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氣候問題?這裡有您需要的答案!

了解氣候問題?這裡有您需要的答案!

科學解釋

我們怎麼知道氣候變遷真的在發生?

自從 19 世紀末開始燃燒化石燃料並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以來,世界正在變暖的證據壓倒性地存在。這些證據主要來自氣象站、浮標、船隻、衛星和其他來源的數據。最基本的溫度測量顯示,地球一直在穩步變暖。

平均來說,地表溫度比一個半世紀前高了 1.2 攝氏度(2.2 華氏度)。而且近幾十年來暖化速度加快了。

世界海洋的上層溫度也在上升。海洋吸收了大氣中大部分的熱量。

也有很多證據顯示了這種暖化的後果。

潮汐計和其他儀器顯示,自 1900 年以來,海平面每十年上升約半英吋(主要因為水溫暖化後膨脹)。測量重力變化的衛星顯示,全球冰蓋和冰川融化了數萬億噸冰。降雨數據顯示,由於暖空氣持有更多水分,暴雨在美國和其他地區增多了。

而且並非所有證據都來自儀器。世界各地進行實地研究的科學家記錄了氣候變遷的其他影響。

例如,鳥類學家發現暖化影響了許多鳥類的物種——改變了牠們的築巢、繁殖和遷徙時間,甚至影響了牠們能夠生存的地方。植物學家也看到了類似的氣候變遷對作物、森林和其他植被的影響。— Henry Fountain

我們怎麼知道氣候變遷是人類造成的?

數十年來,數千名科學家研究了變暖的地球。他們達成了壓倒性共識:今天的全球暖化主要是由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所引起的。

甚至石油公司的科學家也得出了這一結論。

一項科學研究這麼說:如果沒有由人類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當前全球暖化的發生機率小於 10 萬分之一。

這裡是科學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方式。

首先,了解影響氣候的主要力量很重要。主要的因素包括太陽(其能量會隨時間波動)、海洋環流模式(這可能改變熱量在地球上的分佈)、火山活動(其可向空中排放物質,具有加熱或降溫的效果)和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

這些力量在歷史上不同的時期都發揮過作用。

例如,5600 萬年前,一次巨大的火山活動或甲烷沉積(或兩者兼而有之)排放出大量溫室氣體,迅速使地球變暖了至少 9 華氏度,並引發了大規模滅絕。

大約 12,000 年前,北大西洋洋流發生了重大變化,使北半球陷入寒冷狀態。

而大約 300 年前,太陽活動減弱和火山活動增加共同作用,使地球部分地區變得足夠寒冷,以致倫敦人經常在泰晤士河上滑冰。火山當向天空噴出物質阻擋太陽輻射時,可能產生降溫效果。

在研究當前氣候變遷的原因時,科學家們考慮了這些所有因素。

前三者(太陽能量、海洋模式和火山活動)在過去 150 年來的變化不足以解釋當前急速上升的溫度。這在 20 世紀下半葉尤為明顯,當時太陽輸出實際上下降,而火山活動帶來了降溫效果。

相反,科學家發現,當前的暖化最好的解釋是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而這些溫室氣體是由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燃燒大量煤、石油和天然氣而產生的。

通過研究古代空氣被困在冰中的氣泡,科學家知道,1750 年之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約為每百萬體積 280 粒。這一數字現在已超過每百萬體積 420 粒。二氧化碳就像一層毯子覆蓋在大氣中,困住了太陽的熱量並使地球變暖。— Julia Rosen

氣候變遷會如何影響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遷已經在以科學家們急於了解的方式傷害植物和動物生命。

暖化的海洋正在摧毀珊瑚,海平面上升威脅到海龜築巢所需的沙灘。夏季變得更長,冬季更短——這些季節變化破壞了食物供應、交配季節和其他變數,危害了無數動植物物種。然後,還有北極熊——長久以來象徵著在暖化世界中可能失去的東西。

一項研究預測,隨著世界暖化,生態系統的某些部分將會突然崩潰,導致大型生態系統的急遽死亡。科學家表示,這一現象已經在珊瑚礁中開始,並可能在 2040 年代開始影響熱帶森林。

然而,儘管有這些嚴峻的預測,氣候變遷目前還不是生物多樣性流失的最大驅動因素。在陸地上,最大的因素是地形的改造,因為人們建立了農場、牧場、城鎮、城市、道路和礦山,這些地方曾經是無數物種的棲息地。在海洋中,生物多樣性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過度捕撈。

這些問題——棲息地流失、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是相互關聯的。

例如,泥炭地和森林等生態系統不僅支持各種各樣的生命,還能將二氧化碳從空氣中移除並儲存在植物和地面中。破壞它們不僅損害了生物多樣性,還使應對氣候變遷變得更加複雜。— Catrin Einhorn

什麼是氣候「臨界點」,為什麼我們應該關心?

氣候「臨界點」是指超越某個臨界值後,全球溫度的小變化可能會產生重大且不可逆的影響。

例如,您可能聽說過科學家們擔心覆蓋格陵蘭的大冰蓋的融化。如果世界無法控制住全球暖化,這種融化最終將會變得自持且不可逆轉,研究人員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這就是一個臨界點。

如果這個臨界值被超越,融化可能在幾個世紀內使海平面上升多達 23 英尺,淹沒全球的沿海城市。

氣候臨界點的概念已經存在了數十年,儘管對於它們的數量以及在何種溫度下達到這些臨界點還存在爭議。然而,主要的臨界點通常被認為包括南極和格陵蘭冰蓋的融化、北極永凍土的融化、主要海洋環流系統的崩潰,以及亞馬遜雨林的萎縮。

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這些變化可能會在全球變暖達到比工業化前平均溫度高 1.5 到 2 攝氏度(2.7 到 3.6 華氏度)時開始發生。而世界目前已比 19 世紀暖化了 1.2 攝氏度。— Henry Fountain

火山會影響氣候變遷嗎?

火山噴發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很小。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火山活動每年產生 1.3 億到 4.4 億噸二氧化碳。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則多得多,大約 350 億噸——是火山活動估計最高值的 80 倍,是最低值估計的 270 倍。

而這只是二氧化碳。人類活動還釋放出更多其他溫室氣體,例如甲烷,遠比火山釋放的量多。

有一個方式可以理解這點。過去一個世紀中最大的火山噴發是 1991 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的噴發。如果這種規模的爆炸每天發生一次,根據 NASA 的計算,所釋放的二氧化碳仍然只有人類日常活動的一半。

火山也可能在短期內產生降溫效應,當它們將物質爆炸到大氣中,阻擋太陽的能量時。

但無論如何,沒有證據顯示火山活動在過去 200 年有增加。

火山噴發的報告變多了,但史密森學會全球火山學計劃的研究人員將這一增加歸因於住在火山附近的人數增加,而不是噴發本身的增加。

2013 年,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發現,火山活動對於氣候的影響在世紀規模上是「微不足道的」。您可以在 IPCC 報告的第 56 頁上閱讀到這些發現。— Maggie Astor

海洋正在發生什麼變化?

談到全球變暖時,通常會集中於大氣溫度的上升。但實際上,大部分暖化發生在海洋中。

這是因為海洋是一個巨大的熱沉。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三分之二的面積,水比空氣能吸收更多的熱量,因此大約 90% 的由溫室氣體困在大氣中的多餘熱量被海洋吸收。如果沒有海洋,大氣的暖化將遠遠超過自 19 世紀末以來的 1.2 攝氏度(2.2 華氏度)。海洋環流將海洋的熱量分布到全球,在調節氣候中起著關鍵作用。

但海洋暖化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水在暖化時膨脹,這促進了海平面的上升。暖化的海洋導致珊瑚礁死亡,增加颶風的能量,使其更具破壞性,並從下方融化格陵蘭和南極的冰蓋邊緣。而且,就像陸地上的生命一樣,海洋中的暖化也影響了許多魚類和貝類物種的分佈範圍。

海洋不僅吸收熱量,還吸收二氧化碳。這並不全是壞事——環繞南極的巨大洋流移除了許多原本會留在大氣中並困住更多熱量的二氧化碳。然而,隨著海洋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水變得更加酸性。這種水化學的變化對許多海洋小型生物產生了危害,而這些生物是海洋食物鏈的基本部分。— Henry Fountain

放牧與畜牧業如何影響氣候變遷?

飼養牲畜來供應人類的食物對氣候變遷(以及整體環境)具有顯著影響,且這不僅僅是牛隻排氣的問題。

牛隻經常被關注,因為牠們的打嗝:牛隻(以及其他反芻動物,包括羊)專門的消化系統會產生甲烷,主要通過打嗝排放到大氣中。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估計,消化過程占畜牧業排放的約40%。

然而,還有大量其他排放與飼料生產、牲畜運輸及其他活動相關。根據聯合國的估計,全球飼養各類牲畜總體上負責了人類活動相關排放的近15%。

牛隻用於肉類和牛奶的生產約占總排放的三分之二,而豬的生產則約占10%。水牛、雞(肉類和蛋類)以及其他如羊的動物排放相對較少。

按每單位蛋白質的排放來衡量,牛肉的碳足跡遠遠高於其他肉類。

動物飼料的生產與加工——如牧草、玉米及其他穀物——其排放量甚至超過了消化過程所排放的量。其中一些排放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運行農業機械及加熱或冷卻畜舍),還有一些來自肥料生產和隨著牛肉產業及其他事業擴展而產生的土地使用變化。

根據與牛津大學相關的科學出版物《Our World in Data》的一項分析,如果世界轉向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農業用地可以減少75%,從四十億公頃減至十億公頃。

當牧場主或牛肉生產商清除森林來創造牧場時,砍伐的樹木中大量的碳會被釋放出來,可能通過燃燒迅速釋放,或通過腐爛慢慢釋放。隨著全球對牛肉及其他肉類需求的上升,這種砍伐森林在世界上一些地區,尤其是南美的亞馬遜雨林中逐漸增加。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巴西是熱帶森林砍伐面積的領先者。

