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遷問題的解決方案從來沒有如此明確過,但這個問題的規模卻在不斷擴大。
曾經一度,似乎悲觀主義者可能會被證明是錯誤的。
近年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部署以及對最髒化石燃料的逐步轉型,甚至讓老練的氣候活動家也看到了一絲希望。
地球溫度上升的最極端預測已被較不具末日感的預測所取代,雖然世界並未以足夠快的速度擺脫化石燃料,但似乎有一條可行的道路可以在未來幾十年內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然而,正當世界在對抗全球暖化方面似乎取得實質進展時,問題的規模卻越來越大。
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新一代耗能巨大的數據中心的出現,電力需求激增。隨著發展中世界新興中產階級的崛起,全球能源消耗持續攀升。而短期的政治問題、全球衝突以及僵化的金融市場正阻礙著大規模減少地球暖化排放的進程。
這些只是週三《紐約時報》主辦的「氣候前進」會議中討論的一些主題。受訪者包括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北卡羅來納州州長羅伊·庫珀、環境保護署署長邁克爾·里根等。
電力需求的飆升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數據,全球電力需求到2050年預計將增加多達75%。其中大部分需求將來自非洲和東南亞的迅速發展國家。但即使在美國,能源消耗在過去15年內保持相對平穩後,也正在激增。
「每個人都假設富裕國家會在某個時間線上逐步減少能源需求,」洛克菲勒基金會總裁拉杰·沙阿表示,該基金會致力於在貧困國家擴大清潔能源的使用。「但這一假設將會被未來任何新的技術浪潮所打破。」
事實上,能源使用的急劇上升應該不足為奇。自工業革命之前,人類的進步就意味著使用更多能源。全球運輸、重工業、大規模生產和計算革命都提高了世界各地的生活水準,但也需要大量的能源。下一波技術進步——包括人工智慧及更多的全球旅行——只會進一步增加對能源的需求。
能源轉型的挑戰
無可否認,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能源將來自清潔能源,包括太陽能板和風力發電機。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數據,僅去年一年,全球新增電力生產量中近86%來自清潔能源。
但隨著全球人口在未來25年內預計增加多達17億,總能源需求同步上升,太陽能和風能的增長可能不足以快速取代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污染源。可再生能源不是在取代化石燃料,而是在幫助滿足額外的需求。
事實上,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和使用仍在蓬勃發展,地球暖化的排放量也依然在增加。
-
像印度和中國這樣的主要經濟體仍在建設新的燃煤電廠。
-
美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並正在建設新的燃氣發電廠;同時,美國也在創紀錄地生產石油。
-
中東國家繼續推進計畫,在未來數十年內繼續抽取石油。
更何況,儘管在發電領域有一些無排放的替代方案,但在尋找飛行燃料、航運燃料、水泥、塑料等方面的可行替代品方面,進展仍然緩慢。
「儘管有所有的崇高努力,但每年的排放量仍然創新高,」聯合航空公司執行長斯科特·柯比表示,該公司本身就是主要的污染者。「地球上燃燒的煤炭量,可能是最髒的排放來源,每年都在上升。」
氣候變遷的危機和能源轉型的機會
這些選擇以及暖化的地球的危險已經變得顯而易見。過去一年中,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攝氏度,超過了科學家們長期以來警告不要越過的門檻。結果:去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範圍內發生了灼熱的熱浪、致命的乾旱和極端天氣。
「氣候變遷的災難性影響正在降臨,」環境保護基金會會長弗雷德·克魯普表示。「這正在奪走人們的生命。這是一個嚴重的情況。」
只要化石燃料排放仍然存在,氣溫將持續上升,炎熱和劇烈的天氣將越來越惡劣。相反,世界越快建設更多清潔能源來取代化石燃料,地球的升溫就會越快停止。
這些簡單的事實顯示了能源轉型的全球利害關係。隨著大部分的新能源需求來自發展中世界,地球暖化的關鍵戰役將在世界上最貧困的一些國家中進行。
如果下一個獲得穩定電力供應的10億人來自非洲和亞洲,而這些電力來自柴油發電機和天然氣電廠,這些地區的排放量可能會在未來幾十年內持續上升,並加劇全球暖化。
但如果發展中世界對電力的巨大需求能夠通過分佈式的可再生能源電廠來滿足——如小型太陽能陣列和適度的風力發電場——世界可能免受額外的升溫影響。
「這些能源是由可再生能源還是由煤炭供應,將影響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沙阿先生說。
能源轉型的新模式
發展中世界大規模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將標誌著電力生產和分配方式的重大變革。在過去100年中,大部分電力都是在大型發電廠生產,然後通過傳輸線網絡送出。
