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外貌與感知勝於實力,第一印象如何影響配對結果?

研究揭示:外貌與感知勝於實力,第一印象如何影響配對結果?

伴侶第一印象吸引力,眼見為憑。

要點

  • 在最初的吸引力中,感知到的特質優於實際特質。

  • 所有測量能力中,僅女性的創造力與伴侶吸引力顯著相關。

  • 外貌吸引力、智力及其他能力會隨時間被更準確地感知。

男性與女性皆會透過強化外表來凸顯各種正面特質——或是擁有這些特質的表象。從化妝到肌肉、由有色隱形眼鏡到透明鏡片的「態度」眼鏡,人們主動投射旨在吸引他人的正面形象。但這些策略究竟有多成功?又有哪些特質最能被準確感知?

我先前曾談論過成為更具吸引力伴侶的策略,包括女性的外表增強,以及男性展示才能與技能。然而,尋找潛在愛侶的人似乎實際上會感知他們想要看到的內容。研究提供了解釋。

感知正面特質的力量

Gabriela Hofer 等人(2021)在〈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Want to Get〉中,透過速度約會研究探討對潛在伴侶的正面感知如何影響吸引力。他們意識到外貌、人格與認知能力在挑選伴侶時的吸引力,因而試圖測量客觀能力對吸引力的影響。

Hofer 等人調查了數值、語文與空間智力,以及人際情緒能力與創造力等特質對伴侶吸引力的影響。在包含 87 名女性與 88 名男性的速度約會研究中,他們發現所有被測量能力中,只有女性的創造力與吸引力顯著相關,而伴侶吸引力主要由能力的感知所預測。進一步控制外貌吸引力後,實測能力與感知能力的效應大幅下降。

Hofer 等人總結,他們所探討的能力在最初吸引力中所扮演的角色比先前設想的要小許多,而被感知的能力顯然比實際能力更能預測吸引力。

吸引力對感知的影響

除了指出研究結果僅為吸引實際能力提供有限支持外,Hofer 等人亦呈現他們未發現的部分。雖然他們發現外貌是女性長期伴侶吸引力較男性更強的預測因子,但未能支持「若女性更具吸引力,其智力與長期伴侶吸引力會同步提升」的假設。相反地,他們對空間智力觀察到另一種動態:外貌較不具吸引力的女性,若同時更具智力,長期伴侶吸引力更高。此結果與「男性只在女性達到最低吸引力標準後才重視其智力」或「女性智力在吸引力不足時會減損伴侶吸引力」的說法相矛盾。

眼見為憑:外表如何成為現實

在外貌之外的其他特質方面,Hofer 等人指出,至少在短暫互動中,看起來聰明可能比實際聰明更能預測吸引力。他們亦承認,跨文化對高智力及其他能力的偏好是否真正轉化為戀愛關係,或僅在特定環境或求偶後期才相關,仍不明朗。

這些發現支持在建立健康關係時採用更紮實的互相了解過程,而非僅憑第一印象。健康的關係會隨時間發展,讓人們有機會驗證初始觀感,確保關係建立在實際相容性而非一廂情願之上。相處時間也讓伴侶得以感知對方真正且真誠的內在與外在之美。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