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ne zero不費力運動:久坐者入門與恢復全方位指南
Share
「zone zero」健身潮流推廣非常低強度的移動,如走路與家務。以下是它能——以及不能——為你做的事。
當你筋疲力盡、倦怠或時間不足時,換上運動服並逼自己訓練的想法可能難以實現。但隨意散步或伸展一下,或許就不那麼遙不可及。
一項新的健身潮流把這些超低強度的移動重新命名為「zone zero」運動。這個術語呼應心率分區訓練——一種把身體活動按有氧努力程度分為五個區間的框架。
顧名思義,zone zero訓練應該輕鬆到幾乎不費力,通常指任何讓你的心率維持在最大心率一半以下的活動。(估算最大心率,可用220減去你的年齡。)例如:晚餐後慢步散心、輕鬆騎車、陪孩子玩耍,或做一些輕鬆的家務。
「這只是為一個老觀念換了新名字,」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運動醫學醫師Dr. Julia Iafrate說,「任何量的身體活動對你都有好處。」她補充,許多人會從這種零壓力的方式受益,特別是那些習慣「不痛不快」訊息、以為只有辛苦才算運動的人。
以下說明這種看似不費力的運動如何改善你的健康、它有哪些侷限,以及把它納入日常的最佳做法。
活動量較少的人,可能更能從zone zero受益。
如果你大多時間都坐著,只要在一天中增加一點點移動,就能改善關鍵健康指標,如循環、血壓與血糖,西達賽奈醫學中心運動心臟學計畫主任Dr. Eli Friedman說。
「從什麼都不做到做一點點的人,最能以最小代價換到最大收益,」Dr. Friedman說。他補充,隨著時間推移,逐步多動、並逐漸提高強度,也能改善你的平衡、肌力與耐力。
雖然「zone zero訓練」這個詞不見於科學文獻,研究者已在其他情境中研究過超低強度運動。杜克大學健康與健身中心的運動生理學家Christopher LaFlam指出,有些研究顯示,完全不活動的人,相較於稍微多動一點的人,其死亡率顯著更高。
若zone zero活動是你唯一的運動,專家建議盡可能把它融入一天中的各個時段。它也能作為銜接更高強度運動的良好入門平台。
zone zero不應取代更高強度的運動。
如果你固定從事中等或劇烈強度的運動,zone zero訓練可以是有用的補充——但不能替代。
需要更多用力的運動,不論是有氧或肌力訓練,帶來的健康與體適能效益,會比zone zero移動更大,專家表示。「zone zero不會讓你線條分明,也不會幫助你更努力訓練,」Dr. Iafrate說。
不過在休息日,它可以是一種值得的主動休息或恢復,有助於減緩肌肉痠痛,她說。
梅約診所骨科與運動醫學部門的表現專家Karl Erickson說,對「週末勇士」(每週去健身房幾次、但大部分時間久坐的人)而言,zone zero活動也很有價值,因為它能幫助抵消長時間久坐的負面效應。
別把它複雜化。
Dr. Friedman表示,為日常活動賦予一個看似正式的名稱與範圍,可能會激勵某些人——特別是那些曾被更高強度的健身空間嚇退、或感覺被排除在外的人。但關鍵在於,以你覺得可行且可持續的方式,增加每日的移動量。
某些日子,這可能是把車停得離超市遠一點,或走幾層樓梯。另一些日子,可能是做園藝或整理衣櫃。
Dr. Friedman補充,不要過度在意你的心率是否一直低於最大值的50%,或偶爾超過了。把重點放在讓你覺得舒服的移動方式。
此外,如果不盯著自己,或許你會更享受活動本身。「我寧願大家就走出門去動一動,」他說,「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



![燙金小囍字貼紙 [24枚]](http://wish.with.tw/cdn/shop/products/hqdefault_2cb3b4c8-ec0a-453e-a8be-1b14dad58faf.jpg?v=1619698098&width=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