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20萬個愛情故事:紐約時報「現代愛」專欄中學到7個愛的教訓

20年20萬個愛情故事:紐約時報「現代愛」專欄中學到7個愛的教訓

閱讀了大約 20 萬個愛情故事之後,我學到了關於愛與生活的一些教訓。以下是對我幫助最大的那些。

現代愛專欄的旅程

20 年前的 2004 年 10 月 31 日,這份報紙的頭版刊登了一則簡短的通知,伴隨著亞西爾·阿拉法特健康狀況和喬治·W·布什與約翰·克里的選戰報導。這段通知寫道:「現代愛:介紹一個新的每週專欄,關於愛與關係。今天,Steve Friedman 表示在被甩之後他過得很好。真的很好。」

於是,我開始了長達 20 年的「現代愛」之旅,每週與陌生人談論他們浪漫、家庭和友誼糾葛的最親密細節,然後將他們的故事發佈給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讀者。

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做這份工作長達 20 年、處理超過 20 萬篇投稿,但這確實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在我的同事 Miya Lee 的幫助下,「現代愛」不僅成為專欄,還發展為播客、書籍、現場表演、另一個每週的 100 字迷你愛情故事專欄,以及美國、印度、日本和荷蘭的電視節目。

這些年來的七個愛的教訓

愛更像籃球而非花瓶

關係中的衝突可以帶來親密或距離,取決於你如何應對。如何處理衝突可能是衡量兼容性最重要的指標之一。Thomas Hooven 的文章《在適當的地方治療傷口》讓我深受啟發。他認為浪漫關係應該是一種避風港,但他的未婚妻在婚禮前三週解除了婚約。後來,經歷醫學住院期間的成長,他找到了一個新的愛人,並意識到愛情像籃球一樣,需要面對起伏,而不是像花瓶那樣脆弱。

好奇心比成就更具吸引力

《引導愛情的 36 個問題》這篇文章是「現代愛」中最受歡迎的文章之一,閱讀人數超過 7500 萬。它教會我們對他人保持好奇心比談論自己的成就更具吸引力。與其自我推銷,不如展示好奇心。

與所愛的人在一起時,要專注於當下

我兒子 26 歲,但當他還是個小男孩時,我每天晚上都會讀書給他聽。現在回想起來,我希望自己能多一些這樣的時間。正如 Chris Huntington 在他的文章《學習在愛與失去中度過時間》中寫道,「這就是最好的時刻」。它提醒我要專注於當下,不要被未來或過去牽絆。

寫好,也要愛得好

寫作中的誠實、慷慨、開放、好奇、幽默和謙遜,正是人際關係中應該具備的品質。而糟糕的寫作特點,像是不誠實、推卸責任、狹隘、冷漠和自大,也是不應該出現在愛情中的特質。

始終以同理心為先

這一點雖然簡單但難以實踐。我經常想到一位前加拿大士兵 Benjamin Hertwig 的文章《疏離配偶的候診室》。即使在面對傷害,他也能以同理心看待前妻的情人,這幫助他走出了痛苦。

欣賞短暫之美

愛與生命都是短暫的,因此我們才如此珍惜。Alisha Gorder 在《一束短暫的美麗》一文中寫道,正因為花朵和愛情是短暫的,我們才要在當下珍惜它們。

關係不必永恆才能是美好的

關係的長短並不能決定它是否成功。Miriam Johnson 在《12 小時的告別》一文中,描述了她與男友的分手,這段關係雖然結束,但它激發了她對動物福利工作的熱情,並為她的生活帶來了轉變。正如她的治療師所說,「不是關於忘記,而是關於感恩,感謝那個讓你生命中燃起火花的人。」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