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收支平衡對全球經濟交易的重要性
Share
什麼是國際收支平衡(BOP)?
國際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s, BOP),又稱為國際支付平衡,是一份在特定期間內(例如一季或一年)記錄一個國家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所有交易的報表。它總結了一個國家的個人、企業和政府機構與外國個人、企業和政府機構之間所完成的所有交易。
重點摘要
-
國際收支平衡包括經常帳與資本帳。
-
經常帳包含一國商品與服務的淨貿易、跨境投資的淨收益與淨轉移支付。
-
資本帳則包含該國在金融工具與中央銀行儲備方面的交易。
-
所有記錄於國際收支平衡中的交易加總後理論上應為零;但匯率波動與會計準則差異等因素在實務中可能使此情況無法完全實現。
理解國際收支平衡(BOP)
國際收支平衡的交易包括商品、服務與資本的進出口,以及轉移支付,如對外援助與匯款。一國的國際收支與其淨國際投資部位共同構成其國際帳戶。
國際收支平衡將交易劃分為兩個帳戶:經常帳與資本帳。有時資本帳又稱為金融帳,而資本帳狹義上是指一項獨立、通常數量很小的帳目。經常帳包含商品、服務、投資收益與當期轉移支付等交易。
資本帳廣義上包括金融工具交易與中央銀行儲備;狹義上則僅限於金融工具的交易。經常帳會納入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而資本帳則不會。
如果一國出口某項商品(經常帳交易),當這項商品獲得付款時,該國實際上也等同進口了外國資本(資本帳交易)。若一國無法透過出口資本來支付其進口,那就必須動用其外匯儲備。這種情況常被稱為國際收支赤字,使用的是不含中央銀行儲備的狹義資本帳定義。然而,從廣義定義來看,國際收支平衡理論上必須加總為零。
在實務上,因為難以精確統計一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每一筆交易,加上外幣轉換造成的差異,統計誤差會產生。
重要須知
只要資本帳以廣義定義,國際收支平衡中所有交易的總和必須為零。原因在於經常帳中的每一筆貸方必然對應資本帳中的借方,反之亦然。
國際收支平衡的歷史
在19世紀以前,國際交易以黃金計價,對於經歷貿易赤字的國家幾乎無彈性可言。當時經濟成長緩慢,主要透過促進貿易順差來強化國家財務狀況。然而各國經濟並未高度整合,因此即便貿易嚴重失衡,也較少引發危機。隨著工業革命推進國際經濟整合,國際收支危機開始更頻繁地發生。
大蕭條導致各國放棄金本位制度,並進行貨幣競貶;但自二戰結束至1970年代期間,由Bretton Woods體系建立起的制度,導入可兌換黃金的美元,並以固定匯率與其他貨幣掛鉤。
然而,隨著美國貨幣供給增加與貿易赤字擴大,政府無法再以黃金兌換外國央行持有的美元儲備,該體系最終被放棄。
自Nixon Shock(即終止美元兌換黃金的事件)以來,各國貨幣開始自由浮動,意味著若某國面臨貿易赤字,可透過囤積外匯儲備等方式壓低本幣匯率,使其產品更具吸引力,進而提升出口。
隨著資本跨境流動性提高,有時會發生國際收支危機,引發劇烈的貨幣貶值,例如1997年東南亞國家的金融危機。
在全球金融海嘯期間,多國進行貨幣競貶,試圖刺激出口。當時全球主要央行皆實施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導致其他國家的貨幣,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相對美元及其他主要貨幣升值。
這些國家為支持出口,尤其是當全球需求停滯不前時,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
特別考量
國際收支與國際投資部位的數據,對於制定國內與國際經濟政策至關重要。國際收支中的某些面向,例如支付失衡與外國直接投資,是一國政策制定者特別關注的重要議題。
儘管一國的國際收支在經常帳與資本帳之間必然會達成平衡,但不同國家之間的經常帳仍可能出現失衡。2022年,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經常帳赤字,約為9,720億美元;中國則擁有全球最大的順差,約為4,020億美元。
各國經濟政策往往針對特定目標,這些目標會進一步影響國際收支。例如,一國可能制定專門吸引某特定產業外資的政策,另一國則可能試圖壓低本國貨幣匯率,以刺激出口並累積外匯儲備。這些政策的效果最終都會反映在國際收支的數據中。
什麼是國際收支(BOP)的範例?
來自外國來源的資金流入一國,會作為貸方記錄在國際收支中;從一國流出的資金則作為借方記錄。例如,假設日本向美國出口100輛汽車,日本會將這100輛汽車的出口記為貸方,而美國則將這筆進口記為借方。
國際收支的公式是什麼?
計算國際收支的公式為:
經常帳 + 資本帳 + 金融帳 + 調整項目(平衡項) = 0
什麼是國際收支及其組成部分?
國際收支是指一國與世界其他地區在某段時間內所有交易的總合。國際收支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經常帳、資本帳與金融帳。經常帳必須與資本帳與金融帳達成平衡。
總結
國際收支是一份總結一國在特定期間內資金流入與流出的報表。它提供了可用以制定經濟政策與優先事項的重要數據,而這些政策的影響也會隨著時間反映在國際收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