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遇的真相:衝動行為還是深思熟慮的選擇?

外遇的真相:衝動行為還是深思熟慮的選擇?

關係中的風險因素如何預測不忠行為

重點摘要

  • 自發性的外遇是因“關係替代者”的出現而引發的。

  • 計畫好的外遇則由關係風險因素所促成。

  • 與關係替代者的情感連結可能導致身體上的外遇。

外遇的現實:自發性還是策略性?

我們都曾聽人形容外遇是“一時衝動”的決定,或“一時失誤”。但外遇這種背叛伴侶的選擇,真的可以在一時之間如此草率地做出嗎?有些人質疑,如果背叛能如此輕易發生,那麼任何關係還有什麼希望可言?也有一些人反駁這一觀點,認為忠誠的伴侶即使面對誘惑也不會輕易動搖。現實究竟是什麼?研究揭示了一些值得考慮的因素。

自發性與策略性

Parvati Varma 和 Saurabh Maheshwari(2024 年)在“人們如何在關係中背叛?”的文章中,研究了外遇在交往中的發生過程,包括其如何發生以及如何解決。他們首先承認,雖然研究已經探討了不忠行為的動機,但對其實際發生的過程卻少有研究。

Varma 和 Maheshwari 研究了 40 名自述在交往關係中有過不忠行為的個體(21 名男性和 19 名女性),不包括婚姻關係。他們發現外遇涉及兩種不同的過程:自發性外遇和計畫好的外遇。他們將自發性外遇描述為在瞬間發生的偏離行為,而計畫好的外遇則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他們發現,自發性外遇的起因通常是某種關係替代者的出現,觸發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計畫好的外遇,則由風險因素開始,包括關係的不滿意或行為者的個人特徵。

對於希望保護關係神聖性的伴侶來說,探索外遇如何從想法發展為行動是很重要的。

外遇作為一個過程:偏離正道

大多數伴侶都理解,關係偏離涉及情境和情感的綜合因素,並且通常知道伴侶認為哪些類型的情感或行為屬於外遇。Varma 和 Maheshwari 承認了這一現實,將外遇描述為“任何破壞信任或違反承諾排他性的行為”,包括一系列與關係之外的活動,如約會、情感投入或性親密行為。

Varma 和 Maheshwari 描述了外遇過程,包括關係不滿、替代伴侶的出現、情感連結、觸發因素、背叛行為的公開決定、後果以及事後反思等。他們將過程的初始階段描述為涉及風險因素,包括關係的不滿足以及個人風險因素,如“探索”的渴望。從實際角度來看,他們指出關係不滿足可能來自人際衝突,甚至地理上的分隔,這都可能為尋求替代者鋪平道路。

Varma 和 Maheshwari 也承認了外遇的情感面,描述在他們研究中,額外關係中的情感連結—包括情感上的親密感、增加的對話、性/身體吸引力以及對替代者的舒適感—如何促成了最終的外遇行為。這解釋了為什麼對許多伴侶來說,情感外遇往往會先於身體上的外遇發生。

建立穩固的關係

從不滿到分心,外遇的動機多種多樣。高質量的關係需要伴侶雙方致力於相互關心,並監控自己的行為,避免可能帶來關係風險的社交情境。尤其是在交往關係中,正如 Varma 和 Maheshwari 所研究的,伴侶之間的承諾和關愛可以讓雙方保持在同一條道路上,最終邁向婚姻殿堂。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