另外兩個重要但較小的排放來源是糞肥以及加工和運輸最終的動物產品。— Henry Fountain

什麼是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El Niño)與反聖嬰現象(La Niña)是兩種不同但相關的氣候現象,它們起源於赤道太平洋,並且每隔幾年發生一次,影響全球的天氣。

聖嬰現象通常會給美國南部帶來更多降雨和較涼爽的天氣,並給北美其他地區帶來較溫暖的條件。世界其他地區,聖嬰現象可能在亞洲、澳洲和印度次大陸帶來炎熱乾燥的天氣,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區也可能受到影響。2023年,科學家宣布新一輪聖嬰現象的開始,這將使2024年出現比正常更高的溫度的可能性增加。

然後是反聖嬰現象,其特徵與聖嬰現象相反。

反聖嬰現象通常在美國南部帶來更溫暖乾燥的條件,而在北方部分地區,特別是太平洋西北部,則帶來更涼爽潮濕的天氣。反聖嬰也可能使北大西洋出現更多颶風。聖嬰和反聖嬰現象平均每兩到七年發生一次,持續時間可能長達一年甚至更久。一些研究表明,隨著全球變暖,由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強烈的聖嬰或反聖嬰現象可能會更頻繁地發生。

聖嬰和反聖嬰現象的發生與赤道太平洋的海面溫度變化以及大氣中的高低壓區變化有關。當那裡的海面溫度比平均溫度高出約1華氏度以上時,聖嬰現象可能發生;而當溫度低於平均值時,則可能形成反聖嬰現象。(當溫度接近平均值時,則不會發生聖嬰或反聖嬰現象。)這些溫度變化伴隨著大氣壓力的差異,會影響強勁的貿易風,進而影響降雨及溫度的分布。

什麼是氣候「模型」,它們真的有用嗎?

簡單來說,氣候模型是模擬世界氣候一部分或全部的電腦程式。它們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在此例中,即全球氣候可能隨時間如何變化。

但氣候模型遠不簡單。

軟體必須儘可能真實地模擬大氣、海洋、陸地表面和冰蓋等氣候元素的物理特性。更重要的是,它還必須精確模擬這些元素隨時間的相互作用。

這些模擬結合了實際數據(如溫度、降水量、濕度及其他真實觀測值),並能調整一些要素,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或太陽強度的變化。這讓科學家能夠探究各種假設情景——例如,如果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或減少,海平面會怎樣變化。

沒有任何電腦模型——無論是氣候模型還是其他模型——是完美的。沒有電腦能夠快速完成足夠多的計算來顯示未來五十年世界上每立方英寸的氣候如何每分鐘變化。

但電腦模型非常有用,而且它們在不斷改進。即使是較早且不那麼複雜的模型,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已經被證明能準確預測氣候變化。— Henry Fountain

氣候變遷與地震之間有關聯嗎?

簡短答案:可能有。但尚難確定,且其影響可能微不足道。

以下是更詳細的解釋。

地震發生是因為斷層線上的應力變化——地下岩石塊之間的裂縫。任何導致應力水平變化的事情都可能將一個穩定的斷層推到臨界點,使岩石塊突然相互移動,從而引發地震。

斷層中的應力通常是自然累積的,這是地球巨大地殼板塊緩慢移動的結果。但應力也可能因其他方式而受到影響。例如,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將油井中的廢水注入井中被發現導致了許多地震,雖然大部分都是小地震。

而任何改變斷層上方質量的事件——例如在水壩後積蓄水——都可能潛在地改變應力。在前蘇聯烏茲別克斯坦的大型天然氣田提取天然氣,據認為引發了1976年和1984年的大型地震。

斷層距地表足夠深,因而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大氣和海洋變暖不會直接影響它們。但全球變暖可能間接影響地震。更強烈和更頻繁的乾旱可能導致地表水蒸發,進而改變斷層應力。冰蓋和冰川的融化——這些都極其沉重——也可能改變其下方的應力。

但是,由於這些影響可能微乎其微,而且科學家無法精確知道地震前斷層內的應力狀況,目前還沒有人能夠自信地說這些間接的變暖效應是否導致某個斷層越過臨界點而引發地震。— Henry Fountain

我能做些什麼?

普通人可以對氣候變遷做些什麼?

這是最常見且令人苦惱的問題之一:一個人的行動真的能改變什麼嗎?問題這麼大,解決方式應該來自強大的國家和政策制定者,不是嗎?

首先,這兩者是無法分開的:個人的行動和國際合作是密不可分的。答案也取決於我們在談論誰的行動。

一個美國中產階級的行動比起一位孟加拉農民的行動來說更重要。為什麼?因為富裕國家的人比貧窮國家的人消耗得更多,因此他們的選擇對全球排放更有影響。

個人可以做什麼?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 交通:購買什麼樣的車,甚至是否擁有車,這對於氣候變遷非常重要,因為交通是大多數美國城市中排放的最大來源。

  • 航空旅行:長途和頭等艙旅行尤其會增加個人的碳足跡。

  • 食物:如果人們能夠減少食物浪費,這對減少排放會有很大的幫助。

  • 物品: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購買耐用的東西。

在家中,最有效(但有時複雜)的事情之一是用電熱泵取代燃氣加熱器。燃氣爐具也對暖化有影響,儘管影響較小,但它們還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改變你的行為也可以影響他人。例如,研究顯示,當人們的電費帳單顯示他們的用電量與鄰居的比較時,他們往往會節省更多電力。

個人行動也是集體行動的先決條件。沒有個人的積極分子聚集,就不會有「旭日運動」在國會大廳紮營。而當然,投票也是一種重要的個人行動,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整體而言,人類在今天改變行為以應對明日的風險方面表現不佳。這種被認為是「現時偏誤」的現象使我們難以作出生活方式的改變,以防止未來的災難發生。

由於世界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延遲了氣候行動,現在必須迅速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要想像如何在沒有雄心勃勃的政府政策的情況下做到這些減排,是相當困難的。

不過,現在還不算太晚。我們確實因為世代以來燃燒化石燃料而讓地球面臨危險的暖化,但未來並非已經定型。許多未來的情景仍然可能發生。決定最終會是什麼樣子的是我們自己。— Somini Sengupta

我們注定要滅亡嗎?

如果你在問氣候是否已經改變,並且已經對數百萬人造成嚴重傷害,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在問人類是否注定會面臨某種模糊且可怕的命運,答案是否定的,毫無疑問是否定的。

許多事情正在被進行以減緩暖化的速度,還可以做更多。這正是科學家們懇求政策制定者做的事情。

「永遠不會太晚停止自殘」,正如大氣物理學家 Adam Levy 在這段影片中所說的(同時自我模仿地打自己)。

首先,我們來看看我們在哪裡。

全球平均溫度今天比工業時代開始時高了約 1.2 攝氏度,主要是因為燃燒化石燃料。由於所有已經累積在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地球在未來幾十年會繼續升溫。

升溫多少取決於排放最多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和中國等 20 個最大經濟體)的行動。

有一些方法可以讓地球暖化保持在安全的軌道上。全球科學共識的簡短說法是將全球平均溫度增加控制在遠低於工業化前水平 2 攝氏度之內。

直到最近,我們還在非常糟糕的軌道上: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溫度有望升溫超過 4 攝氏度。如今,由於公共壓力推動的積極政策、技術進步和可再生能源成本的迅速下降,這種情況已不再是如此。

減緩的速度仍然可以大大增加。這需要大幅削減燃燒化石燃料,堵住石油和天然氣設施中甲烷(這是一種極其強效的溫室氣體)的洩漏,也需要在不砍伐更多森林的情況下種植糧食。

有許多途徑,經過嚴格的研究,每條途徑都有取捨。

對於一些人來說,認同末日情緒可能會更容易。這樣就不必去改變我們的行為,或去想像世界如何能夠以不同的方式運作。

虛無主義很便宜,不要買它。— Somini Sengupta

我應該如何看待我的飲食?

根據某些估計,全球的食品系統對人類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約占四分之一。

這是因為森林被砍伐來為農場和畜牧業騰出空間。牛隻和稻田會釋放甲烷,一種強效的溫室氣體。化石燃料被燃燒來驅動農場機械、生產化肥和運輸食品。

對於關心飲食對氣候影響的人來說,應該記住以下幾個主要事項。

首先,牛肉、羊肉和奶酪對排放的影響最大——每克蛋白質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最多——部分原因是牛和其他反芻動物的飼養需要更多資源。豬肉、雞肉、雞蛋和許多種類的魚通常對排放的影響較小(儘管它們也可能引發其他環境問題)。植物性食物通常是所有食品中排放最少的。

因此,減少與飲食相關的排放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減少肉類和乳製品的消耗,多食用植物。特別是在美國,如果你生活在這裡,紅肉的消耗量比世界許多地方都要高。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分析,如果平均美國人僅將其牛肉消費的三分之一替換為排放較低的豬肉、家禽或豆類,他們與食物相關的排放量將減少 13%。此外,許多研究發現,當前以肉類為主的飲食者如果轉為素食,其食物相關的碳足跡可縮小三分之一或更多。

這聽起來像是顯而易見的,但縮小飲食對氣候影響的另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減少食物浪費。根據某些估計,美國人丟棄的食物約占購買量的 20%。

其他一些流行的策略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則不那麼明確。

例如,關於草飼牛肉是否比傳統飼養場的牛肉更具氣候友好性,各研究結果不一,儘管有些人認為草飼牛肉對動物福利更好。有機作物通常需要更多的土地,相較於傳統作物,這可能會導致更多排放,特別是如果這樣的耕作導致更多的森林砍伐。

至於本地種植的農產品,或是紙袋與塑膠袋的爭論,在整體情況下這些都是相對較小的因素,因為運輸和包裝在食品對氣候的影響中僅占一小部分。而當然,除了氣候變遷之外,還有其他的考量。

例如,相較於肉類,野生魚類可能是排放較低的選擇。但這有一個附帶條件:世界已經接近捕撈最多的野生魚的上限。大多數漁場的捕撈已達到其最大可持續水平,而有些甚至被過度開發。因此,更多人轉向食用魚類可能需要增加更多可持續的魚類養殖場。— Brad Plumer

那麼像杏仁奶這樣的非乳製品飲料呢?

