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性福革命:用人工智慧全面升級你的親密關係與感官新體驗

AI性福革命:用人工智慧全面升級你的親密關係與感官新體驗

雖然 AI 可以和你談論你的性生活,但真正必須去體驗的人還是你自己。

Key points

  • 把 AI 當作工具,而非治療師。

  • 提出更好的問題,獲得更好的答案。

  • 留意風險,尤其是偏見、隱私與情感依賴。

  • 最重要的是:在人際互動、情感與連結上保持人性。

形勢已變。AI 不再只是科技宅或穿連帽衫工程師的專屬技術。它隨處可見:搜尋列、行事曆、電子郵件,甚至出現在治療會談裡。我常聽到一句話:「我問了 ChatGPT,它說……」

那麼,我們該捧著珍珠項鍊驚呼嗎?還是 AI 是新世代的情趣玩具?一開始備受爭議,之後無處不在,成為進步的象徵?

而我最想知道的大問題是——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性生活?

讓我們從我最愛的提問開始:科學怎麼說?

Döring 等人(2024)的回顧研究檢視了 2020-2024 年間 88 篇探討人們如何在性情境中使用 AI 的研究。

*劇透:用途可不只是寫郵件或作弊作業。

他們發現 AI 在性領域正以四種主要方式被利用:

  • 性資訊與教育。在傳統性教育經常失靈的地方,AI 挺身而出。人們轉向 ChatGPT 等工具,匿名、快速、無羞恥地獲取那些從未被教導(或不敢問)的答案。

  • 性諮商與治療。治療費用高、取得不易,或只有伴侶的一方願意參與。AI 提供了反思、支持與指導的低門檻入口。

  • 模擬親密。我們是孤獨的一代。發訊息多於交談,滑動多於面對面。AI 透過模擬對話、肯定甚至虛擬陪伴來填補情感空缺。

  • 情色與色情。色情並不新奇,但 AI 生成的色情?則是另一種生物。從客製化文字到極度細分的影像,AI 讓人們以非常個人化(有時也很具爭議)的方式探索慾望。稍後詳談。

在以上所有領域,Döring 團隊多數觀察到正面結果。但自然也存在風險,其中兩點尤其突出:對模擬情感連結的 AI 產生情感依賴,以及非自願深偽色情的可怕崛起。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值得我們保持好奇並提出問題!

如何明智地使用這項科技?我們能在擁抱機會的同時保護自己免受風險嗎?

那麼,AI 真能改善你的性生活嗎?

簡言之:能——但要謹慎。

讓我們拆解它的助益,以及該小心的地方。

AI 生成的性健康資訊

有性教育課沒教過的問題嗎?AI 或許能回答。根據 Döring 等人(2024),AI 生成的性健康資訊大多正確,但前提是情境適切。答案品質取決於提問品質。

例如:

  • 弱提問:「跟我說說界線。」

  • 強提問:「請扮演受過訓練的性教育工作者,解釋關係中界線的重要性,並提供範例與反思問題。」

後者會給你更豐富、更實用的回答。

但 AI 並非沒有偏見。大多數模型訓練於龐大的人類內容資料集,人類偏見也隨之滲入。性別規範、生育權錯誤資訊、政治立場等都可能影響回覆。因此最好把它當指南而非聖經。另外並非所有性健康問題都能問;某些提問若觸犯內容政策可能被封鎖,除非使用專為性教育訓練的模型。

AI 作為治療支持工具

這點讓一些人感到不適,可以理解:治療是神聖領域。但保持好奇吧。

AI-治療師並不是新概念。Döring 團隊指出,1960 年代已有名為 ELIZA 的聊天機器人,用腳本回應模仿人本治療師,雖不理解卻營造理解假象。

如今更進階的 ChatGPT 等模型能提供更個人化、對話式的回應。有研究甚至發現,人們認為 AI 生成的建議比人類撰寫的更有同理心。

但——必須強調一個大大的「但是」——AI 仍無法做到深層工作。它只是語言模型,無法解讀眉角、肢體語言或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

它能做的是暖身。如果你對治療感到緊張,AI 可以幫你建立表達語彙,引介概念,讓整體過程沒那麼可怕。

再次提醒:用好提問。

例如:「請扮演受訓練的伴侶關係治療師。我該如何在保持自我需求的同時,與逃避情感對話的伴侶溝通?」

你大概會得到體貼、甚至有幫助的建議。到真正進入治療時,你也不會從零開始。

AI 伴侶、情色與數位慾望

從調情聊天機器人到客製情色與 AI 生成色情,人工親密正蓬勃發展。這些工具能帶來肯定、幻想,並以無羞恥方式探索慾望,特別對孤獨、好奇或主流內容無法滿足的人群。

若能有意識地使用,它們可成為玩樂或安慰的補充。

但,沒錯,又一個「但」,確實存在真實憂慮。對聊天機器人的情感依賴、完美無盡色情帶來的不切實際期望,以及非自願深偽的嚴重倫理問題,都不能被忽視。

AI 能擴大你的情色世界,但無法取代人際連結、同意或真實關係的情感細膩度。把它當工具,而非範本;停下來想:「我願意與伴侶或真人分享我正在做的事嗎?」若答案是否,請重新考慮並回到現實世界。

Final Thoughts

AI 在性健康領域確實有其位置,否認它的存在毫無意義。且並非全是恐怖:它能給答案,激發新覺察,並支持情感探索,特別當你孤立或資源不足時。

但它不是萬靈丹。無法取代真實人際連結、專業指導,或面對面親密關係中那種緩慢、具身的體驗。

AI 可以跟你談論性生活,但真正要去生活的,仍然是你。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