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吃飯看電影:為何「獨行者」評論更能帶風向、影響選擇
Share
重點
-
在一項研究中,由獨自體驗餐廳與電影的人所發布的評論更受信任。
-
他人似乎相信,單獨發文者比團體更關注該次體驗。
-
研究者建議,基於研究結果,企業應該更善待獨自用餐與獨自旅行的人。
-
獨自外出如今並不罕見;越來越多人一個人用餐、去電影院或博物館,並進行單人旅行。
獨自外出如今並不那麼不尋常。越來越多人一個人用餐、一個人去電影院或博物館,以及獨自旅行。社會科學家一直好奇那究竟是什麼感受,而研究結果令人感到寬慰。多項研究已經打破了人們對於在公共生活中獨自現身的恐懼,例如顯示人們常常跟與他人一起的經驗一樣,享受自己的單人經驗。有些人,例如「單身由心」者,可能會主動追求並細細品味單人經驗。
擔心別人會嚴厲評判你是否在外獨自一人,這種擔憂也未經得起檢驗。公共場合中的獨行者沒有必要感到不自在。事實上,他們或許應該感到驕傲。他們擁有一種迄今未被記錄的力量:其他人覺得他們對自身經驗的評論更有幫助、影響力更大。這正是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Yuechen Yu與馬里蘭大學的Rebecca K. Ratner在其新文章〈The influential solo consumer: When engaging in activities alone (vs. accompanied) increases the impact of recommendations〉(刊於《行銷研究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所報告的。
在Tripadvisor上被認為最有幫助的評論
在廣為人知的推薦來源Tripadvisor上,人們會發布關於餐廳、飯店、郵輪與各種活動(例如遠征與導覽)的評論。他們也會註明自己是獨自一人,或是與朋友、家人、或浪漫伴侶同行。接著,其他人可以點擊「大拇指」圖示,表示他們覺得該則評論有幫助。
Wu與Ratner分析了超過6,000則、針對洛杉磯與華盛頓特區425間咖啡與茶店的評論。他們發現,由獨自一人的人所發布的評論,獲得的按讚(大拇指)次數比與朋友、家人或伴侶同行的人所發布的評論更多。
研究者也分析了超過8,000則、關於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評論。結果再次出現:來自單獨參觀者的評論被認為更有幫助——其獲得的大拇指次數也比與他人同行者更多。
Tripadvisor的研究顯示,人們覺得由獨自用餐與博物館參觀者所發布的評論,比非獨自者的評論更有幫助。但人們是否也更可能去追隨由獨行者所推薦的那些體驗呢?
人們選擇觀看的電影
在一項實驗中,參與者看到的是由人們剛看完電影後發布於Facebook的貼文(貼文實際上由研究者所製作)。例如,有些人會看到一則貼文寫著:「自己一個人在附近的AMC過得很愉快。我看了《停與行》(Stop and Go)。美好的夜晚!」他們也會看到另一則相似貼文,來自某個與朋友一起觀看另一部不熟悉電影《日子》(Days)的人。不同版本的Facebook貼文在措辭上略有差異,並且在獨行者看《停與行》或《日子》之間互相對調。
接著會詢問參與者想看哪一部電影的預告片。他們更可能想看由獨自觀影者所背書的那部電影的預告,不論那部電影是哪一部。
在另一個變化版本的實驗中,Facebook發文者表示他們是在家看電影(而非在電影院)。結果相同:參與者想觀看由獨自看電影的人所背書的那部電影的預告,而不是與朋友一起看的那部。
為什麼獨行消費者的推薦更有影響力
關於電影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線索,說明為何獨行者的推薦更可能被遵循:參與者認為,獨自看電影的人比與朋友一起看的人對電影更感興趣。
這份更高的興趣很重要。其他研究顯示,因為獨行消費者被假設更感興趣,他們也被認為更專注於自身體驗的品質,而這很可能正是讓他們的評論更具影響力的原因。
但也許參與者只是認為與他人外出的人更容易分心。Wu與Ratner對此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並非如此。獨自外出者的評論之所以更具影響力,是出於前述原因:他們被假設對體驗(例如電影)更感興趣,並且更專注於體驗品質。
進一步的研究顯示,不論評論是正面或負面,獨行消費者的評論都更具影響力。即使閱讀評論的人打算與他人一起參與活動,獨行者的評論仍然更有影響力。
調整你對獨行消費者的態度
Ratner對企業主與行銷人員提出了不錯的建議:「別忽視你的獨行顧客與客戶。善待他們。他們所說的話,其實會非常具有影響力。」
獨自用餐者請記在心裡:若你因餐廳想把你安排在靠近通往廚房、吵鬧後方的桌位而不太敢發聲,別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