《紐約時報》已廣泛撰寫了關於食物、飲食和氣候變遷的文章——包括你可能想了解的關於杏仁奶和豆奶的資訊——在這篇指南中有一個摘錄,重點如下:

「杏仁、燕麥和豆奶的溫室氣體足跡都比牛奶小。但如往常一樣,有一些需要考慮的附帶條件和權衡。杏仁需要大量水來種植,而這在像加州這樣的地方已經成為問題。只要豆類是可持續耕作的,豆奶的影響則相對較小。」

此外,我們在這篇常見問題解答中也撰寫了關於如何一般看待你的飲食的單獨條目。

最安全的地方在哪裡?

這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問題之一:我應該搬家嗎?某個地方會比其他地方更安全嗎?

事實很簡單,沒有任何地方對氣候變遷是完全免疫的。雖然世界上的某些地方可能比其他地方更好,但「更好」並不意味著「完美」,因為全球暖化的影響是無所不在的。

在考慮搬遷到其他地方是否更適合應對氣候變遷時,專家們指出了兩個主要因素。

第一是地理位置。

以美國為例,中西部內陸遠離上升的海平面和將導致更多洪水和強化颶風的暖化海水。中西部的州份也比許多其他地區更靠北,這意味著自然溫度比南方地區低。

五大湖區及其周圍的河流有潛力提供可靠的水源,抵消乾旱最嚴重的影響。這些因素也適用於美國東北部和北大平原,以及美國以外的加拿大、俄羅斯和斯堪地納維亞的一部分。

第二個因素是該地區是否能夠容納新移民。

該地區有足夠的住房嗎,或者能否支持更多人口?當地居民是否對新來者友好?地方和區域政府是否在為人口增加做準備?

如果至少有一些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可能已經找到了潛在的目的地。

美國的一些城市符合這些標準。底特律、辛辛那提和紐約州布法羅就是常見的例子。它們位於更具氣候友好的地區,而且還有另一個共同點:自 1950 年代以來,這些地區的人口已減少了數十萬。

整體而言,面對氣候變遷,重新安置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問題,世界才剛剛開始全面理解它。

首先,許多人,尤其是較貧窮的國家或地區的人,可能即使想搬家也負擔不起。然而,某些社區可能會因為災害而被迫遷移,從而引發氣候遷移以及可能隨之而來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動盪。

根據最新的預測,地球在未來幾十年中將會持續暖化。即便是富裕地區也未必總是為氣候極端現象做好準備。這使得在考慮搬遷時,考慮如地理位置和社區對未來的準備情況變得尤為重要。— German Lopez

我應該要有小孩嗎?

這個問題真的是私人問題了。

首先,如果你正在思考將新生命帶入世界的氣候影響,你並不孤單。這是我們對於一個自人類誕生以來可能一直存在的問題的現代化思考:我的孩子會有安全和充實的生活嗎?

如果你擔心你的孩子將成長於一個怎樣的未來,這是完全合理的擔憂。氣候變遷對人類的影響是不公平且不平等的,從懷孕開始就已如此。然而,不論我們是富裕還是貧窮,隨著地球暖化,世界面臨的社會和經濟動盪幾乎肯定會影響到我們。

如果你的擔憂是撫養孩子對氣候的實際負擔,研究人員已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一項研究顯示,組建家庭確實對環境造成顯著的影響,然而,如你所想像的,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難以量化具體數字。

但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觀點需要考慮。世界上人口增長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只要世界能找到停止燃燒化石燃料的方法。這直擊世界氣候危機的核心問題:世界能夠,並且願意及時為未來世代做出必要的改變嗎?

最終,選擇是否要孩子是一個在眾多深刻道德和個人考量之間的平衡,或許首先是:你對於成為父母有強烈的興趣嗎?

因為「正確的決定」不應該只是基於數字、二氧化碳等效排放量,或未知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正如我們都知道的,身邊不乏朋友、親戚——也許甚至(我們希望!)是我們自己的父母——會宣稱撫養孩子是他們做過的最重要和最滿足的選擇之一。同樣,也很容易找到那些選擇不組建家庭,但生活依然豐富多彩的人們。

塑膠問題有多嚴重?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塑膠是一項技術奇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我們要感謝塑膠的發明,才有了今天的手機、學飲杯、汽車、手術手套、彈性內衣帶等等無數東西。

但它也是全球排放的來源之一,約占總排放的 4%,比全球所有飛機的排放總和還要多。

畢竟,塑膠通常是由化石燃料製成的。而這不僅是一個氣候問題:塑膠垃圾正在殺死海洋生物,污染(不僅限於塑膠形式)是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與塑膠相關的化學物質會擾亂人體新陳代謝並抑制荷爾蒙,並與疾病有關。

研究顯示,我們使用的塑膠中有超過 40% 來自於包裝,一般為一次性使用,其中很多都無法回收。事實上,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所有製造過的塑膠中只有約 9% 被回收。

回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從那個我們熟悉的小小「回收」符號——三支箭頭形成的三角形開始,很多人認為這意味著某個物品是可回收的。但猜猜看:它並不代表這點。這裡還有更多關於這個大問題的資訊。

未被回收的塑膠最終會進入垃圾填埋場,成為垃圾,或被焚燒,污染大氣。

由於對石油需求下降的擔憂,化石燃料產業正試圖轉型為製造更多塑膠。到 2040 年,進入水道的塑膠廢料預計將增加兩倍,甚至三倍。

一些政府正在制定法律,要求企業負責處理塑膠廢料,並禁止某些一次性塑膠製品。也有朝著全球條約的努力,目標是讓各國同意在改進回收、清理廢料和遏制塑膠生產方面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計劃。如何做到這一點,仍在辯論中。— Manuela Andreoni

我應該繼續回收嗎?

值得一試。但關鍵詞是「努力」,很遺憾。

弄清楚某樣東西是否可以回收——或者附近是否真的有人接受可回收物——實在太混亂了。你甚至不能信任那個熟悉的回收符號(三個小箭頭組成的三角形),因為它其實並不意味著某樣物品真的可回收。

但還是有希望!美國的大型回收公司確實希望你的可回收物,至少希望其中的一些。首先,我們建立了一個遊戲來解釋如何判斷各類塑膠是否真的可回收。

為了知道該把什麼東西扔進回收桶,最好是想像自己是回收商。畢竟,在很多地方,回收不是一種公共服務——它是一種生意。因此某種材料是否被回收取決於它能否賺到錢。

像玻璃和金屬這類材料有著長期的回收歷史,可以無限次地再加工利用。美國在紙製品的回收基礎設施方面也不錯,像是紙箱等的回收率超過 90%。

塑膠則有所不同。

最大的障礙之一是製造新塑膠通常更便宜。儘管如此,對於硬質塑膠(標有「1」和「2」三角形符號的那類物品)仍有不錯的市場,這些物品如牛奶瓶和洗滌劑桶,接近 30% 的這些物品被回收。

有一類物品幾乎必須總是進入垃圾:柔性或軟質塑膠,例如購物袋、氣泡郵件袋或內襯鋁箔的薯片袋,部分原因是它們會在分揀廠堵塞機器。

所以,是的,嘗試回收乾淨的紙製品、金屬、硬質塑膠和玻璃,如果你的當地回收計劃接受的話。

為了改善回收,環保人士建議可以支持某些立法,例如押瓶法、鼓勵公司生產更可回收產品的法律或旨在減少一次性產品的措施。— Winston Choi-Schagrin

堆肥有幫助嗎?

減少食物浪費確實能帶來變化。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全球約有 8% 到 10% 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食物浪費。更不用說與食物生產相關的排放,這加起來約占全球總量的 30%。

但是,當無法避免丟棄食物或廚餘時,堆肥可以發揮作用。根據環保署的說法,堆肥可以通過改善土壤中的碳封存和通過有氧分解防止甲烷排放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這是因為在有氧情況下,產生甲烷的微生物無法活躍。另一方面,有機材料在垃圾填埋場中分解會產生大量甲烷,一種強效的溫室氣體。

一些城市和州正在努力讓堆肥變得更容易。在紐約市的部分地區可以看到市政棕色桶,加州則有法律要求每個轄區提供「有機廢物收集」。在世界各地,立法者已開始解決這個問題以及相關的飢餓問題。

如果當地政府尚未設立計劃,你有時可以找到社區花園或農貿市場接受堆肥。我們還撰寫了一份指南,說明如何在家中進行堆肥,即使你沒有院子。直接回答這個大問題:它不會有味道。

既然我們談到了食物浪費,另一個需要考慮的事情是你購買了什麼,在哪裡購買。我們撰寫了關於應用程式的文章,這些應用程式可以幫助你以便宜的價格獲得未售出的食物。想想那些因為不夠漂亮而被挑選下來的完美可食用的桃子和番茄吧。

如果你覺得「我只是個人,這有什麼意義呢?」你或許會受到 Domingo Morales 的故事啟發。這位來自紐約布朗克斯的居民創立了一個計劃,將堆肥帶入公共住宅,這些公共住宅多達 60 萬名紐約市民居住。

我應該放棄我的燃氣爐嗎?

很多人確實喜愛他們的燃氣爐。但它們也有缺點,尤其是與感應爐灶相比,感應爐灶效率更高,並且不會因燃燒氣體而在室內釋放污染物。

這裡是關於做出改變的思考方式。

首先,如果你想減少家庭溫室氣體排放,在換掉燃氣爐之前可能還有更有效的事情可以做。最好的起點是一個能源評估,也就是請一位有執照的專業人士來檢查家裡,並找出減少能源使用的最大方式。(這個政府網站上有如何找到專業人員的資訊。)

他們通常會建議修補漏氣的窗戶或門,這些措施可以隨著時間節省大量金錢。

如果你的家中有燃氣或燃油鍋爐,用熱泵取代它比更換爐灶對減少家庭排放的影響要大得多。這可能是一項昂貴的計劃,取決於很多因素,例如房子的大小和年代。然而,為了減輕這個負擔,在美國你可能有資格獲得財政補貼。

回到你的燃氣爐,它是否到了告別的時候?