但技術和經濟的迅速變化正在帶來一場徹底顛覆該模式的革命。廉價的太陽能板讓巴基斯坦、南非等地的社區能夠迅速開始使用可靠且價格可負擔的電力為小型家庭和商業運營提供動力。
「真正的能源轉型將依賴於地方性的分散式電力系統,」查德的環保活動家兼地理學家欣多·烏馬魯·易卜拉欣表示。「我們可以建立本地的智慧電網,擺脫化石燃料,與社區合作,讓他們自己生產能源。」
除了減少排放以外,小規模可再生能源的創建還可以幫助提高生活水準。「它可以使女性、農村人口受 益,增加她們的收入,還能為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易卜拉欣女士說。
然而,儘管太陽能板的價格下降,但發展中世界許多國家仍然難以獲得對於更大型清潔能源項目至關重要的低成本資本,這些項目仍將在為包括肯亞、印度、巴基斯坦和奈及利亞等大國的龐大經濟體供電方面發揮作用。
在發展中世界,對於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貸款通常比對化石燃料項目的貸款收取更高的利率。世界銀行和其他多邊組織正在努力讓此類貸款更具可負擔性,這個問題預計將成為11月在亞塞拜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的主要議題。
但就目前而言,許多需要更穩定能源的貧窮國家仍然背負著沉重的債務,這使得他們難以投資於升級基礎設施。
「融資落後,銀行信譽度落後,而所有這些國家都面臨著後疫情時代的全球通貨膨脹衝擊,這就像是一種宿醉,意味著沒有人能夠投資,這些國家破產了,」肯亞的清潔能源企業家詹姆斯·姆旺吉說。「因此,這些國家無法迅速採用這些新技術,結果就導致能源貧困和技術採用緩慢。」
經濟壓力的持續存在
經濟挑戰不僅僅存在於發展中世界。經濟壓力仍然是美國實現大規模轉型的障礙。
全球對能源的需求激增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並且保持國內能源價格低廉的壓力導致美國創紀錄的石油生產。投資者不鼓勵大型能源公司投資於可再生能源項目。結果,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錄得創紀錄的利潤,幾乎沒有將資本投入到可再生能源中。
隨著過去兩年利率上升,建設一些已經建立的清潔能源項目,尤其是離岸風電,變得異常困難。
因此,美國的一些公用事業公司正在重新評估它們的綠色計畫。杜克能源公司,南部的一家主要電力生產商,最近放棄了其減少排放的積極計畫,轉而提議在天然氣發電方面進行重大投資。
其他大型公司也在撤回其最具野心的氣候承諾。隨著電動車市場的走軟,汽車製造商正在推遲將生產從汽油車轉向電動車的努力。
「人們不願意放棄能源,」聯合航空公司的柯比先生說。「而且越來越明顯,人們不願意為清潔能源支付更多費用。」
電力需求的前景
毫無疑問,全球人口正在飆升,能源使用激增,化石燃料仍在持續存在,但一些能源分析師仍然預測一個可能的光明未來。實際上,他們認為許多預測數據並不準確。
「預測顯示的排放量並不一定符合氣候目標,」RMI的董事總經理馬克·戴森表示,該非營利組織與公司合作以減少排放。「但預測是會改變的。」
戴森先生研究長期能源需求,他指出,數十年來,官員們總是高估能源需求,低估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和效率的提高。
事實上,對於電力需求飆升的預測,戴森先生認為這是進步的跡象。隨著電動車取代汽油車,電力需求的增長正是預期中的結果,而電加熱取代石油和天然氣加熱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
「電力需求是一個特徵,而不是清潔能源轉型中的錯誤,它是我們實現氣候目標的途徑,」他說。「在未來幾年中,更多經濟活動轉向由電力而非化石燃料提供動力的過程可能會變得更加容易。」
隨著美國聯邦儲備系統降低利率,資本成本應該會下降,使一些清潔能源項目更具可負擔性。
數據中心雖然耗能巨大,但也變得更加高效,電動車、新建築物以及許多其他現代化設施同樣如此。一場創新熱潮正在進行,很快可能會提供新的、可負擔的方式來減少排放、生產能源並為社會提供動力。
在發達世界的一些地區,甚至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尤其是在歐洲。去年,歐盟的碳排放總量下降了5%。雖然歐盟面臨著與美國類似的挑戰,阻礙了清潔能源的快速採用,但它也有一個強大的激勵措施推動改革:碳稅。
「我們不再停滯不前,」克魯普先生說。「我們已經開始向前邁進。」
向前邁進可能意味著清潔能源的部署取得進展。這可能意味著從汽車到數據中心的效率迅速提高。這甚至可能意味著在新形式的能源方面取得突破,例如核聚變或小規模核能。
但隨著氣候變遷的災難性影響持續累積,人類的創新不僅需要在能源供應上變得更好,還需要幫助人類適應更熱的地球。
我們將需要新的技術來應對充滿長期排放的濃厚大氣,需要新的解決方案來保護易受威脅的人口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還需要新的策略來幫助自然繁榮,並促進農業發展。
「我們不應該認為自己是預測的被動受害者,」戴森先生說。「我們實際上擁有行動力,我們擁有工具,而且這些工具每年都在變得更好。」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