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導航與自我探索:神經科學的新發現

心智導航與自我探索:神經科學的新發現

探索我們內心世界的方法:心智導航認知地圖

重點

  • 探索自我的過程常常類似於在物理環境中的導航。

  • 研究發現,在空間導航時運作的大腦區域也支持心智導航。

  • 可以認為,自我探索是我們內在概念空間的心智導航。

蘇格拉底曾著名地說過:「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德爾斐神諭的格言敦促人們「認識你自己」。現代心理治療師、教練和靈性導師建議我們探索自己,以獲得更大的自我意識。顯然,自我探索的概念在心理成長中佔據了重要部分,但關於它的討論大多停留在民間層面。那么,現代神經科學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來自認知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建議將我們的內部探索概念化為心智導航。廣泛來說,心智導航是我們映射和導航認知空間的能力,這包括記憶、概念、想法及其相互聯繫。這裡的導航一詞使用類似於我們在物理環境中的導航。

儘管心智導航的概念在科學話語中是新穎的,但把我們的心靈視為物理空間來探索的想法並不新鮮。例如,古希臘的記憶宮殿技術。這種方法涉及使用熟悉的物理空間來增強記憶。通過將信息與這些空間內的特定位置相關聯,我們可以在心裡「走過」這些空間,以更有效地回憶所學內容。

此外,不同的哲學家、作家和早期心理學家也受到了這一想法的影響。雷內·瑪莉亞·里爾克寫道:「唯一的旅程是內心的旅程」,而威廉·詹姆斯將我們在記憶中的搜尋比作在家裡尋找失物。確實,為什麼我們探索心靈的方式如此類似於我們導航物理環境的方式?為什麼這種內心旅程的想法直覺上如此合理?

心智導航與空間導航的聯繫

最近對探索行為的研究揭示了我們如何導航物理空間和在大腦中搜尋信息之間有有趣的相似性。有一種理論認為,我們已經開發出在物理環境中定位資源的有效算法,現在我們使用這些相同的模式在大腦中搜尋信息。

更有趣的是,大腦層面的研究支持空間和心智導航的相似性。早在1948年,心理學家愛德華·托爾曼提出了「認知地圖」的概念。他認為,為了促進我們的路徑尋找,我們在大腦中建立結構化和抽象的表示來反映環境——認知地圖。

後來,研究人員在大腦的海馬-內嗅系統中發現了所謂的地方細胞和網格細胞。例如,地方細胞編碼環境中的特定位置。為了說明,如果一隻老鼠站在某個地方,對應的地方細胞會激活,如果它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另一個地方細胞會激活。這種大腦映射機制被認為形成了所謂的認知地圖。

令人驚訝的是,最近發現這種機制不僅編碼物理空間,還編碼抽象概念。例如,當人們參加需要在社會空間中與其他人互動的角色扮演遊戲時,研究人員可以看到網格細胞形成一種社會空間的認知地圖,反映角色之間的關係、層級和親密度。許多更多的研究顯示了在不同任務中類似的現象:社會空間、音樂聲音、氣味、敘事、單詞意義等的認知地圖。

認知地圖的新視角

這些發現重新概念化了研究人員對認知地圖的看法。或許,除了導航我們物理環境的認知地圖外,我們還擁有「概念地圖」來映射和導航我們心靈中抽象概念的空間。

畢竟,對物理空間反應的細胞編碼的是這個地方的概念,而不是地方本身。同樣,當我們學習新信息時,我們學習的是概念抽象。因此,系統可能編碼來自我們經驗的不同領域的信息並將其結構化為認知地圖以供未來使用,這並不令人驚訝。有趣的是,我們在空間中的導航能力要古老得多。

因此,有人建議我們構建抽象認知地圖並在心中導航的能力是所謂的系統再利用或重用,這個系統最初是為導航物理環境設計的。如果這一假設屬實,那麼我們確實以類似於我們生活的物理世界的方式來結構和導航我們的心靈。

更新我們的概念地圖

基於這一認識,兩篇有趣的論文發展了圍繞心智導航的理論。第一篇論文提出,靈感或突然的「啊哈!」時刻發生在概念空間的心智導航期間。有趣的是,當我們經歷靈感時,可以將其比作在物理環境中找到捷徑。例如,當你發現兩個先前無關的想法之間的聯繫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另一個研究小組進一步探討了心智導航的應用,並將其應用於心理治療。他們認為,人們尋求治療是為了組織和更新他們的概念地圖,就像糾正或擴展過時的物理地圖一樣。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概念地圖有時可能是不適應的,而在治療過程中的心智導航有助於識別這些問題並重構它們。

有趣的是,心理治療的一個關鍵方面是通過提高客戶的意識來促進積極的變化。這一增強意識的時刻可以看作是擴展個人的概念地圖,類似於當新領土被發現時,物理地圖被擴展。

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令人驚嘆的時代,神經科學與創意思維相結合,可以為一些非常古老的概念提供科學解釋。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