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燃氣爐的健康風險,包括與兒童哮喘的關聯。原因在於燃燒時會釋放出各種有毒氣體,包括氧化氮,這被認為會引發哮喘。爐灶有時即使關閉時也會洩漏少量天然氣。

有一些方法可以減少風險,例如烹飪時確保開啟排氣罩,或購買空氣過濾器。這篇文章有更多細節。

燃氣爐顯然還燃燒化石燃料,這對全球暖化有貢獻。

如果你決定更換,感應爐灶是最有效的選擇。它們的成本比傳統電爐灶高得多,出於技術原因,只有某些種類的鍋碗才適用於感應爐灶的加熱。但由於感應爐灶是由電力供電,它們消除了因燃燒氣體產生的室內污染問題。而且,取決於當地電力公司產生電力的方式,它們可能更加環保。

如果你決定這麼做,根據「通貨膨脹削減法案」你可能還有資格獲得補貼。

我該如何向孩子解釋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很可能會使你的孩子的生活經歷與你所熟知的非常不同。所以即便向孩子提出這個話題可能讓人感到壓力,但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是保持積極的態度。提醒你的孩子,他們可以作為自然愛好者和氣候領袖扮演角色,不論是在自家後院、學校、社區或更廣泛的地方。

第二,不要對科學感到畏懼。為了幫助你,我們創作了這本虛擬兒童圖書,它解釋了氣候科學的基礎知識以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採取的行動。

第三,記住,你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和興趣。

對於幼兒來說,一個起點是激發他們對自然世界的熱愛。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以試著把他們所觀察到的現象——例如鳥類遷徙或葉子的顏色變化——與季節和天氣等概念聯繫起來。

到了小學階段,孩子們可能已經聽說過「氣候變遷」這個詞語,因此很重要的是讓他們不會開始將其與恐懼聯繫起來。解釋氣候變遷的基本事實以及世界有限的資源。(同樣地,我們的兒童圖書可能派上用場。)

賦予孩子們可以自己採取的行動,不論是離開房間時關燈,還是家庭堆肥,或者照顧後院的一棵樹。科學博物館、動物園和水族館是一起探索的好地方,因為許多現在都將它們的展覽與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更廣泛影響聯繫起來,以適合孩子的方式呈現。

對於那些正式接受氣候變遷教育的孩子,這可能主要發生在中學。在家中,你可以關注一些連結這些知識的機會,例如社區中他們注意到的現象,不論是熱浪還是當地動植物的變化。

對於青少年,可能有助於讓他們熟悉一些正在努力解決問題的年輕人視頻或故事。向他們保證,仍然有前進的道路,並利用這個機會幫助他們了解誤導資訊的價值和可靠的資訊來源,不僅僅是關於氣候變遷,而是關於整個世界的資訊。

最後,讓專家幫你做功課。這裡有一些已經被氣候科學家和科學教育者審查過,對孩子和青少年友好的資源:

  • CLEAN 是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支持的資源數據庫。

  • Subject to Climate 提供適合五年級及以上的新聞文章和教案。

  • 當然,《紐約時報》的學習網絡也精心挑選了適合教師但對父母也可能有幫助的兒童友好材料。— Winston Choi-Schagrin

我可以做些什麼來面對氣候焦慮?

生態焦慮、氣候哀悼、絕望、恐懼、憤怒。這是一個嚴肅的現象,我們已撰寫過氣候變遷如何進入心理治療室的文章。

心理治療確實可以幫助應對這些與氣候危機相關的感受,儘管有時對沒有保險的人來說成本會非常高。這篇關於支持網絡的文章描述了一些有用且負擔得起的資源。

正如《紐約時報》指南所解釋,行動也可以是對抗焦慮的解毒劑。你也許會受到這篇文章的啟發,它描述了一群年輕人正試圖更多地關注解決方案,以抵消有關氣候變遷的看似無窮無盡的陰暗消息。或者是這篇關於青少年氣候積極分子的簡介,了解他們在做什麼以及他們的動機。

這篇常見問題解答的其他部分也從不同角度討論了這個主題,在回答「我們是否註定滅亡?」的問題時也有提到。我們還有一個條目專門討論如何向孩子談論氣候變遷。

我如何識別或駁斥錯誤的資訊?

由於否認者、特殊利益集團以及許多誤信錯誤資訊的人,氣候錯誤資訊非常多。

「氣候一直在變。」

「外面在下雪,抓到了吧!」

「太陽黑子和火山噴發應該被責備。」

這些都是錯誤的論點,或者是試圖誤解科學,斷章取義事實,或者散佈有關科學已知知識或氣候系統運作方式的陰謀論。

一旦你識別了它們,它們就很容易被駁斥或忽略,而且通常這些論點的缺陷也很容易理解。以下是一些列出這些錯誤資訊例子並解釋它們錯誤的資源:

  • Skeptical Science 是一個專注於科學教育的非營利網站,列出了許多關於氣候的虛假說法及其反駁。

  • 這裡有一個為廣播氣象學家撰寫的簡短指南,幫助他們揭穿氣候錯誤資訊。

  • Carbon Brief 是一個位於英國的氣候新聞網站,偶爾會撰寫有關新聞中的虛假聲明的「事實檢查」。

解決方案與地緣政治

誰對氣候變遷負最大責任?

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歷史上對全球暖化的貢獻最大。

自 1850 年以來,僅有 24 個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大部分西歐,對化石燃料和工業所排放的所有致暖溫室氣體的 50% 負責,儘管這些國家今天只占全球人口的 12%。

這是因為這些國家比世界大部分地區更早工業化,因此比其他地方更早開始燃燒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來獲取能源。當評估對當前暖化的責任時,專家們會考量歷史排放,因為二氧化碳一旦進入大氣中,可能會對大氣造成數世紀的影響。

今天,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單一排放國,2022 年占全球能源和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然而,自 1850 年以來,中國僅對 14% 的所有致暖溫室氣體排放負責。

責任也可以從其他角度來看。

即使在一個國家內,一個人的「碳足跡」(即其生活方式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通常也取決於收入和財富。在美國,根據一項分析,收入最高的 10% 人群每年人均排放約 75 噸二氧化碳,而收入最低的 50% 人群人均排放約 10 噸。

對比而言:在中國,收入最高的 10% 人群每人排放約 36 噸,而底層的一半人均排放約 3 噸。

一些環保人士更喜歡將重點放在化石燃料的生產者身上。

一項經常被引用的分析發現,自 1998 年以來,超過 70% 的全球排放可以追溯到僅有 100 家公司出售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包括中國煤炭、沙烏地阿美以及埃克森美孚和殼牌等石油巨頭。但也有人指出,這些公司並非單獨行動——是全世界在購買並燃燒它們的產品。— Brad Plumer

最迫切需要採取的步驟是什麼?

為了將暖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高 1.5 攝氏度的範圍內——這是巴黎協議中世界領袖認可的兩個氣候目標中的更具雄心的一個——排放量需要到 2030 年左右減少一半,並在 2050 年前後停止向大氣中添加二氧化碳。

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2021 年,國際能源署編制了一個長長的步驟清單來實現這一目標。沒有單一的靈丹妙藥,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建議:

  • 各國應立即停止批准新的燃煤電廠,除非它們能捕捉並將排放埋藏於地下(這項技術目前幾乎未使用)。

  • 到 2025 年,各國政府應開始禁止新銷售的燃油和燃氣加熱器,轉而使用電熱泵。

  • 到 2030 年,電動車應占全球新車銷售的 60%。

  • 在全球範圍內,太陽能和風能的安裝速度在 2030 年初之前需要增加四倍。

其他短期措施也能帶來重大改變,例如削減來自石油和天然氣作業、農場和垃圾填埋場的甲烷排放,這是一種強效的溫室氣體。找到節能的方法,例如改善家中的隔熱,也可以是一種迅速減少排放的方式。— Brad Plumer

可以告訴我一些好消息嗎?

關於氣候變遷確實有一些好消息。雖然還遠遠不夠,但仍然是好消息。

首先,在過去的十年左右,包括美國在內的幾個主要經濟體已經轉向減少燃煤來發電。煤炭是化石燃料中最骯髒的,也是歷史上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主要來源。

世界上仍在建設新的燃煤電廠,但整體趨勢是從煤炭轉向更清潔的選項,如太陽能,這是一種進步。建造太陽能電廠的成本已經下降到足夠低,以至於在某些情況下,它現在已經成為最具價格競爭力的發電選項之一。這是一個重要的財務里程碑。

燃燒汽油的汽車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主要來源,但在過去幾年中,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已經展開了積極的努力,逐步淘汰燃油車型,轉向生產更多的電動車。污染嚴重的產業擁抱這一變革,並在競爭中試圖做得更好,這一點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購車者也在做出回應。就在大約半個十年前,電動車的銷售在世界許多地區還可以忽略不計,但此後已迅速增長。電動車當然不完美,但作為一般規則,它們比燃油車更加清潔。(如果你對這方面感興趣,可以查看本篇常見問題解答中的「電動車有多環保?」)

電動車的普及也意味著擁有電動車的一些困難(例如找充電站)可能會隨著需求的增加而更快得到解決。這反過來可能會鼓勵銷售。

2022 年,美國通過了新法案《降低通貨膨脹法案》,被廣泛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氣候立法努力,旨在鼓勵向更清潔的能源過渡,並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一系列的激勵措施以改善他們的行為。

(這篇《紐約時報》指南解釋了如何通過例如購買電動車或安裝熱泵來獲得這些補貼。)

最後,這是一個大新聞:正如上述原因,在過去十年左右,世界在減緩全球暖化和避免氣候變遷的極端後果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儘管還遠遠不夠,但進展依然顯著。

具體來說,在 2015 年巴黎協定之前,某些估計顯示世界的暖化走向是比工業化前升溫約 3.6 攝氏度。科學家普遍認為,全球平均溫度若升高這麼多,將對社會和經濟造成毀滅性影響。然而,根據 2022 年聯合國的報告,世界現在的暖化預測到 2100 年將在 2.1 到 2.9 攝氏度之間。

這仍然非常危險。

然而,科學家認為,如果各國能像承諾的那樣積極行動,仍然有機會將升溫控制在 2 攝氏度以下。當然,這是一個大前提。這需要各國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內以極快的時間表完成大量的工作,才能達到限制全球暖化的較低目標。

不過,既然你問的是好消息,那麼讓我們保持積極態度。即便還有很多艱苦的工作要做,重要方面的進展已經取得。

現在甚至有一個叫做「OK Doomer」的運動,它的主旨就是停止消極悲觀的態度,專注於解決問題的方法。

氣候變遷的政治化是如何發生的,如果科學已經如此明確?

