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營營火烹調指南:從火堆生火到鋁箔包美味一次學會全技巧攻略
Share
以下是你想在戶外大自然中做出絕佳餐點時,需要知道的一切。
有些晚餐就是在戶外吃起來更美味。
在劈啪作響的營火上烹調,四周是黑松、螢火蟲與忙碌奔跑的松鼠,即使只是一鍋平底鍋烤玉米片,也能從好吃變得非凡。木柴煙霧滲進豆子,起司滋滋作響,有些玉米片烤出令人讚嘆的焦痕。
營火烹飪看似繁複——得規劃、打包、把臨時廚房搬到曠野——但若讓餐點靈感、工具與佈置保持簡單,營火烹飪或許比在家做飯更愉快。
我與伴侶曾兩度開著露營廂型車繞行美國,初出發時對此幾乎一無所知。我們一路邊做邊學。許多夜晚在風雨與漆黑天空下煮食,常常只吃泡麵。不是每個夜晚都如夢似幻,但每天清晨醒來,我們都很慶幸自己身在此地。
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在活火上烹調——而且沒有兩次經驗會完全相同——但掌握以下基礎資訊,你或許會一次又一次地重複體驗。以下問題由讀者與 Food 編輯部共同提出。若你對營火烹飪好奇卻不知從何開始,那就來對地方了。
我該如何生營火?
人類至少七十八萬年前就開始用火烹飪,因此生火的方法多不勝數。我通常在伴侶生火時準備晚餐(露營課程 1:分工合作),但他教了我一套連新手如我都能成功的方法——還上鏡示範!
一些安全須知
-
務必遵守當地規定。有些營地設有附烤架的火坑;若遇禁火令,那就改吃三明治吧。
-
使用在地購買或取得的木柴,以免攜帶入侵物種。
-
備一桶水應急——睡前也用來澆熄營火。
-
澆水後記得攪動餘燼,確保灰燼全部浸濕。
哪些器材特別有幫助?
營火烹飪用具與居家廚房大同小異,只是需加長柄夾與洗滌盆。打包時,我把一週內在家用過的工具都放進車箱;在家用得到,露營十之八九也會想用。
你可能只需一只平底鍋;我大多用一只大型碳鋼鍋。某些工具還能一物多用。例如,烤盤可當放工具的小桌、擺備料的托盤、盛料理的盤子、平底鍋蓋、搧風助燃的扇子。(在蒙大拿州某個冬天,我甚至把它當雪橇。)
如何避免食物瞬間烤焦?
直接在熊熊烈焰上烹調很誘人,但終會把食物烤焦。請等待火焰稍熄:當木柴崩解成發亮橙色且覆灰的炭塊時,就是適合下鍋的時機。把烤架架在炭床上預熱,再放上食物,最好用平底鍋盛裝,往往比直接放在營地烤架上更保險。
若食物被火舌吞噬,將它移到火力較弱處。尋找炭塊較暗或紅度較低之區域,或將手放在炭面上方數公分處感受溫度差異。避免直接噴水滅火,否則灰燼會濺到食物上。
營火烹飪要訣
-
生火別苛求自己,盡管用超市引火塊。
-
碳鋼鍋比鑄鐵鍋輕巧,收納省力。
-
長柄夾可兼移動食材與木柴。
-
廚房剪刀是好幫手:直接在罐內剪泡菜,或在碗上方剪蔥,免洗砧板。
-
選擇不需精確量測的餐點:憑目測下料,減少洗碗。
我該如何用鋁箔包組合餐點?
露營時,鋁箔包——把食材包成鋁箔信封——格外實用。它本質是單人份蒸鍋,所以凡能蒸的都能進箔包。要烹調時,只需把包裹放在炭床或烤架上。
因你打算在單一包裹內同時烹煮多樣食材,加上營火難以掌控,變數不少,因此最好化繁為簡。
例如,選用已熟蛋白質,如罐裝豆、烤雞、Kielbasa 或其他煙燻香腸,以及易熟蔬菜,如冷凍豌豆、櫻桃番茄、菠菜苗或玉米。若想吃更耐煮的紅蘿蔔或馬鈴薯,考慮先行預煮。
別忘在包內加點油或奶油防沾,並使用厚鋁箔或雙層包覆防漏。因食材不會上色,出鍋時可增加風味:一杓香蒜青醬或其他醬汁、新鮮香草、起司或檸檬/萊姆汁都很棒。
鋁箔包靈感建議
-
白腰豆罐頭+櫻桃番茄+香蒜青醬+瑞可塔起司;烹熟後淋入芝麻葉。
-
Kielbasa 上鋪薄片甜椒與德國酸菜;出鍋後撒蔥絲。
-
玉米粒+手撕烤雞+罐裝青辣椒;配玉米餅、香菜與萊姆汁。
-
市售義式麵疙瘩+切段蘆筍+冷凍豌豆+奶油+檸檬。
-
香蕉連皮剖開,塞迷你棉花糖、巧克力與花生;包箔後入火,至黏稠溫熱即成香蕉船。
我該如何煮咖啡?
重要問題。我在家用手沖,所以露營也如此。先在營火爐上煮一壺水,倒入置於保溫杯上的手沖濾杯(我喜歡 Zojirushi)。若天剛亮太懶,可考慮即溶咖啡。
挑選適合營火的食譜時,我該考慮什麼?
若你是營火烹飪新手,就放輕鬆,選一道熟悉的平底鍋食譜;將平底鍋置於烤架上,與家中做法相似。
話雖如此,火焰畢竟難馴,不妨順其自然,挑選彈性大的料理。通常素食或不易烹過頭的蛋白質,如去骨去皮雞腿肉最上手。(以下有些靈感。)
有哪些清潔最少的一鍋料理?
我的編輯 Margaux Laskey 與家人露營時,必做這道一鍋起司意餃肉醬。其他好選擇:義式麵疙瘩、濃醬焗豆、塔可、辣豆肉醬、拍碎牛肉串,還有 chopped cheese!
但最重要的是,戶外環境加上木煙會讓任何料理特別美味,所以別太擔心:不必複雜也能美味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