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Babygirl》和母親的逝世,妮可基嫚更了解了女性在未實現的生活中的處境。
Nicole Kidman的雙眼睜大。「你沒去看過Rockettes嗎?」她問道。「我每年都去看。是啊,我對它很著迷!」
上週在曼哈頓的Empire Diner享用芹菜根濃湯時,57歲、曾獲奧斯卡獎的Nicole Kidman向我興致勃勃地談起這場踢踏聖誕奇觀。前一晚她和孩子以及丈夫、歌手Keith Urban一起前去欣賞:「我跟我丈夫說,『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看?』他回答,『因為那是回憶。你在回憶自己小時候的樣子。』」
近來,Nicole Kidman一直在思考這類事情,將她的人生與職業生涯視為一個不斷延續的整體。她的新電影《Babygirl》便是這種再度串聯:雖然近來她出現在如《The Perfect Couple》與《Lioness: Special Ops》這類聲勢浩大的串流影集,但《Babygirl》標誌著她重返她曾因而廣受讚譽的冒險、作者風格電影創作領域。
由Halina Reijn執導的《Babygirl》中,Nicole Kidman飾演Romy——一位外表光鮮亮麗的女執行長,擁有貼心的丈夫(Antonio Banderas飾演),卻在性生活上難以滿足:Romy害怕探索自己被支配的慾望,最後在一位年輕實習生(Harris Dickinson飾演)身上找到她的癖好,並展開一段動盪不安的關係。「這部充滿性張力的電影非常裸露、攤開一切。」Nicole Kidman坦言。第一次與觀眾一同觀賞時,她感到自己如此赤裸又脆弱,以至於將頭埋進Halina Reijn的懷裡。
《Babygirl》或許能為Nicole Kidman贏得生涯第六度奧斯卡提名,她已在九月的威尼斯影展上摘得最佳女主角榮譽Volpi盃,但當時Nicole Kidman因母親Janelle(享壽84歲)過世而無法出席典禮。母女關係十分親密,此次喪母使Nicole Kidman陷入沈思:在訪談中,她不只談及《Babygirl》,也探討她母親未實現的抱負,以及阻礙女性實踐自我滿足的種種困難,並以出人意料的坦率方式談論這些議題。
「作為演員的本質就是需要保持自由、開放和脆弱,」她告訴我。「保持那樣,卸下鎧甲:我就在這裡。」
以下是我們對談中經過編輯的節錄。
你對《Babygirl》得到什麼反饋?
各種反應都有。我簡直變成了某種性諮商師似的,我心想:「我可沒有資格!」但人們對此著迷、想談論它,被它激起慾望,或是被它攪動得不安。
若電影以性為題,有時人們會以「有沒有讓他們感到性慾」來評價成功與否。不過這部電影的重點遠不止如此。
這是關於存在危機。是的,它關乎性,但也關乎一個女人在思考:「我是誰?」她處於一種非常動盪的狀態,因為她不確定自己是誰或真正想要什麼,這對許多人來說相當有共鳴。儘管這部電影擁有女性視角,卻不被性別所局限:我有許多男性朋友看過後說,「這是關於秘密」、「這是關於必須活在櫃子裡」、「這是關於我從未能表達自我」。有些東西讓人感到相當解放。
你與Halina的關係如何?你過去曾演出過一些包含性場景的電影,如《Eyes Wide Shut》和《The Paperboy》,但這次是由女性導演來呈現這樣的素材。
感覺非常安全,就像和最好的閨蜜在一起。她和我非常親近,其實現在想起來很糟糕,因為接下來她可能會轉向別的對象。對演員來說很糟,因為你會想:「噢不,我不再是妳的Babygirl了。妳不會再把妳的愛灑在我身上。」
我常想演員們的感受如何。你們和導演與其他演員共度這些非常密集的時光,然後突然各奔東西。有點像暑期夏令營結束的感覺。
就是那樣啊!但沒有人會談論這點。你永遠不知道或許有天會再度交會,你也希望如此。但你必須再次被選中,而且現在她炙手可熱,可能會想:「不,我不需要你了。」(笑)
導演是如何贏得你的信任,得以拍出像《Babygirl》這樣的作品?
我天生就容易信任。媽媽總是說:「Nicole,你太信任人了,別這樣。」但我總是先信任,直到受傷害後再回頭,但還是繼續信任。我喜歡親密感,這或許是為什麼我說我不想失去Halina:你和人建立的友誼遠超過工作本身。對演員來說也是:你看著對方的眼睛,你在場。當你被擁抱並一同經歷一些事,你們是一起經歷的。那是真實的聯結。
而你的身體真的有所感受?
還有我的心、我的大腦。全都在那裡,我若無法再感受到這些,就會停下來。這是我們工作中美好的部分。
這是否讓你精疲力竭?畢竟《Babygirl》需要你非常赤裸地呈現。
最終它是刺激的。人們說:「你這樣做很勇敢。」我會說:「不,不這麼做對我來說才會是毀滅性的。」對我而言,不去演出會對我自己造成非常、非常破壞性的影響。
要一直保持脆弱並不容易。
我也許過於敏感、過於敞開——我丈夫說我沒有足夠的防護。我本性有些害羞,但隨著年歲增長,我擁有非常深刻的對話。看著我母親渡過她生命最後十年——一位高度知識分子的女性,其身體漸漸衰弱,但意識清晰——那是個非凡的旅程,而我作為長女與知心人一路陪伴。這是一段非常深刻的經驗,我一邊撫養年幼的女兒們(她與Keith Urban有兩個女兒,與前夫Tom Cruise有一女一子),一邊陪母親走過生命最後的十年,她很健談。
她告訴了你什麼?