在 1970 年代,關心環境在美國並不是一個如此黨派的議題。那個時候,民主黨和共和黨曾經合作創立了《清潔水法案》、《清潔空氣法案》和美國環境保護局。

但當涉及到今天應對氣候變遷時,這種合作卻顯得難以想像。例如,2022 年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只有 9% 的登記共和黨選民認為氣候變遷對他們的國會選舉投票「非常重要」,而相比之下,有 68% 的登記民主黨選民這麼認為。

這種分歧不是從無到有的。長期以來,化石燃料公司和政治利益團體一直在資助試圖質疑氣候變遷及其人為原因的科學證據,主要是燃燒化石燃料。這些努力在很多保守派政治家和選民中取得了成功。

科學是明確的:甚至埃克森(石油巨頭)的科學家也做出了非常準確的預測,燃燒化石燃料將如何使地球變暖。然而,多年來,埃克森和其他公司卻公開質疑氣候科學。化石燃料產業的支持者包括科克家族,這些位於堪薩斯州的億萬富翁多年來大力捐款給那些幫助使氣候變遷科學政治化的團體。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曾嘲笑氣候科學,退出巴黎協定,並削弱了許多旨在減少排放的政府政策。

在特朗普總統任期之後,共和黨內部出現了一些重整。黨領袖們越來越多地承認科學,有些人甚至提出了據稱應對氣候變遷的政策方案。然而,這些提案大多依然反對科學家們認為所需的解決方案:從化石燃料能源中轉型。— Lisa Friedman

我們能對生物多樣性危機做些什麼?

世界各地的植物和動物多樣性正面臨威脅,原因有很多——開發、過度捕撈、氣候變遷等。

科學家們至少在理論上知道如何解決生物多樣性危機。問題是,這些解決方案涉及人類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

2022 年全球生物多樣性協議提出了前進的道路,從保護擁有高生物多樣性的地區開始,恢復一些退化地區,並將更多的地球表面納入保護範圍。目標還包括:

  • 管理野生物種,使人們可以在不使其枯竭的情況下狩獵和捕撈。

  • 透過使用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的方式,使農業、漁業和林業可持續發展。

  • 要求公司和金融機構監控並披露其活動如何影響生物多樣性。

  • 將全球食物浪費減少一半。

取消對破壞生物多樣性的農業和工業做法的補貼將是另一個重要的工具。這麼做不僅可以減少對物種的傷害,還可以釋放出資金供政府用於保護生物多樣性。

其中許多改變需要監管機構或當選官員採取行動,但個人也可以盡自己的一份力。限制肉類和乳製品的攝入,並只消費經可持續管理的魚類,是重要的一步,因為過度捕撈和與牲畜相關的農業是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驅動因素。

根據牛津大學附屬的科學刊物《我們的世界數據》的一項分析,如果全世界採用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農業用地可以減少 75%,從 40 億公頃減少到 10 億公頃。(這也有助於應對氣候變遷。)— Catrin Einhorn

碳補償是合法的嗎?

這是個好問題。我們在這裡寫過關於航空補償的文章。

什麼是「碳補償」呢?補償旨在通過資助某些減排或碳移除的行動來補償排放——例如,資助植樹或支持可再生能源項目,以抵消乘客飛機旅行的排放。但《衛報》和其他媒體的聯合調查發現,90% 由主要認證機構批准的碳補償「大多毫無價值,甚至可能使全球暖化惡化」。

我們寫過關於植樹熱潮的文章,以及根據不同的做法,這可能對地球有益或有害。《紐約時報》雜誌探討了植樹數量要達到有顯著影響,實際操作起來比說起來要困難得多。

別誤會我們的意思,植樹有很多很好的理由。例如,樹木可以幫助減少城市熱島效應和與熱相關的死亡率。你或許也會對閱讀這些內容感興趣:某些樹種能否在氣候變遷中存活,以及人們可以如何幫助森林適應變化。

最後一個關於補償的想法:小心「漂綠」行為。這裡有一些如何識別漂綠的提示。

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將如何應對氣候變遷,以及速度有多快?

拜登總統的 2022 年《降低通貨膨脹法案》是美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氣候法案之一。

該法案在 10 年內投入了近 3700 億美元到清潔能源中,目標是讓美國的發電廠、汽車和重工業遠離化石燃料,同時推動美國製造的電池和氫能源等新市場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拜登政府還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重塑能源政策,使其對低收入社區更有利。

許多措施需要時間,但一些主要措施已立即生效。

初期,能源部同意了一項「有條件承諾」,向內華達州的鋰礦開發提供 7 億美元,目的是建立國內鋰供應鏈,用於電動車電池的製造。環境保護署還宣布提供 1 億美元的補助金,以幫助受工業污染和其他危害嚴重影響的社區。

該法律為希望購買電動車或使家園更加可持續的家庭提供了許多優惠,包括熱泵、電爐、隔熱材料和電線安裝的補貼。到 2032 年,家庭可以申請某些節能項目的成本的 30% 的稅收抵免,例如房屋的節能改造和能效審核,每年最高可達 1200 美元。

針對購買電動車的新補貼也早早生效,使購買新電動車可獲得 7500 美元的抵免,而購買二手車可獲得最高 4000 美元的抵免。要符合資格,這些汽車必須在北美組裝。這個政府網站可以幫助導航該計劃。— Lisa Friedman

什麼是巴黎協定?

2015 年 12 月,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都同意一項全球條約,旨在減少致暖溫室氣體的排放。

這是全球外交的一項重要成就。約 195 個國家簽署了協定。

該條約被稱為《巴黎協定》,因為它是在巴黎談判達成的,旨在讓每個國家,不論貧富,都設立減排目標,以努力避免氣候變遷的最壞影響。

各國同意制定減排時間表,並逐步增加其目標的雄心。各國還承諾共同合作,幫助資助應對氣候變遷威脅的全球適應措施。

協定的目標是到本世紀末,將全球平均溫度的升幅限制在遠低於 2 攝氏度(3.6 華氏度)之內,最好控制在 1.5 攝氏度內,與工業化前的溫度相比。

目前,全球溫度自 19 世紀末以來已升高約 1.2 攝氏度。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巴黎協定下的嚴格目標——將暖化限制在 1.5 攝氏度內——是必要的,以避免更大可能性的毀滅性後果,例如大規模作物失敗和極地冰蓋崩潰。

《巴黎協定》有一個主要的缺陷:如果一個國家未能達成其承諾,協定缺乏執行機制。根據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的分析,截至 2021 年,沒有一個大型排放國實施了符合 1.5 攝氏度目標的氣候承諾。

什麼是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小組 (I.P.C.C.)?

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小組 (I.P.C.C.) 是一個聯合國機構,每六到八年就會發布一份全面的氣候科學概述。

I.P.C.C. 的研究被廣泛認為是目前最具權威的氣候研究之一。每份報告長達數千頁,由來自全球的數百名專家撰寫。在發布之前,每份報告的關鍵發現摘要都會經過近 200 個世界政府逐行批准。

最近一次的 I.P.C.C. 概述包括在 2021 和 2022 年發布的三份報告。

第一份報告描述了科學家對氣候的最新物理理解。第二份報告研究了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和自然世界的影響。第三份報告提出了各國可以採取的遏制全球暖化的策略。— Raymond Zhong

什麼是 COP?

自 1995 年以來,幾乎每個國家的代表每年都會聚集一次,共同應對這個對所有人都有影響的威脅——氣候變遷。

這個活動被稱為——深吸一口氣——《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幸運的是,這被簡化為「COP」。

通常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這個活動,包括抗議者、環保組織、公司高管、化石燃料公司的代表,甚至越來越多的名人,如李奧納多·迪卡皮歐。這個為期兩週的活動有著節日的氛圍,穿著民族服飾的代表與穿著商務裝的政府官員和打扮成北極熊的活動人士擦肩而過。

目標每年都有所不同,但通常各國嘗試達成共識,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是一場混亂的外交爭奪,因為任何最終協議都必須由每一方批准,各國對這些協議應說些什麼或不該說什麼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在活動的最後幾天,談判幾乎一定會延續到深夜甚至天亮。

在 2015 年的 COP 上,《巴黎協定》誕生了——這是一項各國之間的協議,旨在將全球平均溫度的升幅限制在比工業化 前水平高 2 攝氏度(3.6 華氏度)以內,最好是控制在 1.5 攝氏度內。自那以後,每年的 COP 為世界提供了一個檢視其實現這一目標進展的機會。

就像奧運會一樣,COP 的舉辦地點每次都會變換。在 2023 年,輪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來主辦。

關於地球日:難道不是每一天都是地球日嗎?

