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研究探討了敏感孩子以及這對父母的意義。
關鍵點
研究顯示,孩子在敏感度上有所不同,因而對養育方式的反應也不同。
一項新研究發現,對父母讚美較敏感的孩子,日後出現問題的可能性較少。
找出觸發孩子敏感的具體情境可能是有幫助的。
敏感的孩子常常受到負面的評價。他們可能被標籤為「難搞」、「戲劇化」或「被寵壞」,而父母常被指責為溺愛或過度遷就。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孩子確實在敏感度上有差異,因而對養育方式的反應也不同。換句話說,有些孩子確實比其他孩子更敏感,這並不是父母為他們的「不良行為」找的藉口。
你的孩子是蘭花、蒲公英還是鬱金香?
研究人員以蘭花-蒲公英的比喻來概念化敏感的孩子。根據這個比喻,有些孩子像蘭花,只在理想的環境下茁壯成長,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蘭花孩子與蒲公英孩子相對比,蒲公英孩子能在任何環境中茁壯成長,對環境變化不太敏感。研究顯示,大約31%的人是蘭花,29%的人是蒲公英。研究還顯示,大約40%的人是鬱金香,這意味著他們的敏感度介於蒲公英和蘭花之間(即他們不需要像蘭花那樣理想的條件,但也不能像蒲公英那樣在任何條件下茁壯成長)。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蘭花-蒲公英的比喻過於簡化,敏感度其實是一個光譜。研究人員還認為,大多數孩子並不是全方位敏感,而是表現出獨特的敏感性。例如,你的孩子可能對睡眠變化非常敏感,但對日常作息變化不太敏感;或者他們可能是最挑食的,但在新情境中卻毫不猶豫。雖然蘭花-蒲公英的比喻可能過於簡化,但它確實幫助我們理解,敏感度是孩子如何對環境做出反應的問題。敏感並不意味著孩子本身有問題,而是意味著我們可能需要改變環境來最佳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你的孩子可能是一個高度敏感的人嗎?
兒童的敏感性也在「高度敏感的人」(HSP)的框架下討論。這個術語由心理學家 Elaine Aron 在1997年她的書《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ow to Thrive When the World Overwhelms You》中提出。成為 HSP 並不是一個正式的診斷或心理狀態,但研究發現這是一種性格差異,特點是在新情境中較為猶豫,對感官輸入(如對疼痛、噪音或缺乏睡眠更敏感)顯示出更多的敏感。研究還發現,高度敏感個體在對環境的反應上存在真實的神經生物學差異。
關於敏感孩子的最新研究
最近的一項研究提供了一些關於兒童敏感性的最新見解以及我們作為父母可以做什麼。這項新研究考察了孩子的敏感性如何影響他們後來的發展,並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結果。這項研究考察了孩子在3歲時對以下影響的敏感性:
-
父母的讚美
-
父母的壓力
-
孩子的情緒
-
孩子的睡眠
任何一位有幼兒(尤其是敏感幼兒)父母都會覺得有趣:研究人員測量了孩子在刷牙時的敏感性。父母提交了孩子刷牙兩週期間的視頻,並記錄了孩子的情緒和睡眠狀況。有趣的是,這個研究小組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當父母使用更多的讚美和更少的直接指導時,孩子刷牙的時間更長,而在心情較好的日子裡,刷牙時間也較長。
當孩子5至7歲時,研究人員要求父母報告孩子的問題(包括行為和心理健康問題)。
研究發現如下:
-
有些孩子對父母的讚美更敏感,這種敏感性與後來較少的問題相關:在3歲時對父母讚美更敏感的孩子,在5至7歲時顯示出較少的行為問題和較少的抑鬱和焦慮症狀。
-
有些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變化更敏感,這種敏感性與後來更多的問題相關:在3歲時行為更受自己情緒影響的孩子,在5至7歲時顯示出更多的抑鬱和焦慮症狀。
-
無論孩子的敏感性如何,父母的讚美與較少的行為問題相關:當父母在孩子3歲時更頻繁和更一致地讚美他們,孩子在5至7歲時顯示出較少的行為問題。
-
對情緒的敏感性與對父母壓力的敏感性相關:這意味著對自己情緒變化更敏感的孩子也對父母壓力的變化更敏感。
-
在這項研究中,對父母壓力和睡眠的敏感性與後來的問題無關:然而,這是一項小型研究,因此在得出對父母壓力和睡眠的敏感性不重要的結論之前,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總結
如果你有一個比較敏感的孩子,你可以放心,這不是你的想像,也不是你的錯。我們需要更多關於這個話題的研究,但現有的研究建議了一些父母可以如何看待敏感孩子並盡最大努力支持這些孩子的方法。那麼,這些研究如何影響你的育兒方式呢?
-
記住,敏感並不一定是壞事。上述研究中對讚美更敏感的孩子在未來顯示出較少的問題。我們需要更多這方面的研究,但敏感孩子可能在某些積極影響上更具優勢。確保你注意到孩子敏感本質的一些積極影響,而不僅僅專注於負面影響。
-
接受有些孩子就是更敏感,但敏感可能比你想的更複雜。這項研究以及之前的研究表明,孩子可能對不同的影響有不同的敏感性。換句話說,你不應該認為你的孩子(或任何孩子)是全面敏感的,而是更有幫助的是思考觸發敏感的具體情境。例如,你的孩子可能對家庭影響比學校影響更敏感,或者他們可能對感官輸入敏感,但對情感影響不敏感。
-
教給那些對自己情緒變化敏感的孩子新技能。上述研究發現,對自己情緒變化更敏感的孩子在童年後期顯示出更多的行為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教孩子應對技能來支持更敏感的孩子,讓他們的行為不必總是由情緒主導。這並不意味著你在教孩子不去體驗情緒—— 而是教他們情緒不一定非得改變他們的行為。這通常也是治療的目標(對於成人和孩子)。應對技能可以包括深呼吸、休息和自我對話(例如告訴自己「雖然我很緊張,但我仍然可以做到!」)。
-
了解你的孩子,並在他們更敏感的領域提供額外的支持。想想你自己的孩子——他們什麼時候表現出蘭花、蒲公英和鬱金香的行為?孩子的敏感性全在於他們如何對環境做出反應。因此,考慮如何改變環境來幫助他們。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對計畫變更非常敏感,你可以提前為任何計畫變更做好準備,或幫助他們學習應對這些變更的策略。
-
無論敏感度如何,經常並一致地讚美你的孩子。之前的研究發現讚美有很多好處(請參閱此處的研究綜述)。上述研究補充說明,如果你的孩子對讚美反應良好,那麼更頻繁和一致地讚美他們就更重要。這項研究沒有探討讚美的類型,但之前的研究顯示,父母應該基於努力和努力讚美,而不是孩子的特徵(例如,「你聽我的話聽得真好」而不是「你是個好聽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