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補充迷思:一般人運動到底要不要喝運動飲料?

電解質補充迷思:一般人運動到底要不要喝運動飲料?

它們存在於運動飲料、粉末與錠片中,但它們真的能幫助補水嗎?

電解質粉末、飲料與錠片的市場龐大且快速成長,競爭激烈。2024 年,電解質飲料市場估值約為 380 億美元。

這些產品設計為在運動前、運動中與運動後飲用——製造商宣稱它們能優化你的水分、健康與表現。甚至也有產品主打日常飲水補充,無論你是否運動。

但你真的需要補回汗水中流失的電解質嗎?而運動飲料、電解質粉末與鹹味補充品真的是最佳方式嗎?

電解質的作用是什麼?

電解質是帶電的礦物質——例如鈉、鉀、鈣與鎂——它們攜帶電荷,影響水分在體內的移動。

「它們有助於維持體液平衡,」Northwell Health 的運動醫學醫師 Amy West 表示。它們協助水分進出細胞,並調節血壓、心律、肌肉與神經功能。

雖然電解質存在於補充品與運動飲料中,但我們每日飲食也含有它們。

「說到鉀,香蕉就含有,」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的營養師 Heidi Skolnik 說。「當你吃椒鹽脆餅時,上面就有鈉。」

當你流汗時,你會失去水分與電解質;如果失去足夠多的水分,可能會脫水。體內血液量下降,「你的心臟必須更用力地泵血才能保持相同的循環量,」Skolnik 說。

你真的需要補回它們嗎?

當你一次流失大量水分與電解質,例如嚴重腹瀉時,你需要同時補回兩者。在這種情況下,醫師通常建議使用如 Pedialyte 的補液溶液,它通常比一般運動飲料含有更多鈉與鉀。

但專家表示,在一般的日常運動中,你大概不需要拿運動飲料。即使運動強度高或天氣炎熱,只要口渴時喝水就足以保持水分。許多運動飲料中的糖與碳水化合物確實能幫助競技運動員維持能量,但電解質影響甚微。

1990 年代,標準醫療建議主張運動時間超過一小時的運動員應飲用高鈉飲料。但較新的研究發現,即使透過汗液與尿液流失鈉,身體仍會維持血鈉濃度。幾項小型研究顯示,運動員在 86°F(約 30°C)高溫下跑步五小時後,喝水與喝電解質飲料在表現上並無顯著差異。

「至少在過去十年,電解質對運動表現幾乎沒什麼作用已獲充分證實,」澳洲 Monash University 運動營養學副教授 Ricardo Da Costa 說。「但運動飲料公司的行銷策略比研究人員更有力。」

Wayne State University 的運動醫學科學家 Tamara Hew-Butler 說:「大家都覺得必須立刻補回流失的電解質,其實不必。你通常可以在餐點中補回。」

大多數時候,口渴時喝水就行。如果你連續幾天在高溫下長時間戶外活動,開始出現輕度脫水症狀,如頭暈,並且飲食中的電解質不足,麻省大學洛威爾分校生醫與營養科學教授 Robert Kenefick 建議可以喝運動飲料或補充品。

少數情況下,你可能攝取過多水分但血中鈉不足,稱為低鈉血症,可能引起噁心、疲勞,嚴重時甚至癲癇或死亡。如果你有心臟、肝臟或腎臟等疾病,風險更高。

對運動員而言,若他們在長時間運動前、中、後喝下過多液體,電解質被稀釋,也可能出現此情況。然而,多數運動飲料的鈉含量不足以預防低鈉血症,Da Costa 表示。

有什麼壞處嗎?

專家表示,除了價格外,飲用電解質飲料幾乎沒有壞處。Kenefick 說,只要身體健康,這些飲料中的電解質不足以導致系統過量(稱為高鈉血症),而甜味也可能讓你更願意喝水。

然而 Hew-Butler 表示,如同大多數補充品,電解質產品監管鬆散,甚至可能被污染。2015 年,她與團隊發現提供給大學生運動員的 Muscle Milk 與 Gatorade 粉末含有不安全的砷含量。這些運動員並未顯示受害跡象。

你不會在補充品標籤上看到「砷」這個字,但你應該查看飲料中的糖分含量,可能與部分汽水相當。Kenefick 提醒消費者在閱讀標示時,對產品宣稱保持懷疑。

他說:「飲料市場競爭激烈,每個人都想要優勢。市面上許多飲料都把電解質當成行銷工具。」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