簡短的回答:是的。

更有幫助的回答:根據我們的日曆應用程式,地球日一年一次,是在 4 月 22 日,這一天人們在世界各地舉行遊行和慶祝活動,呼籲保護環境。

關於設立一個特別的日子來慶祝環境的概念誕生於半個多世紀前,那是酸雨、被霧霾籠罩的城市、瀕死的白頭鷹和被污泥覆蓋的河流的時代。這個基本的理念是:人類只有一個星球,所以我們最好自我改善行為。

自 1970 年第一次地球日以來,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當時主要的目標是污染。當時,氣候變遷「不是討論的一部分」,這位最初的地球日發起者 Denis Hayes 在《紐約時報》的介紹中說到。當然,如今情況已經不一樣了。今天,全球暖化是地球日活動的一個主要焦點。

這場運動激發了美國環境政策的歷史性變革。《清潔空氣法》就是其中一個直接結果。這裡列出了自第一個地球日以來幾個最大的環境勝利,以及失敗的地方。白頭鷹已經重現,但仍然面臨許多新挑戰。

最後一件事:為什麼選擇 4 月 22 日?

事實證明,這個日期是在春假和大學期末考試之間選出的,這樣更方便學生參與。然而,從那以後,這一天便有了額外的意義。2016 年,巴黎協定的簽署——即各國應對全球暖化的協議——也象徵性地定在了 4 月 22 日。

極端天氣

熱浪是否越來越嚴重?

一般來說,科學家毫無疑問地認為世界各地的熱浪變得更熱、更頻繁且時間更長。

2023 年 6 月,全球溫度達到了數十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次溫度飆升反映了兩個因素,這些因素正在塑造氣象預測人員所說的地球可能經歷的多年的特殊高溫期:人類持續排放的致暖氣體以及在三年後重現的被稱為「聖嬰現象」的自然氣候模式。

2018 年的《國家氣候評估報告》,這是一份由 13 個聯邦機構共同撰寫的主要科學報告,指出高溫天數的數量在增加,美國熱浪的頻率已從 1960 年代每年平均 2 次增至 2010 年代每年 6 次。報告還指出,自 1960 年代以來,熱浪季節延長了 45 天。

一個重要的注意事項是:確定任何單一熱浪是否歸因於氣候變遷需要謹慎的科學分析。但是,廣泛來說,熱浪確實在加劇。

全球暖化也增加了乾旱的可能性。更高的溫度會使土壤和植被乾燥,讓地區更容易發生火災。

暖化還會導致更多的降水以雨水形式降下而不是雪,這可能影響農業用水的可用性,特別是如果一個地區依賴上游山區的融雪來在春季或夏季提供穩定的水源。

氣候變遷是否導致更多乾旱?

全球暖化增加了乾旱的可能性。

更高的溫度使土壤和植被乾燥得更快。暖化還會導致更多的降水以雨而不是雪的形式降下——從乾旱的角度來看,這很重要,因為某些地方依賴融雪在生長季節提供水源。

此外,氣候變遷可能會影響全球的降水模式,讓乾旱地區變得更加乾旱。

近年來,美國西半部大部分地區一直處於乾旱狀態,從中度到嚴重的條件不等。在西南部,乾旱持續了這麼久——自 2000 年以來——以至於被稱為「大乾旱」,這是該地區 1200 年來最乾燥的兩個十年。

野火是否越來越嚴重?

毫無疑問:美國西部的野火越來越嚴重。我們曾報導過,這些野火的規模越來越大,強度越來越高,燒毀的樹木越來越多,蔓延速度更快,甚至能夠形成自己的天氣系統。

專家認為,氣候變遷的影響隨處可見。乾旱、更高的溫度以及更長的火災季節都是使野火更加極端的因素。

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橫跨大陸的加拿大野火已經釋放出煙霧,籠罩了城市並使天空變成粉灰色。2023 年初的加拿大野火引發了在魁北克、費城、多倫多和紐約的健康擔憂。

事實上,根據 2022 年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全球的高溫和乾旱加劇可能導致災難性火災增加 50%,被稱為「全球野火危機」。

這也是一個健康問題。研究顯示,野火煙霧在過去十年中加劇,可能逆轉《清潔空氣法案》實施後西部地區空氣質量改善的幾十年成果。

如果你想查看美國目前的火災位置,我們有一張持續更新的地圖。如果你想查看哪些房屋處於風險中,我們也有一張地圖可以參考。我們還寫過,儘管有火災風險,許多房屋仍在高風險地區建設的情況。

這裡有一些關於如何為火災做準備及如何保護自己健康的信息。野火煙霧有多危險?我們在這裡討論過。

最後,如果你對解決方案感興趣,你可能會想了解如何通過故意點火——這是一種長期被原住民使用的技術——來減少災難性火災的風險。在這篇文章的末尾有關於其他政策解決方案的更多信息。

如何測量空氣質量?

燃燒任何東西——無論是發電廠的煤炭,還是野火中的樹木——都會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產生一系列的污染物。一種標準的測量方法是「空氣質量指數」(A.Q.I.)。

以下是指數的用途及如何解釋它。

A.Q.I. 測量了五種污染物的密度:地面臭氧、顆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它由美國環境保護署建立,用來幫助人們了解他們呼吸的空氣是否清潔。

該指數從零(非常好)到 500(非常糟糕)。

最簡單的記住方法是:如果它在 100 以下,那麼污染在已知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的水準以下。讀數達到 100 或更高通常是一個警告,提醒有呼吸道問題的人們。兒童和一些老年人可能特別需要採取預防措施,以及有心肺疾病的人。

200 以上的數值被認為是「非常不健康」。

野火是延長不健康空氣狀況的一個常見原因。煙灰和塵土中的細小顆粒物會充滿空氣中。

當吸入時,這些細小顆粒可能增加心臟病發作、癌症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尤其是對於兒童和老年人。

空氣質量指數追踪這些細顆粒物,使用一個叫做 PM 2.5 的測量,指的是小於 2.5 微米的顆粒。

一些研究表明,野火煙霧可能比標準城市空氣污染對肺部更加有毒,因為它包含的顆粒混合物會激活深藏於肺部的炎症細胞,同時抑制其他可以抑制炎症反應的細胞。

標準的 N95 口罩可以通過過濾部分顆粒物來提供幫助,但它們無法阻擋所有的野火污染物。— Adeel Hassan

颶風如何受氣候變遷影響?

溫室氣體排放不僅使大氣變暖,也讓海洋升溫,這使得颶風變得更強且更濕。

稍微有些好消息的是:目前幾乎沒有證據顯示氣候變遷使颶風和颱風變得更頻繁。事實上,由於風的模式變化,颶風的次數甚至可能略有減少。

但對於那些形成的颶風,研究表明其中更多將成為三級或更高等級的強烈風暴。這是因為更高的海洋溫度為這些風暴提供了更多的熱能,讓它們在水上移動時獲得更大能量。

溫暖的海水還可能引發「快速增強」,即風暴在短短一天甚至幾個小時內大幅增強的現象。一項 2019 年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的研究顯示,快速增強的現象正在增加。

颶風之所以變得更為潮濕,是因為更暖的空氣能容納更多水分,這些水分會以降雨形式落下。2017 年,颶風哈維在休斯頓停留,帶來的降雨量比在沒有氣候變遷影響的世界中高出至少 15%。

冬天是否變得更加奇怪?

氣候變遷不僅使冬季變得更暖,也讓它變得更不穩定。

冬季氣溫在過去幾十年中有所上升。根據 Climate Central 的分析,自 1970 年以來,美國 238 個地區中的 97% 的冬季平均溫度有所上升。

但不要把你的雪具收起來。整體來說,平均降雪量在減少,且在許多情況下以降雨形式降下。然而,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信息中心的數據,在過去一個世紀中,美國連續領地的東三分之二地區極端暴雪的頻率有所上升。

這是為什麼呢?溫暖的空氣能夠容納更多的水汽,因此隨著冬季氣溫的上升,暴風雨會有更多的水汽可供釋放,並因此產生更多的降雪。因此,雖然整個冬季的降雪看起來可能更加稀少,但單場暴雪會更為強烈,對日常生活造成更多的干擾。

儘管平均最低氣溫不斷上升,寒冷的寒潮仍然會存在。根據一些科學家的說法,氣候變遷加劇了北極暖化,削弱了極地渦旋——這是一股圍繞北極的平流層強風帶,使得它變得不穩定,讓更冷的北極空氣向南溢出,影響到美國、歐洲和亞洲。

這些數據針對的是美國,但研究人員表示,在世界其他地區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雖然各種因素(例如當地氣溫上升、地理環境和天氣模式)可能改變某個具體位置的影響,但季節性的天氣模式在世界其他地區遵循相同的一般原則。由於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中緯度地區,與美國相似,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人們可能也會看到類似的奇怪冬季天氣。— Judson Jones

洪水是否變得更嚴重?

全球暖化有可能加劇洪水,因為暖空氣可以容納更多的水分,這些水分最終會以降雨形式落下。

然而,洪水是一種複雜的現象,受多種因素影響。洪水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土地開發(例如是否有太多的鋪設道路或停車場加劇逕流)和地面狀況。如果地面已經被某次風暴的水飽和,就無法再吸收來自另一場風暴的水。而在長時間的乾旱中,土壤會變得乾燥、硬化且不易滲透,因此來自大雨的水分會較少滲透到地下。

出於這些原因,將任何單一的洪水事件與全球暖化聯繫起來需要廣泛的科學分析。不過,由氣候變遷驅動的更大降雨量潛力越來越成為洪水的原因之一。

例如,科學家已經確定,導致 2021 年夏天德國和比利時洪水的創紀錄降雨更可能是由於全球暖化所致。

氣候變遷是否影響降雨?

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強降雨事件的頻率有所增加。

隨著全球暖化的加劇,這種情況很可能會持續。最重要的原因是更暖的空氣能容納更多水分,這些水分可以被雲層釋放為雨水。

例如,在加州和太平洋沿岸地區,長期以來稱為「大氣河流」的風暴為該地區提供了大部分的水源。但科學家表示,全球暖化現在增加了引發強烈、持續數週的風暴序列,並導致洪水和山體滑坡的風險。

科學分析可以估計氣候變遷如何加劇任何特定暴雨事件。這些歸因研究(通常這麼稱呼)通過比較兩組同一場暴風雨的計算機模擬來進行。一組模擬發生在一個假設中沒有溫室氣體排放的世界,因此沒有全球暖化;而另一組模擬我們生活的世界,包括全球暖化。— Raymond Zhong

氣候變遷是否影響龍捲風?

