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慾望城市》Mr. Big 真實原型隱居佛蒙特鄉間
Share
《慾望城市》中著名有毒花花公子的真實靈感來源離開大蘋果,搬到綠山州。
當 Ronald Galotti 在 Condé Nast 掌管雜誌版圖時,他慣於招待 Linda Evangelista 與 Gianni Versace 等名流。
那是當年。
如今,他的陪伴稍有不同。
最近一個早晨,他與妻子 Lisa Galotti 在佛蒙特州 North Pomfret 的農舍醒來,發現壁爐裡有位不速之客撲閃飛舞。
「那是一隻幼鷹,」Galotti 對妻子說。「牠一定是從煙囪掉進來。拿條毛巾給我。」
於是她遞上毛巾。他把鳥兒從壁爐裡抓出來,當小鷹試咬他食指時,他爆了一句粗口,隨即繼續帶人參觀整座農莊。
1990 年代,Galotti 可說是全美最知名的雜誌發行人;他助推 Vanity Fair 與 Vogue 登峰。雖然此職位通常不如總編耀眼,但 Graydon Carter 並未成為《慾望城市》Mr. Big 的靈感——Galotti 才是。
2003 年,時任 GQ 發行人的 Galotti 54 歲,被 Condé Nast 解雇。2004 年,他在《New York Magazine》宣布遷往 270 英里外一條土路盡頭的大片土地:他要釣魚、狩獵、砍樹、養雞,還要加入志工消防隊。
他的好友、敵手,及 1990 與 2000 年代的紐約媒體觀察家全都篤定:Mr. Big 不可能撐得久。
然而已逾 20 年。他既未匍匐回城市,也未再攀媒體高峰——反倒是那帝國(至少輝煌歲月)近來再度引發好奇。
Graydon Carter 的回憶錄《When the Going Was Good》近日暢銷;《紐約時報》媒體記者 Michael Grynbaum 的《Empire of the Elite: Inside Condé Nast, the Media Dynasty That Reshaped America》本月稍晚上市;而 Anna Wintour 也宣布辭去《Vogue》美版總編一職,象徵某時代終結。
這一刻似乎驗證了 Galotti 的退隱決定。
「我已不再坐那把椅子,」他說,「但看來那命運並不美好。」
曼哈頓按摩浴池,透過 Peekskill。
雜誌編輯自詡博學,而發行人則像麥迪遜大道出身的黑幫。
Galotti 最得意的故事之一,是他 1990 年代末或 2000 年代初去見億萬富豪雜誌老闆 S. I. Newhouse Jr.。在聯合國附近的公寓裡,他看到一座 Damien Hirst 的雕塑:一顆牛頭泡在甲醛中滴答。
「我問,『你花多少錢買這玩意?』」Galotti 坐在家中客廳,身穿寬鬆 Levis 與紅色格紋襯衫回憶道,「他說約 120 萬美元。我說,『那價錢我乾脆把客戶的頭砍下來給你放進去。』」
Galotti 出生於布朗克斯,口音至今仍在;他在 Peekskill 成長,父母共同經營酒類商店。9 歲時父親猝死。他自認成績平平,但在農場裡勤奮照料馬匹與雞隻。
高中最後一年,校長告訴他母親:他曠課過多,無法與同學一同畢業。依 Galotti 記憶,最後達成協議:他入伍服役,換取文憑。
當時適逢越戰,他隸屬空軍,駐菲律賓。
服役期間,他結婚。回國後,他與第一任妻子搬到佛州 Cocoa Beach,先當服務生,再創立冷暖氣公司。
公司倒閉後,他返紐約,夫妻倆住在岳母家地下室。他說,他母親與一位經營貿易出版的先生交往;Galotti 便去那裡賣廣告——對象是縫紉用品。
1970 年,他與妻子育有男孩,4 歲時在車禍中喪生,當時駕駛就是 Galotti。婚姻迅速瓦解,他投身銷售工作更深。
1978 年,他加入 Hearst,任職《Country Living》;1982 年升為發行人,並在 Hearst 結識第二任妻子——同為發行人。
1985 年,Newhouse 延攬他出任《Mademoiselle》發行人;兩年後,他被派任新創《Condé Nast Traveler》,與 Harold Evans 搭檔,後者之妻 Tina Brown 正編《Vanity Fair》。
1990 年,他轉戰《Vanity Fair》。1992 年,Tina Brown 離職出掌《The New Yorker》。Galotti 留任。
Carter 接班後首年雜誌陷入不景氣,加上全國衰退;Galotti 自認 Newhouse 會炒掉 Carter,結果被炒的是自己。不過很快他又被召回,任《Vogue》發行人,與編輯 Anna Wintour 共事。
此事讓他學到兩件事:一切都只是借來的;赴 Newhouse 辦公室,不知是升官還是被開除。其次,他並不喜歡 Wintour。
「Tina 跟我是朋友,像家人。Anna Wintour 完全是生意人。我沒看過她做任何不為生意的事。」
從《Vogue》到《Talk》再到《GQ》,最後丟了飯碗
「借來的生活」包括一棟位於 Water Mill 的「壯觀」豪宅——Newhouse 提供免息貸款;還有東 57 街的豪華出租公寓,主浴室有四人按摩浴池,全由公司支付。
「David Copperfield 也住那裡,我的房間有玻璃天窗直通天空,」Galotti 說。私生活一切似乎都源自他的發行人身份。
剛結束第二段婚姻的他於 1995 年在時裝秀上遇見 Candace Bushnell。她剛開始為《New York Observer》寫「Sex & The City」專欄。「她是好女孩,我們玩得開心,從未談未來,也未欺騙她說我愛她。」
對於 Bushnell 在專欄暗示對他愛慕,他怎麼看?
