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病毒(手足口病)今年夏季大爆發!症狀辨識、防護與居家照護全攻略實用
Share
以下是關於症狀與治療須知。
每年夏季到初秋,手足口病總會在學校、遊樂場和托兒所間流行。但今年,一些家長和小兒科醫師注意到病例出現不尋常的上升。
「我行醫近十年,從未在短短幾週內見過這麼多病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小兒科醫師 Edith Bracho-Sanchez 說。
由於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並不要求醫師通報手足口病,因此缺乏確切病例數據。不過數個有追蹤疫情的州份──包括馬里蘭州、新澤西州與維吉尼亞州──皆表示 2025 年的群聚規模高於近年。俄亥俄州與西維吉尼亞州亦指出病例較去年增加,但尚未超過 2023 年的水準。
儘管如此,專家仍強調預防工作,並呼籲家庭保持警覺。
美國兒科醫學會全國發言人、小兒科醫師 Natasha Burgert 表示,在堪薩斯州,她今夏診斷的手足口病例比任何其他病毒都多。「我在臨床上看到的情況與同業在全國報告的激增完全一致,」她說。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
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毒性疾病,最常見於五歲以下兒童,但任何年齡層皆可能感染。
病程通常由低燒開始,典型特徵是在手、足、口出現紅色斑點疹。這些斑點可演變成小水泡,其中包括長在舌頭、牙齦與口腔內側的刺激性潰瘍。此疹一般不會發癢,但可能引發疼痛。
有些父母擔心這樣的疹子是水痘或麻疹所致。不過,水痘疹通常由軀幹向外擴散,麻疹則自頭部往下延伸,而手足口病的疹子多局限於上述部位。(有時也會擴散到臀部。)
它具有傳染性嗎?
手足口病極具傳染性,常透過唾液、黏液以及打噴嚏時的飛沫在空氣中散播。(與水痘不同,手足口的疹子本身並不具傳染性,但滲液中的水泡則會傳染。)由於口腔潰瘍,感染兒童容易大量流口水,其他孩子碰觸同一玩具、攀爬遊具或將共享物品放入口中時就可能被傳染。
此病毒也可經糞便傳播——例如更換尿布時,或透過受污染的泳池水。在家中,由於密切接觸頻繁,家人之間的傳染幾乎難以避免。
「這一波我們確實看到這種情形,」Dr. Burgert 說。
成年人因免疫力較強且更勤於洗手,感染率通常較低;即使染病,多數成人也不會出現症狀。
預防措施包括定期洗手、遠離病患,以及消毒物品與環境表面。
我該如何照顧生病的孩子?
大多數病例並不嚴重,症狀可在家中自行處理。Acetaminophen 與 Ibuprofen 可協助控制發燒與疼痛,特別是在病程前三天,及早用藥能大幅減輕不適,Dr. Burgert 說。
脫水是最大風險,因為孩子常感到不適而拒絕飲水,且喝水時因口腔水泡而疼痛。Dr. Bracho-Sanchez 建議,可用冰棒、冰沙及其他冰涼飲品舒緩疼痛並補充水分;蘋果泥、燕麥粥和優格等軟質食物也不錯。
我該帶孩子看醫生嗎?
多數兒童可在家康復,但手足口病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引起腦腫脹或病毒性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若孩子體溫超過 103°F(39.4 °C);出現脫水跡象,如尿量極少或無尿;或疹子擴散到手臂、腿部或其他部位,應就醫,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小兒耳鼻喉科主任 Emily Boss 說。同樣地,如果發燒持續或病情三天後惡化,或者孩子異常安靜、難以安撫,也應求醫。
手足口病無抗生素可用,但醫師可提供緩解方式並排除其他問題,例如鏈球菌喉炎。
「只要家長擔心或需要安心,就應就醫,」Dr. Boss 說。
何時可以讓孩子回到學校?
Dr. Boss 表示,當孩子的開放性水泡已結痂、無法控制的流口水停止,且退燒至少 24 小時(未使用退燒藥),即可返回學校或托兒所。通常在症狀出現後 7 至 10 天內即可達成。
請記得,多數病例會自行痊癒——往往只需休息、補充水分與冰棒即可。
「它看起來比實際上可怕得多,」Dr. Boss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