科學家無法確定暖化是否與龍捲風的頻率或強度有關。

這是因為龍捲風相對規模較小且持續時間短,這使得它們難以被科學家用來模擬全球氣候的計算機模型所包含。

研究人員確實指出,過去幾十年來,龍捲風更有可能成群出現——每年可能會有較少的龍捲風天數,但在每一個這樣的日子中,會有更多的龍捲風。同時,其他研究發現,美國被稱為「龍捲風巷」的區域(大部分龍捲風在此發生)似乎正在向東移動。

研究人員還發現,龍捲風季節的時間變得更加不可預測,相較於幾十年前,出現更早和更晚的開始期。然而,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尚不明確。— Raymond Zhong

技術

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對氣候有何影響?

加密貨幣和非同質化代幣(NFT)可能消耗驚人的能源。這是因為它們使用的底層技術,稱為區塊鏈,我們在這裡有進行過解釋。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比特幣的創造和維護過程,例如,消耗的電力可以與許多國家相提並論。這個過程被稱為「挖礦」,通常發生在堆滿計算機的倉庫中。

挖礦也推高了住戶和小型企業的電費。認識到這個問題,一些比特幣礦工試圖將其活動重新包裝成更具環保性。

有些數字貨幣被認為比其他貨幣更節能。例如,以太坊在 2022 年轉換到一種更高效的基礎架構。

但無論如何,運行這些計算機對氣候的影響已被證明相當顯著。在某些地方,包括紐約州,某些加密貨幣公司重新啟用了曾經被棄置的燃煤發電廠來為其活動供電,讓這些老舊而污染嚴重的發電廠重新排放溫室氣體。

電動車有多環保?

交通運輸是美國最大碳排放來源之一,向電動車的轉型被廣泛視為解決方案的一個重要部分。

一般來說,現代電動車的排放量比大多數內燃機汽車少得多。但為這些車輛充電的電力來源仍需要更清潔,才能真正達到無排放的目標:燃煤發電廠顯然還在排放溫室氣體。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互動工具,可以用來比較不同電動車和燃油車對氣候的影響。該工具考量了主要的變數,包括製造汽車本身以及生產燃料(無論是汽油還是電力)所涉及的排放。

如果假設電動車從美國的平均電網取電,該電網通常包含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廠的混合,那麼這些車輛通常產生的排放量是類似尺寸的燃油車的一半以下。

電動車在製造過程中通常更具排放密集度,因為它們的電池。但隨著時間推移,電動車的總排放遠低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因為電動馬達比傳統內燃機更高效。而隨著公用事業公司繼續關閉燃煤發電廠,電動車也應變得更清潔。

電動車也會有其他成本。為大多數電動車提供動力的鋰離子電池需要大量的開採——包括鋰、鈷和其他稀土金屬的開採,這可能帶來嚴重的環境或人權問題。但當然,石油開採本身也有其嚴重的環境影響。電動車可持續性的關鍵還包括材料的可回收性。

最後一個想法:這可能聽起來顯而易見,但減少燃油車和電動車的負面影響的一種方法是減少對駕駛的依賴,也許可以通過改進公共交通系統來實現。— Brad Plumer

哪一款電動車最好?

「購買電動車可以是一件令人興奮而又令人迷惑的事情。」

這是《紐約時報》購買電動車指南中的一句話,這話再真實不過。該指南介紹了在決定選擇哪款車時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這車是主要交通工具,還是第二輛車?如何充電以及在哪裡充電?

對於美國的讀者,我們也有一份指南,介紹如何從聯邦氣候政策中獲得政府補助——稅務減免等,用於購買包括電動車在內的多種產品,這可以幫助抵銷一部分成本。因為電動車價格昂貴,這對許多購車者來說是一個主要障礙。

電動車的電池如何?

《紐約時報》詳細報導過,電池回收對於電動車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

我們的記者也報導了電池生產的環境成本——例如,開採對現代電池至關重要的鋰的影響。同時,汽車製造商和電池生產商正在採取措施改進這些大型電池的生產方式,因為他們知道改進技術帶來的商業優勢。

此外,在本篇常見問題解答中,我們另有專門的部分討論「電動車有多環保?」

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技術有哪些?它們準備好了嗎?

如果目標是通過減少燃燒化石燃料來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這確實是目標——那麼許多技術已經相當成熟。

風力發電機、太陽能電池板、水電站和核反應堆都能產生電力,而幾乎不排放二氧化碳。近年來,太陽能和風能的成本大幅下降,這些技術已經過多次驗證。

對於那些仍然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廠,有所謂的碳捕獲技術來防止致暖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中,儘管這些技術尚未被廣泛使用。基本過程涉及在燃燒燃料時移除二氧化碳,並將其永久存儲在地下。

電池驅動的汽車和巴士變得越來越普遍,大型卡車也開始電動化。許多鐵路網絡和公共交通系統已經使用電力運行。隨著發電逐漸遠離燃煤並減少排放,這些交通方式將變得更加清潔。

但是,航空和海運的排放量急劇減少則更具挑戰性。飛機和船隻正在變得更加節能,但目前即便是最好的電池,其重量也不足以為大型飛機或貨船提供足夠的電力。— Henry Fountain

我應該知道哪些關於地球工程的事?

地球工程是指有意干預氣候以減少全球暖化——例如,向天空中釋放化學物質以反射一些陽光。

這種想法是,這些技術可能為世界爭取一些時間,以消除那些正在暖化地球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這些建議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二氧化碳移除,這涉及從大氣中吸收部分二氧化碳並進行存儲,以防止它回到大氣中。雖然一些公司已經製造了用於此目的的機器,並且目前正在移除相對少量的二氧化碳,但許多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認為這個過程太慢,需要太多昂貴、耗能的機器,因此不具實際可行性。

另一類是太陽輻射管理,其目的是減少到達地球表面的陽光。很少有人認為太陽輻射管理是無害的,而且這個方法存在大量反對聲音。

最廣泛討論的方法是使用飛機或其他手段將像二氧化硫這樣的化學物質注入高層大氣,這些化學物質會形成氣溶膠顆粒並反射部分陽光。這類似於大型火山爆發後發生的情況。1991 年,皮納圖博火山噴發時,將大量二氧化硫送入大氣,讓地球在一年多時間內降溫超過半度華氏溫度。

該方法可快速解決暖化問題,成本也不一定高。但它對於一些問題並沒有幫助,例如隨著二氧化碳被吸收入海洋,海洋的酸化加劇,這一過程對海洋生物具有災難性影響。

反對者還有其他擔憂,包括可能的意外後果:例如乾燥地區變得更潮濕,反之亦然。儘管如此,一些機構(包括國家科學院)支持對這個想法進行謹慎研究,因為氣候變遷的風險正在不斷增加。— Henry Fountain

核融合能拯救我們嗎?

毫無疑問,核融合正處於曙光初現的階段。問題是,它已經在這個「曙光」上停留了很長時間。

科學家們在近一個世紀前首次意識到,有可能模仿驅動太陽的力量——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將兩個小原子融合在一起,釋放出大量的能量。(核融合與核裂變不同,核裂變是當前核電廠的基礎,通過 分裂較大的原子來釋放能量。)

1952 年,隨著第一顆氫彈的爆炸,核融合的無控形態得以實現。然而,為了作為能源,核融合必須得到控制,而這被證明是極其困難的。

如果能將釋放的能量加以利用,核融合相比核裂變有許多潛在的優勢。核融合燃料更加豐富,過程中涉及的放射性事故風險更低,且技術產生的危險放射性廢料也更少。

但障礙非常大。直到 2022 年底,還沒有任何核融合實驗能夠達到一個非常基本的成功標準:產生的能量超過其消耗的能量。這最終在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一個長期實驗中得以實現,該實驗使用數百道激光束壓縮一個包含兩種氫同位素的微小膠囊。

這一成功的確值得喝彩。但瞬間或幾秒鐘的核融合與發電所需的持續核融合相去甚遠。商業化激光啟動融合或另一種主要核融合技術(涉及通過強大的電磁體將高溫等離子體雲控制在名為托卡馬克的甜甜圈形設備中)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一些公司正在研發較小的核融合反應堆,聲稱可能在大約十年內引導商業核電廠的發展。然而,至少就目前而言,核融合電力依然遙不可及。— Henry Fountain

解讀術語

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是一樣的嗎?

「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這兩個詞通常可以互換使用,但它們的含義可能不同,儘管是相關的概念。

全球暖化是指自 19 世紀末以來,由於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世界變得多熱。大多數排放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這些燃料隨著全球工業化而變得普遍。

這些氣體會捕捉太陽光照射地球表面後輻射出的部分熱量,使大氣變得更暖。到目前為止,大氣的溫度比 1800 年代末高出約 1.2 度攝氏(2.2 度華氏)。

氣候變遷則是更廣泛的術語。溫度升高是全球氣候變遷的一個因素,但還有其他因素也是由暖化間接引起的。這些因素包括大氣和海洋循環模式的變化以及大氣中可容納的水分量等。— Henry Fountain

什麼是溫室氣體?

大氣中某些氣體,例如二氧化碳和甲烷,能夠捕捉地球表面輻射出的部分熱量,這些氣體被稱為溫室氣體。

這個名稱來自於溫室內發生的情況:陽光穿透透明的屋頂和牆壁,被溫室內的物體吸收,然後以熱的形式再次輻射出去。但這些熱能波長較長,無法穿透屋頂和牆壁返回外界,這就是為什麼當陽光照射到溫室時,內部溫度會上升。

在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的作用略有不同,但效果相同。它們吸收與從地球輻射出的熱能波長相對應的能量。這些氣體分子隨後再將熱能重新輻射出去,部分熱能會消散到太空,但很多仍然留在大氣中,進而加劇全球暖化。

主要的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它是燃燒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主要廢氣。二氧化碳佔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的約五分之四。

甲烷來自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以及其他來源,是第二常見的溫室氣體。甲烷的熱捕捉能力比二氧化碳強,但在大氣中的持續時間較短。

下一個常見的溫室氣體是氧化亞氮。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溫室氣體,雖然濃度很小,但具有很高的熱捕捉能力,包括氫氟碳化物(HFCs)。

水蒸氣也是溫室氣體。而且不同於此處提到的其他氣體,水蒸氣會根據大氣溫度變化為液體或氣體。因此,隨著大氣變暖,水蒸氣的濃度會增加,這進一步加劇了暖化。

(氧氣和氮氣共佔大氣的 99%,但它們只能吸收短波長的能量,因此它們不是溫室氣體。)

自 19 世紀末以來,由於燃燒化石燃料和其他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世界變暖了約 1.2 度攝氏或 2.2 度華氏。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請參閱本頁的「科學」部分,我們解釋了如何知道氣候變遷正在發生,以及如何確定人類是罪魁禍首。— Henry Fountain

「永續」究竟是什麼意思?

