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說「不」:克服討好別人的習慣

學會說「不」:克服討好別人的習慣

專家給我們的一些實用建議,但別擔心,如果你還沒準備好也沒關係!

在我二十出頭,正處於我討好他人行為的巔峰時期,我曾經和一位有抱負的詩人約會。

他說他不想找工作,因為工作會干擾他的創作過程。他愉快地住在家裡和父母一起生活;而我則負責支付其他所有開銷。

隨著我的債務增加,我依然當他的自動提款機,因為我害怕如果我停止,他會和我分手。

當我最終告訴他派對結束時,他消失了,留下我受損的自尊和壞信用。

討好他人,也就是傾向於在犧牲自己利益的情況下優先滿足他人的需求,有多種原因,伊琳·科恩(Ilene Cohen)——《當這從來不是關於你》的作者及心理治療師這麼說。

她說,有些人是從小養成了這種習慣,並帶進成年;而另一些人則是因為社交不足、焦慮或害怕衝突而使用這種方式。

但討好他人也可以讓人感到不錯——至少在一開始時,科恩博士補充道。當你滿足他人需求時,「你是那個負責的人」,她說,「你是人們找尋的對象。」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習慣「會滋生怨恨或讓你築起牆壁」,內德拉·格洛弗·塔瓦(Nedra Glover Tawwab)——《考慮這件事:尋求內心平靜的反思》的作者及心理治療師這麼說。

如何克服討好他人的恐懼?

如果你習慣把別人放在第一位,那麼為自己發聲可能會讓人感到緊張。而且當你開始這樣做時,別人可能會有些反對,科恩博士說。所以我和專家們一起探討了驅使討好他人行為的恐懼——以及如何克服它們。

如果你擔心會受到反對...

自信的新你可能會讓人們感到驚訝——如果他們過去只聽過「可以」,那麼當他們聽到「不行」時,可能會繼續糾纏你,傑斐遜·費舍爾(Jefferson Fisher)——即將出版的《下一次對話:少爭論,多溝通》的作者這麼說。

即便面對一些反對,請保持一致。塔瓦說,人們在最初可能不喜歡你的界限,但也會學著尊重它們。

費舍爾建議了一些策略來預防抵抗:首先告訴別人你即將讓他們失望。你可以說:「這可能會讓你失望——今晚我不能來」,費舍爾說。

把這些話說出口可以幫助你掌控害怕讓別人失望的恐懼,他說。

或者你可以把界限表達為對自己做出的承諾。當你說「我答應自己這週不會過度承諾」這類話時,費舍爾說,人們可能不理解你的原因,但他們往往會尊重你的決定。

你也可以和你信任的人進行「說不」的角色扮演,銀山醫院(Silver Hill Hospital)臨床心理學家本傑明·伯恩斯坦(Benjamin Bernstein)補充說。(對他來說,他說,通常是和他的妻子。)

如果你擔心會動搖...

當你有回到取悅他人的衝動時,伯恩斯坦博士建議,試著預測如果你堅持立場,你會具體得到什麼,而不是想像對方的不滿。

例如,你想要要求加薪,但你害怕讓你的經理不高興,他說。「很少有老闆會說,『我的天啊,我就等著你開口呢!』」伯恩斯坦博士說。

所以,不要一直想到老闆的反應,而要集中注意力在你尋求的回報上:額外的薪水、不同的職位、更長的假期。專注於這些好處可以增強你追求所要的動力,伯恩斯坦博士說。

如果你害怕被拋棄...

伯恩斯坦博士說,害怕被拋棄往往是驅使討好他人的原因之一。但有時候,他補充說,當你為取悅他人而拋棄自己的需求時,你會感到更孤單。

所以如果當你停止取悅他人,而他們消失了,就像我那位愛詩的、不愛工作的男朋友一樣,「這只意味著他們不是為了你在這裡」,費舍爾說。「他們是為了自己而來的。」

科恩博士說,有時討好他人的習慣因為家庭虐待的歷史而根深蒂固。如果是這種情況,或者討好他人已經影響到你的關係和幸福,而你又無法停止,請考慮和心理治療師合作,科恩博士說。

他們可以幫助你識別模式、認識觸發點、從過去的虐待或創傷中治癒,並支持你設立界限,她說。

費舍爾補充說,所有關係都需要一些付出和回報,但如果為了讓別人更喜歡你而讓你自己更不喜歡自己,那就不值得這個代價。

「取悅他人沒什麼不好,」費舍爾說,「只要確保你是其中一個被取悅的人。」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