隨著身體逐漸不聽使喚,她無法做她想做的事,這讓人挫折。夜半的通話最有意思,凌晨三點有時我們聊上兩小時,談論年老意味著什麼,它的美麗與痛苦。她非常清楚這意味著什麼,並有許多挫折與憤怒。你知道那首詩“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嗎?那非常像她的寫照。
你是在抵達威尼斯時得知她過世的消息嗎?
我剛下飛機,一切如雪崩般湧來。就像Halina在《Babygirl》裡說的,雪崩正在來臨。對我而言,我母親的雪崩來了。
在談到這部電影時,死亡議題不斷出現。我問過你的共演者Harris Dickinson,他是否擔心大家看完《Babygirl》後會怎麼看待他,他回答:「為什麼要擔心?我們終有一死。」的確讓人看得更通透。
那是年輕人才會這麼說。而Antonio就很有趣,他曾經歷嚴重心臟病發並存活下來,因此他對生命有種非凡的看法。談到生命力!他非常投入現實世界,也很有情感。我想好好稱讚Antonio,因為他在片場非常開放、願意投入並支持Halina。我們在這部電影中有出色的男性演員,這值得稱頌,因為並非理所當然。會不會有男演員不想演?可能吧,因為這很有性張力,令人面對挑戰。
對你來說是挑戰嗎?
是的,因為這非常深入。我感覺我把自己很私密的一部分暴露在螢幕上。
你過去在有性張力的作品中演出時也有這種感覺嗎?
沒有像這次這麼強烈。《Big Little Lies》有些時候會,因為那些場景非常嚴苛,我遍體鱗傷。但這次,我的心在螢幕上。這不一樣。我必須到達另一個境界來演出,心裡告訴自己:「別想這會被誰看到,想像這只是非常私密、只屬於此時此地。」
我聽說你入戲極深,以至於在某場戲中,你竟然真的在鏡頭前攔了計程車並上車。
然後我還真的上車了!第一助導喊:「把她拉回來。」
如果你在表演時能如此出乎自己意料,那你看成品時會不會也感到意外?
嗯哼,以一種令人面對現實的方式。但我總說我不是自己表演的評判者。沒有評判,沒有對錯。
這部電影是關於擺脫羞恥感。你作為一位常挑戰大膽、具露骨場景的演員,是如何擺脫這種羞恥的?
我一直有這種瘋狂的投入感。我年輕時透過文學與劇場找到世界中的位置:週末我會去劇場,藉由表演抒發許多在我內心醞釀的情緒。這一直是我的安慰、我的救贖、我的庇護所。它救了我的生命。所以在失去母親後,我想:「這些情緒該何去何從?」我可以把它們藏在一個小盒子裡,或是賦予它們藝術的聲音。做這些事是有理由的,它讓我與世界連結:我經歷的事情,別人也曾經歷過。
如果你能回到15年前,稍微瞥見未來的職業生涯,你會作何感想?
我會很震驚。
什麼讓你震驚?
我竟然還在這裡,而且作品仍充滿活力,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導演必須選擇和你合作——編劇、其他演員也是。你真的不是駕駛座上的那位,有太多你無法掌控的因素,所以仍能以這種狀態繼續演出,感覺就像:「什麼?」我絕不會預測這點。
2017年你曾承諾每18個月與一位女性導演合作。現在看來,你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與女性創作者合作。
能看到他人事業因你的支持而被點燃,令人非常滿足。我知道我總是將一切拉回家庭,但我母親來自一個女性未能獲得應有機會的世代。在她生命最後十年,她帶著遺憾——她沒有得到想要的職業生涯,她無法在智慧上達成原本可能的旅程。這或許在我內心深處埋下一種渴望:替他人實現,因為我不喜歡看到那種情況。那對我來說是個令人心碎的時刻。
從某種程度上說,《Babygirl》也在談論這種情感:儘管Romy表面上擁有一切,但她卻迫切需要某種重要的事物,卻連開口尋求都不敢。
但她身居權力地位,然而現在有許多80多歲的女性沒有得到應有的機會。那要怎麼改變?就是不讓這種事再次發生,確保下一代不會重蹈覆轍。能夠說:「我有一點點的力量」,或者「如果人們願意投資我,我想把這份力量轉給你,並創造作品」,這真的很令人滿足。
我不只是說演員,我也指劇組,因為這很難。如今的影視產業,看似有很多作品在製作,但實際上並不多。這對劇組產生巨大影響。現在我在田納西拍攝一檔節目,所有人都在工作。這種感受難以言喻,非常有情感共鳴,因為你會想:「天啊,如果我願意投入,這也許會很棒。」
早期你的職涯在大片與小型獨立冒險電影間搖擺不定。如今,你覺得大型串流影集是否取代了以往的電影大作?像《The Perfect Couple》在Netflix衝上第一名,或許能帶來如同當年大片成功所帶動的能量,進而促成像《Babygirl》這樣的電影得以製作。
這很棒,在《The Perfect Couple》熱潮同時,又有《Babygirl》,而它們如此截然不同。看《The Perfect Couple》的人可能不會去看《Babygirl》,甚至沒聽過它。現在很少有作品能引爆整個時代風潮,而是各自擁有特定的觀眾群,所以你最好找到你熱愛的事,並希望人們能尋得它。我接下來想演舞台劇,因為規模小一些。
如果由你主演,它會依然小嗎?
嗯,我會以小規模來看待它,讓自己保持勇敢。當你開始想:「天啊,這將被數百萬人評判。」就會變得懦弱。但是如果你心裡想:「就把它當成小作品」——我在《Babygirl》上就是這麼想的——誰知道會怎樣呢?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