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染性病風險極低:TikTok傳播錯誤資訊

健身房染性病風險極低:TikTok傳播錯誤資訊

TikTok 造成健身時感染性病的恐懼擴散

  • 透過健身房鍛鍊而感染性病的機率極低。

  • 健身房感染衣原體的恐慌源自於一則單一社交媒體貼文。

  • 社交媒體具有在瞬間將錯誤資訊傳播至全球的潛力。

網路驚恐:在健身房感染性病?

美國和歐洲的健身房近日出現一股新的社交媒體引發的恐慌——擔心從健身器材上感染性病。

恐慌的起源

這股恐慌可以追溯到去年一位網紅的貼文。他警告說,他幾乎可以確定自己在健身房鍛鍊時感染了衣原體。他聲稱因眼睛感染而就診,並被診斷為衣原體性結膜炎,一種結膜炎(俗稱紅眼症)。這位網紅隨後作出驚人聲明,認為自己的感染最有可能是由於其他人未穿內褲健身(俗稱「不穿內褲健身」)而導致,並表示他可能將毛巾放在座椅上後再擦拭了臉部。

然而,雖然性病和結膜炎都可能由同一種細菌引起,但感染一種並不代表會感染另一種。事實上,這種情況極為罕見。一種影響眼睛,另一種影響生殖道。

錯誤聯想導致恐慌擴散

這次恐慌主要由「錯誤聯想」所驅動,將「紅眼症」與「衣原體」畫上等號,而後者通常被認為是性病的代名詞。然而,紅眼症非常普遍,僅在美國每年就有數百萬例報告。由性病如衣原體引起紅眼症的可能性相對較低。此外,紅眼症還可能由其他細菌、病毒(例如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佩戴隱形眼鏡,以及接觸環境刺激物如空氣污染、煙霧和泳池中的氯等引起。其他原因還包括灰塵顆粒、污垢以及過敏原如花粉、寵物毛屑和塵蟎。

與這長長的紅眼症可能成因清單相比,由性病引起的風險相對低得多。除非有人接觸到生殖器分泌物並將其接觸到眼睛,例如在健身器材上放置毛巾後又用毛巾擦眼,否則感染性病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實際風險更高的問題

除非健身房裡的其他人進行了超出一般鍛鍊範圍的行為,否則透過健身器材感染性病的機率極低。相較之下,更可能感染的是如香港腳或股癬這類的真菌感染。如果健身器材真的這麼容易傳播性病,那麼人們早已在健身房中爆發大規模的性病疫情,但事實並非如此。

病毒的諷刺:網路造成的恐慌

這次恐慌的最初觸發點是一種細菌,但諷刺的是,恐慌本身則是由網路病毒引發的。TikTok 上的衣原體恐慌是一場由網路製造的虛假流行,其主要傳播媒介正是社交媒體。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