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國旅行前快速掌握當地語言的實用學習技巧:完整攻略指南全書
Share
即使只是嘗試說話,說一點當地語言都能在下趟旅程中為你開門,而達到「生存等級」可能比你想像的容易。
在旅行前學習外語有很多理由。或許你將前往主要觀光中心之外的地方,或你想為緊急情況做好準備。無論原因如何,與當地居民用他們的語言交談哪怕只有幾個字,都能迅速讓你從單純的觀光客提升為令人同情的旅行者。
「這種小小的互動立即將你連結起來,」Pimsleur Language Programs 副總裁兼執行主編 Mary Green 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這就是旅人追尋的感覺。你不只是路過,而是真正參與並建立連結。」
好消息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學語言,而且開始學習既划算,有時甚至免費。
從簡單開始,逐步累積。
在出發前,目標是達到「生存等級」。馬里蘭大學國家外語中心資源發展助理主任 Thomas Sauer 表示,這意味著拋開拘謹,不要在意文法或流利度。旅行者在這個層級依然能令人驚訝地建立連結並溝通,他將此描述為一種類似幼兒、但能把意思傳達出去的說話方式。
對於 Tour Guy 共同創辦人 Brandon Shaw 而言,達到生存等級意味著先專注於一組核心必備動詞(如「go」「see」「eat」「drink」「have」「do」「be」),然後再根據此次旅程的興趣學習少量其他詞彙。
「接著你就能圍繞這些字組合出上百句子,」Shaw 先生說。
學會那些「對的單字」並非一夕之功。要超越「廁所在哪裡?」「結帳,請」等交易式觀光用語,需要每日練習一到三個月不等,雖說每個人學習方式不同。就像健身計畫一樣,你投入多少就會得到多少。關鍵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善用應用程式
外交官、企業執行長與傳教士常在高強度、沉浸式環境中配有專屬教師學習語言。對大多數人而言,App 通常是第一步。
來自日內瓦的語言學習專家 Esther Gutierrez Eugenio 說,App 很有幫助——她偏好 Babbel——但鼓勵學習者多測試幾種選項。她表示,比起任何特定 App 或方法,更重要的是立即開始,並天天練習。短而持續的學習效果優於長而零星。
「學語言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所以你務必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她補充道,這樣才能更有樂趣地定期練習。
試試 Duolingo、Babbel、Memrise 與 Busuu 等 App,它們都提供免費版或試用期,看看哪個最適合你。
Eugenio 博士推薦使用間隔重複(spaced repetition)法的系統,這是一種以不斷延長複習間隔來強化記憶的循證學習技巧。
有些 App(如 Duolingo)採用間隔重複,但並不總是提供真實文化情境,而文化脈絡對直覺學習很重要,Sauer 先生說。
Eugenio 博士表示,她的一些客戶透過語音模式與 A.I. 聊天機器人對話和練習獲得了成功。而 Google 推出的 Translate App 已是旅人不可或缺的工具,最近更推出了 Little Language Lessons,一款免費、可自訂、互動的 A.I. 工具。
Sauer 先生說,與真人對話能幫助你進步,而 HelloTalk 或 Tandem 這類 App(皆提供免費版)是尋找以你目標語為母語、並想學英文的語伴的好方法。你也可以前往 Discord 上的 Language Learning Community。
若想娛樂式學習,播放外語電影或影集,開啟英文字幕,試著跟著情節。要提升聽力理解,可在 Apple Music 或 Spotify 聆聽外語歌曲並查看歌詞。
如果你不喜歡 App,考慮經典方法,如實體課程、語言聚會、與流利的朋友練習、書本、語音教材或單字卡。許多資源在你當地圖書館都能免費取得。
勇敢開口,避免退回英語。
布宜諾斯艾利斯目的地管理公司 Posta 市場行銷經理 Massimo Macchiavello 表示,不要害怕因說得不完美而被取笑或責備。
當訪客以蹩腳西班牙語跟他說話時,Macchiavello 先生說:「很容易看出他們正在努力溝通,而正是在這份努力中,與我們產生了連結。」
抵達目的地後,若對方願意,盡量不要主動或回應時就用英語,而要嘗試使用當地語言。你可以請對方協助發音、找正確單字,或請他們放慢速度、重複一遍,Macchiavello 先生說。
你一定會犯錯並遇到極限,沒關係。正如 Green 女士所說:「你不需要成千上萬的單字,只要對的那些,再加上使用它們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