上,酒會和晚宴氣氛熱絡。然而,與會者的抱怨同樣不絕於耳,因為交易量並沒有隨之升溫。

據DealBook記者Michael de la Merced報導,在杜蘭大學的公司法研究所會議上,許多討論都集中在企業領袖對於啟動大型併購的猶豫態度,而市場不確定性正是川普第二任期初期造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Paul, Weiss, Rifkind, Wharton & Garrison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Scott Barshay昨日在台上表示:「現在缺乏可預測性。」他最近曾有一位執行長向他表示,不想在進行200億美元交易後,隔天卻看到市場暴跌。

私下裡,律師、公關顧問與其他業界人士也向DealBook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交易放緩的主因,與其說是川普政府的政治因素,不如說是更廣泛的市場波動及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

不過,也有人認為未來仍有轉機,原因是利率正逐步調降,而企業資產負債表上仍握有龐大現金,截至12月31日約為3.4兆美元。Sullivan & Cromwell律師事務所合夥人Audra Cohen在台上表示:「市場對併購的興趣仍然濃厚。」Barshay則補充:「這比較像是暫時停頓一下,讓情勢穩定。」

但更大的爭論圍繞著特拉華州的情況。如DealBook先前所述,旨在鞏固特拉華州作為美國企業首選基地的法案,成為此次討論的重要議題。

這引發了一些激烈的爭論,特別針對名為「S.B. 21」的法案,該法案將保護公司的控股股東,並可能限制股東提起訴訟的能力。企業律師支持此法案,認為這有助於說服公司留在該州。Barshay表示:「通過這項立法非常重要。」

但代表股東原告的律師則強烈反對這項法案。Labaton Keller Sucharow律師事務所的Ned Weinberger表示:「這將削弱特拉華法院的權力」,並認為法案將推翻數個重要的法院判決。

曾代表投資人挑戰Elon Musk在Tesla獲得高額薪酬的Bernstein Litowitz Berger & Grossmann律師事務所的Jeroen van Kwawegen則表示,這樣的法案沒有必要:「這傷害了特拉華州的品牌。」

額外的話題當然與Musk有關。在會場外停著兩輛卡車,車身電子看板批評此法案,並將它與Musk連結起來。Musk多次公開批評特拉華州拒絕支付其薪酬,引發其他公司考慮離開該州。

其中一個看板寫道:「別讓億萬富翁用電鋸破壞特拉華的經濟」,並配上Musk手持電鋸的圖片。

StubHub終於準備首次公開募股(IPO)

IPO潮持續升溫。售票平台StubHub近日與銀行進行初步會談,考慮在今年年底前首次公開募股,DealBook記者Lauren Hirsch與《紐約時報》記者Mike Isaac引述兩位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此消息。

據一位出席者透露,StubHub在週四的一場投資人會議上告訴華爾街分析師,公司目標是在首次公開募股中募得超過10億美元。儘管市場情勢動盪,StubHub仍決定跟進Discord與CoreWeave等公司,積極推動IPO計畫。

投資人原本期望川普政府之下的2025年會是IPO與併購交易的大年,但情況卻與預期相反。川普的貿易戰引發市場波動,造成企業營商環境的不穩定性。

StubHub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走到這一步。該平台由Eric Baker和Jeff Fluhr於2000年創立,用戶可在上面購買從音樂會到體育賽事等各種活動的二手票券。Baker當年因與Fluhr不和而離開公司,2006年他創立了專注歐洲市場的競爭對手Viagogo。最終,Baker透過Viagogo收購了StubHub。這筆交易去年完成後,公司以StubHub Holdings之名運營。

據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去年曾考慮以165億美元估值上市,但由於市場上類似公司公開募股的數量稀少,最終擱置計畫。

現在,StubHub重啟IPO計畫之際,售票平台正面臨營收成長放緩,消費者在疫情後短暫的熱潮過後,對演唱會的熱情已逐漸減退。今年以來,擁有Ticketmaster的Live Nation股價上漲約1.5%,表現略優於S&P 500指數。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