「我沒辦法,」Galotti 說。「沒什麼比你愛我而我不愛你更糟。」
1996 年初,他在 Aspen 的工作活動上認識現任妻子 Lisa。
「他跟其他 V.I.P. 不同,」Lisa 坐在躺椅上說,「他外表是城市型男,抹著背頭。」四天活動裡,他們夜夜談到深夜。
不久她到 Water Mill 探訪。他打電話給 Bushnell,請她來清空衣櫃。三個月內,Lisa 與他同住城裡。年底他們私奔結婚。
Bushnell 似乎並未記恨。「他真是好人,這是實話,」她近日說。
婚後不久,他與 Tina Brown 合作創辦《Talk Magazine》,資金來自 Harvey Weinstein 與 Hearst。
為吸引 Louis Vuitton 廣告,他送去一垃圾桶,裡面塞滿舊《Vanity Fair》與《The New Yorker》。
1999 年 8 月,他們在自由島舉辦創刊派對,賓客橫跨 Madonna 到 Henry Kissinger。雜誌因 9/11 與科網泡沫瓦解,Galotti 旋即接掌《GQ》。
他自認將掌管整個公司,但事與願違。
自 1983 年起,《GQ》由 Art Cooper 編輯;Galotti 上任即推其退休。四個月後 Cooper 在 Four Seasons 午餐時中風猝逝。一月內 Galotti 被 Newhouse 開除。
坊間揣測 Newhouse 為消解罪惡感而犧牲他;Galotti 毫不歉然。「沒人預見他會那樣過世。這是悲劇,Art 很棒,但純屬生意。」
Galotti 表示早在 Lisa 搬來時他便計畫離開雜誌圈,原說五年,結果七年。同時他也角逐或被考慮為 Condé Nast C.E.O.;若成真,今日他恐怕不會坐在佛蒙特鄉間客廳。
「你覺得會在哪?」Lisa 問。
「大概早就死了,」他答。
「奔向現實」
業務出身讓他相信一切可標價。搬到佛蒙特後,他實踐此理。
「新英格蘭人名不虛傳,」他說,「他們固執,不會立刻接受外來者。」
於是他資助翻修當地消防站,並受訓成志工消防員;Lisa 在滑雪場志工;女兒 Abigail(現 26 歲,醫院行政)入讀當地學校。
「很多人覺得 Ron 在逃避現實,」Lisa 說,「他其實是奔向現實。」
Tina Brown 電話受訪時表示:「他在媒體業全面走下坡前抽身,這點少有人能做到。」
Galotti 用 iPad 秀出他扛著獵物屍體的照片。「若問世上兩大破壞者,首是人類,其次是海狸。」
接著他走向棚子,爬上心愛的巨型拖拉機——當年編輯 Jason Binn 為了商業建議付了 5.5 萬美元買給他的(「如今要 12 萬」,他說)。
「這是我的寶貝。」
我們驅車上下山,鏟拾樹枝。他先慢後快,把油門踩到底。我緊抓欄杆,他大笑駕駛。返家後,他上樓,臥室牆上掛滿他與名人合照:與 Dolly Parton、與 Sylvester Stallone 和 Janice Dickinson、與 Linda Evangelista。
回到樓下,他展示 Mr. Big 周邊:Vermont 陶藝家 Miranda Thomas 為他製作的陶碗,內壁繪魚群繞圈,碗底寫著「Big」。
他承認偶爾思念舊日生活。「難的是不能再發號施令,也失去那些崇拜你才智的人。」
近來他嘗試推銷回憶錄,目前尚未成功。
暫定書名:《Goodbye Mr. 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