「永續」聽起來非常好,而且「永續」的聲明到處可見。

問題是這個詞可以有很多種解釋,通常不清楚一家公司或產品究竟聲稱了什麼。考慮一個真實存在的產品:「永續外帶」禮盒,裡面包含木製餐具和包裹在竹子中的杯子,或者是鼓勵使用者每次只取一張的廁紙架(也是一個真實產品)。

如果沒有獨立驗證和一致的定義,這個詞幾乎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更糟糕的是,它可能會適得其反,例如棉質手提袋,由於看起來比一次性塑膠袋更永續,於是大量湧現。但是,研究顯示,必須重複使用 20,000 次的有機棉袋,其對環境的影響才能與薄塑膠袋相當。

這不僅僅是關於消費品。挑選任意行業——航空公司、餐廳、銀行、化石燃料公司等等——你會發現「永續性」被大肆宣傳,但通常沒有什麼能證明這些聲明。

那麼,有沒有正確的做法呢?聯合國將永續定義為「在不損害子孫後代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前提下,滿足當代的需求」。

這與行銷流行語相反。事實上,這是一種呼籲,要求將人類與地球及其資源保持平衡。按照這個定義,真正的永續性需要經濟和社會的變革性改變。— Catrin Einhorn

什麼是「淨零排放」?

這是那些被賦予專業術語名稱的重要氣候概念之一。

科學家警告說,全球暖化將不斷惡化,直到人類實現「淨零」排放——也就是說,我們不再增加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

要實現「零排放」意味著必須停止每一項釋放溫室氣體的活動,但這將非常困難。因此,「淨零」指的是雖然仍有一些溫室氣體被釋放,但這些排放被其他活動抵消,例如種植更多樹木以從空氣中移除二氧化碳。

所以最終的效果是零排放——淨零排放。

這個詞無處不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承諾在不同的時間點達到「淨零排放」。美國和中國都做出了淨零排放的承諾。亞馬遜和蘋果也是如此。

在實際操作中,這個概念可能被濫用,因為不總是能夠清楚知道補償行為——比如種植的樹木或承諾移除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技術——是否像聲稱的那樣有效,或者是否在討論的時間範圍內技術上可行。

這些碳補償也是有爭議的。樹木當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它們也可能在野火中燃燒,釋放出二氧化碳。碳移除技術仍處於初期階段。批評者擔心,領導人和企業可能利用這些未來不確定的補償承諾來避免今天更深刻地削減排放。

許多企業的淨零承諾也帶有附加條件。例如,一些公司承諾清理他們的辦公室,但不包括他們更廣泛的供應鏈。

同時,許多國家的淨零承諾還不夠具體,尚未得到減少排放所需的具體政策的支持。這對美國和中國都是如此。— Brad Plumer

什麼是碳足跡?

假設你吃了一頓牛排晚餐。

你可能知道,牛隻會打嗝釋放大量甲烷,這使得牧場成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但這還不止如此:那些紅酒、瓶裝水以及作為甜點的奶酪蛋糕,在生產過程中和通過火車、卡車或飛機運送到餐館的過程中也產生了排放。

這些排放可以被描述為你晚餐的「碳足跡」,即它對全球暖化的貢獻程度。

同樣,對生活中所有事物相關排放的總計——加熱你的房屋、開車上下班、假日搭乘飛機旅行——就定義了你的家庭碳足跡。

在這裡,「碳」不僅指二氧化碳這一主要的溫室氣體,還包括所有相關活動可能產生的溫室氣體。

研究人員在 1990 年代開發了碳足跡這個概念,作為一種研究工具。這並不是由石油公司發明的,儘管有些人這麼認為。

然而,批評者認為,化石燃料行業利用了這個概念,試圖將部分氣候危機的責任歸咎於消費者,從而轉移對能源行業作用的關注,或避免推動更廣泛的結構性改變,包括更快地轉向清潔能源。

碳足跡是一個有用的概念,用於比較各種人類活動的氣候後果。它使我們可以看到,典型美國人的碳足跡是生活在貧窮國家的人幾倍之多。它還可以幫助我們審視企業、行業甚至整個國家。

而且,是的,個人行為也很重要。例如,頻繁的航空旅行帶有巨大的碳足跡。因此,採取更輕的步伐可以有所幫助。— Hiroko Tabuchi

什麼是減緩(Mitigation)?

「減緩」是一個由氣候科學家和災害專家共同使用的術語——但對應的情境完全不同,這可能會引起混淆。

首先是氣候變遷。在這裡,「減緩」指的是任何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比如從燃煤發電廠轉向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或從燃油車轉向電動車,或者是使用更高效的家庭電器,例如熱泵和感應爐。

而在災害專家和應急處理人員——處理洪水、風暴、野火等的場景中,「減緩」則完全是另一種含義。他們用這個詞來談論如何保護人們免受風暴影響。(令人困惑的是,這在氣候專家那裡有時被稱為「調適」或「適應」)。

判斷所討論的是哪種「減緩」的一個方法是,留意是否使用了更精確的詞組,比如「災害減緩」或「風險減緩」。— Christopher Flavelle

什麼是調適(Adaptation)?

「調適」是「減緩」的對應術語。

老實說,這些詞彙都不太親民。但專家們經常使用這些詞彙,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它們。

「調適」是指為減輕氣候變遷的當前後果——如強化的風暴、野火、熱浪——以及為隨時間惡化的情況做準備而採取的措施。一些不錯的例子包括調整建造房屋和道路的方式和地點;幫助人們搬離容易受到洪水或野火影響的地方;或者隨著天氣模式的變化種植不同種類的作物。

「調適」有時會與「韌性」互換使用,但這些術語之間有重要的區別。

「韌性」指的是在現有的生活方式下進行更好的保護。而「調適」則是改變變得難以維持的生活方式。想想建造海堤來保護海灘小鎮免受颶風的影響(韌性)和幫助人們搬遷到別處(調適)之間的區別。

「調適」在環保人士中曾經是一個敏感詞,他們認為這種概念過於消極——承認減排失敗或邀請人們放棄嘗試。然而,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加劇,這種批評已經逐漸消退。

在努力減排的同時進行調適的必要性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然而,這個術語仍然帶有一定的特權元素,尤其是因為較貧困的社區和國家比富裕地區的人更難以進行調適。— Christopher Flavelle

碳捕捉如何運作?

防止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燃燒化石燃料。但由於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師們正在探索捕捉或移除這些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的策略。

「碳捕捉」通常指的是任何可以在工廠或發電廠的排放氣體進入大氣之前捕捉二氧化碳的技術。全球約有二十多個設施正在使用這種技術。一些設施使用化學溶劑,這些溶劑可以與排氣中的二氧化碳結合並吸收它,使得這些氣體可以被壓縮並通過管道運輸出去。

一旦捕捉到二氧化碳,便可將其永久埋藏在地下,這樣它就不會再作為溫室氣體加劇全球變暖。

更具爭議的是,一些能源公司使用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進行所謂的「增進石油回收」:將二氧化碳注入枯竭的油井中,以提取難以觸及的原油。

批評者認為,這與碳捕捉的整體目標背道而馳,因為這種技術被用來提取更多石油,這些石油燃燒後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然而,一些能源公司表示,這個過程有助於資助早期碳捕捉項目。— Brad Plumer

什麼是碳移除?它有效嗎?

碳移除與碳捕捉略有不同——它通常指的是將排放後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抽出來。

樹木可以自然地做到這一點。而擴大森林覆蓋面可以算作碳移除的一種形式,儘管可用土地有限,而且樹木也有可能在野火中燃燒,釋放出儲存的二氧化碳。

最近,許多公司正在實驗高科技的碳移除方法,例如直接空氣捕捉。一家名為 Climeworks 的公司正在冰島的一個工廠中這樣做,使用巨型風扇和過濾器從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然後將其泵入地下,永久封存起來。

這種碳移除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面臨許多障礙,包括極高的成本。然而,一些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實現零排放等效目標所必須的,或者是要大規模逆轉至少一部分人類造成的全球變暖所必須採取的措施。— Brad Plumer

什麼是碳定價?它如何運作?

一些經濟學家長期以來認為,「碳定價」是一種優雅的應對氣候變遷的方式:只需通過向公司和消費者徵收溫室氣體排放費用 ,就能為他們清理行為提供財務激勵。

但實際操作中,這變得複雜起來。

主要有兩種方式來實施碳定價。最簡單的是碳稅,通常是對石油、天然氣或煤炭徵收的固定稅。像加拿大和瑞典這樣的國家有碳稅制度。

然而,這些稅收有時附帶豁免和漏洞。而且政治家通常不願將碳稅設定得足夠高,以對行為產生顯著影響,因為他們擔心選民的反彈。

還有一種是「排放權交易制度」,通常大致如下運作:政府對總排放量設定上限,並逐步收緊該上限。公司獲得有限排放的許可證。但污染者還有額外的減排動力,因為未使用的許可證可以交易並獲得利潤。而且,隨著排放上限的收緊,這些價格可能上漲。

加州和歐盟都有版本的排放權交易系統,儘管設計這些計劃以使其運作良好是很棘手的。— Brad Plumer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