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寒冷乾燥,常讓原本柔嫩的手變得乾裂粗糙。以下幾點建議可幫助你改善手部乾裂問題。
冬天對手部傷害特別大。9 月時還光滑柔嫩的雙手,到了 2 月可能就變得發紅、乾裂又粗糙。
主要罪魁禍首?水分不足。
冬季戶外空氣濕度驟降,室內開暖氣後更是乾燥。如果你為了預防感冒或流感而頻繁洗手,也會把皮膚上的天然油脂消耗殆盡,導致手部乾燥到可能裂開、脫皮、甚至出血。
「有些人會發現手上出現裂縫,然後來找我說『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紐約皮膚科醫師,也是《Simple Skin Beauty: Every Woman's Guide to a Lifetime of Healthy, Gorgeous Skin》作者 Ellen Marmur 醫師表示。「事實上就是極度乾燥導致的。」
Marmur 表示,好消息是「一旦認清這是乾燥問題,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皮膚屏障:強或弱?
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皮膚科教授 Charles Crutchfield III 醫師指出,你的雙手能多好地抵禦冬季嚴峻環境,與你的皮膚屏障強度有關。
皮膚屏障由蛋白質、脂質和油脂組成,能保護皮膚,而它的好壞大多出自你的基因。
若屏障較弱,就更容易出現「敏感肌」症狀,如搔癢、發炎、濕疹等。冬天手也更可能極度乾燥。 如果去年冬天手曾因乾裂發炎,今年可能也會再度發生。
保濕、保濕、再保濕
想改善乾到泛白、脫皮的雙手,就得補足皮膚缺少的水分。而專家也提醒,靠喝水無法達到這個目的。
《The Mind-Beauty Connection: 9 Days to Reverse Stress, Aging and Reveal More Youthful, Beautiful Skin》作者,皮膚科醫師 Amy Wechsler 表示:「想防止水分蒸散,並讓皮膚看起來健康水嫩,必須直接將保濕品塗抹在皮膚上。」
Marmur 說,預防勝於治療:「在手部還沒出現乾燥跡象前,就開始用保濕品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只在一天之中塗一次保濕是不夠的。Marmur 說:「那大概只能撐 5 分鐘左右。」
反之,多次塗抹保濕品,可以延長它的效果。Marmur 建議一天使用五到六次,才能達到全天候保護。
Marmur 建議透過「在對的地方擺對產品」來養成習慣:在浴室裡放一大罐或大支的保濕產品,另在包包、健身袋和辦公桌上放小支的乳液,如此就會更自然而然地使用。
別忘了將乳液塗到指甲周圍與指甲上。「指甲也會像手部皮膚一樣變乾燥,」Crutchfield 表示。
如何選擇適合的保濕品
藥妝店裡有各種護手霜和身體乳液。Wechsler 說,別被眾多品牌搞混,真正讓皮膚保持柔嫩保濕的主力只有兩大類:柔潤劑(emollients)和保濕劑(humectants)。
柔潤劑(Emollients)會在皮膚表面形成潤滑作用,填補細胞間的縫隙,幫助要脫落的老廢細胞之間彼此更貼合。 「你塗抹保濕品後覺得滑滑的,多半就是柔潤劑的作用,」Wechsler 說。「它能讓皮膚保持柔軟、平滑且具延展性。」可留意配方是否含羊毛脂(lanolin)、荷荷芭油(jojoba oil)、棕櫚酸異丙酯(isopropyl palmitate)、亞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linoleate)、角鯊烯(squalene)及硬脂酸甘油酯(glycerol stearate)。
保濕劑(Humectants)能將環境中的水分吸引到皮膚表面,增加皮膚外層的含水量。常見的保濕劑包含甘油(glycerin)、玻尿酸(hyaluronic acid)、山梨醇(sorbitol)、丙二醇(propylene glycerol)、尿素(urea)與乳酸(lactic acid)等。
更嚴重的皮膚需要更濃厚的配方
如果你的雙手不只乾燥粗糙,還出現裂縫,甚至紅腫疼痛或流血,就該用更具修護力的保濕產品。
凡士林是老派且可靠的選擇,或者選擇含二甲矽油(dimethicone)、可可脂(cocoa butter)、乳油木果脂(shea butter)或蜂蠟(beeswax)等厚重成分的濃稠配方。
睡前可厚塗一層,然後戴上棉質手套或套上乾淨的棉襪,讓它整夜在雙手滲透吸收。
如何洗手
為了健康而勤洗手時,也要盡量保護手部。選擇溫水而非熱水,使用溫和香皂,洗後輕拍至半乾,並立即抹上保濕品。
如果你手部極度乾燥或每天洗手達十幾次以上,可以考慮把其中幾次肥皂清洗替換成乾洗手液或酒精濕巾。
「酒精類消毒產品確實會讓皮膚乾燥,」Marmur 表示,「但對那些洗手次數非常多的人,例如醫師、媽媽或寵物散步員,相對於香皂與水,這其實對皮膚更溫和些。」
考慮使用加濕器
使用加濕器也有助於保護肌膚。 提高室內濕度不僅能舒緩極度乾燥的手,也能改善全身皮膚(包括嘴唇)乾癢問題,並舒緩鼻塞。
不過要記得定期保養與清潔加濕器,避免將細菌或黴菌散播到空氣中,Marmur 提醒。
戴手套防護
氣溫低時,如果要在戶外停留的時間不只是幾秒鐘的距離(例如跑到車上或取信),請戴上手套或連指手套;手若碰到水,要記得徹底擦乾,再抹保濕。
如果仍然紅腫、脫皮且疼痛,最好去看皮膚科醫師。醫師可以開類固醇藥膏以抑制發炎,也能檢查你的乾裂是否與濕疹或牛皮癬等皮膚疾病有關。
如果皮膚本身很健康,只要遵循基本護理——如避免用過熱的水暖手、準備簡單而有效的保養品——就能度過漫長冬日,等到春暖花開時,你的手仍可保持正常狀態。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