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Joyspan提升樂壽:四步打造幸福後半生祕訣大公開

善用Joyspan提升樂壽:四步打造幸福後半生祕訣大公開

如果不享受,長壽也毫無意義。

你或許聽過「life span(壽命)」這個詞;也可能瞭解過「health span(健康期)」,這是一個用來描述一個人保持健康狀態的年數的長壽概念。

為了避免讓你被各種「span」淹沒,我最近又聽到另一個新詞:Joyspan。

Joyspan 由 Kerry Burnight 創造。她曾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醫學院擔任老年醫學與老年學教授長達 18 年。在她即將出版的新書《Joyspa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Thriving in Life’s Second Half》中,她指出,延長壽命並不等於活得精彩:你還必須喜歡自己的生活。

Burnight 醫師治療過成千上萬名高齡病患,她寫道,變老不必然是「人們以為的下坡路」。即使面臨健康問題與挑戰,你仍可以茁壯。「我們如何迎戰那些挑戰,可能決定了茁壯與受苦的差別,」她說。有些病患會因失去至親或慢性病等老化現實而寸步難行,「然而也有人能夠以創意方式駕馭新的日常」。

她指出,無論年齡或身體狀況如何,只要專注於她研究中提出的四個「不可妥協」行動,就能透過日常選擇延長你的 Joyspan。

我請她逐一為我說明。

Grow(成長)

成長是探索與學習的渴望。研究顯示,好奇心與學習意願有助於維持年長者的認知功能與心理健康。

為激發好奇心,Burnight 建議把任何引起興趣的事寫下來,不論多麼冷門——例如文藝復興市集、學打鼓、家譜研究或負重健走(rucking)。

然後設定一個「好奇目標」,挑戰自己去體驗清單中的幾項活動;或直接擁抱學習者心態。一些大學(如加州州立大學系統與俄亥俄州立大學及州立學院)為 60 歲以上居民提供學費減免。

Burnight 的哥哥 Russ 退休後覺得無聊。當他得知社區缺代課老師時,65 歲的他取得資格,成為國小代課老師。

Russ 愛他的學生,也與教師及職員成為朋友,「而且他對能拿到薪水感到超開心」,她說。

Adapt(調適)

Burnight 的 96 歲母親 Betty 過去熱愛逛超市。但當 Betty 不再開車後,她沒有沉溺於對市集的懷念,而是學會使用 Instacart。

「這讓媽媽重新獲得過去逛超市帶來的快樂,」她說。

一項分析 15 篇成功老化研究的綜合評估指出,晚年能否因地制宜是關鍵。那些老得好的病患,將生命變化視為「人類經驗的正常部分」。

面對挑戰前,Burnight 建議先列出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好的事:你是否更不在意他人眼光?在解決問題方面是否更有經驗?或許你不再那麼衝動反應?

當挑戰逼近時,腦力激盪可能的調適方式。Burnight 的病患因膝關節置換術改跑步為游泳、視力退化則以有聲書取代紙本閱讀。

Give(付出)

Burnight 說,Joyspan 強的人會設法——即使只是小事——去回饋他人。因此她建議把思維從「你能幫我什麼」轉成「我能幫你什麼」。

她補充說,每個人都有所能給,不論是「時間、關注、耐心、智慧或善意」。

如果你擅長組織,協助因喪偶等人生巨變而手足無措的朋友;若你下棋高手,就教別人;喜歡動物?去當收容所志工;關心環境?加入社區淨街隊。

若仍拿不定主意,可以報名 AARP 的 Create the Good 計畫,該計畫會媒合志工與在地服務機會,例如成為寄養祖父母。

Connect(連結)

研究顯示,社交連結對老年福祉至關重要;孤立則有害身心健康。因此,Burnight 建議投入時間經營新關係並維護舊情誼。

她承認這並不容易。「讓自己走出去既不舒服又困難,」她說,「但那就是建立連結的成本。」

她的一些病患透過 Zoom 舉辦家族桌遊夜,或與朋友邊同步看節目邊即時聊天來建立連結;也有人請孫子教他們玩 Minecraft。

此外,她建議多發問。研究顯示,提問者更討喜,同一研究也發現追問能增進互信。

談話結束後,若擔心自己忘記,可把想追蹤的話題寫下。

Burnight 說,當你後續關心鄰居的白蟻問題或新朋友的檢查結果時,「人們會非常感動」。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