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悲觀或樂觀?現實主義助你更好應對人生起伏

選擇悲觀或樂觀?現實主義助你更好應對人生起伏

你的整體展望對你有何影響?

重點:

  • 比起樂觀主義者或悲觀主義者,成為現實主義者是更好的選擇。

  • 悲觀主義者經歷的壓力是樂觀主義者的三倍以上。

  • 樂觀主義者比悲觀主義者壽命更長,且生活更幸福、更健康。

你是一個樂觀還是悲觀的人?

你是一個總是保持樂觀的人還是傾向於悲觀的人?你的整體展望對你有何影響?此外,你是從哪裡找到對未來感到樂觀或悲觀的理由的?對於世界前進的方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後面一樣。

你認為哪種態度比較好?是保持樂觀、抱持強烈的希望,即使風險是未來可能失望?還是做一個悲觀主義者,為即將來臨的厄運感到憂鬱和焦慮,但當最壞的情況沒有發生時反而感到欣喜若狂?

認清現實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家David de Meza和巴斯大學的Chris Dawson著手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分析了1991年至2009年期間,英國家庭面板調查中1601名受訪者對兩個問題的重複回答:「你認為一年後你的財務狀況會如何?」以及(一年後)「你認為現在的財務狀況比一年前更好、更糟還是差不多?」

De Meza和Dawson接著觀察了這些人的幸福感,看看樂觀主義者或悲觀主義者在實現或未能實現其財務目標後是否感到更幸福或更痛苦。他們的研究結果有兩項發現,揭示了成為樂觀主義者或悲觀主義者的利弊。

首先,那些能準確預測一年後財務狀況的人——即現實主義者——在一年後是最幸福的。那些樂觀主義者(高估自己一年後財務狀況的人)和悲觀主義者(低估自己一年後財務狀況的人)的幸福感則顯著較低。

換句話說,能夠成為現實主義者並準確預測未來比成為樂觀主義者或悲觀主義者更好。事實上,幾乎每一種心理健康方法都基於這樣一個假設,正如杜克大學心理學家Mark Leary提醒我們的:「擁有對現實的準確看法是心理調整的標誌。」

這種現實的觀點包括不防衛地、開放地接受自己的優勢和挑戰——簡而言之,遵循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是某些東西,」這位法國哲學家主張,「但沒有人是所有東西。」相反,扭曲現實在幾乎每種心理學方法中都與失調和不適應相關。

沒有水晶球

好的,那麼能夠預測未來是好事。但這裡有一些現實:我們大多數人無法做到這一點。根據我們的自然傾向和性格,每個人都會在某種程度上錯誤地過度或低估未來的前景,包括世界未來的命運。

因此,De Meza和Dawson的第二個發現更引人入勝且具有深遠影響:雖然樂觀主義者比現實主義者感受到的壓力多11.8%,但悲觀主義者經歷的心理壓力卻多達37.2%。

換句話說,那些不切實際的悲觀主義者,生活中充滿對即將來臨厄運的預感,即便最終驚喜地發現情況並沒有那麼糟,他們所經歷的壓力仍然是那些不切實際的樂觀主義者的三倍以上,即使後者最終未能如預期般實現那麼光明的未來。

然而,也有幾個理由表明無限制的樂觀不應走向極端。首先,如果我們不留意負面情緒的社會功能性,它們所包含的警示效果有助於我們變得更加警覺,認識周圍的威脅,那麼我們可能會對風險採取天真的態度。或許正因為如此,研究發現以過於樂觀的角度看待周圍事物與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中高風險性行為之間存在相關性。

其次,樂觀主義者往往對自己的挑戰缺乏準確的認知,因此經常追求那些自己並不適合的機會。例證A:那個草率選擇一首完全不適合自己音域的卡拉OK歌手。(這個例子,不幸的是來自於筆者的親身經歷。)

第三,正如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Carl Rogers所建議的,採用扭曲的現實觀會在個體內部產生緊張、不快和焦慮。

無限制樂觀的利弊

事實上,研究發現,樂觀主義者比悲觀主義者壽命更長,生活更幸福、更健康。為什麼?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正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Shelley Taylor所發現,不切實際的樂觀主義者比悲觀主義者經歷更少的負面情緒,並且因為對成功更有把握,因此在實現生活目標方面更具持續動力。

第二,紐約州立大學社會心理學家Sandra Murray的研究發現,樂觀主義者比悲觀主義者更友善,更樂於幫助他人。畢竟,充滿希望是一種精神鴉片,它提供了繼續前行的理由,顯然也提供了成為更好人類的理由。

你希望如何度過你的時間?

從實際層面考慮,長期來看,想像自己一天接一天都充滿對光明未來的積極性和希望,與陷於生活一團糟的恐懼之中(然後稍微放鬆一下,當情況比預期更好時),對你的幸福感影響是不同的。

最好的解決方案可能是成為一個「樂觀的現實主義者」——或是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David Brooks所說的「快樂的現實主義者」——既保持積極的態度,同時對自己生活和世界發生的事情進行現實的評估。

和我們其他人一樣,你每天都有一個選擇:專注於變得更好,還是讓自己變得怨恨。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