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互相指責:重建責任、拆穿假象,遠離犬儒的實用心法指南。
Share
指責幾乎與虛偽不可分割;若它持續,犬儒也一樣會隨之而來。
重點
-
一般而言,問責是我們加諸他人的事,同時忽略我們自己欠缺問責。
-
當被指責時,沒有人會覺得自己該負責;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且有強烈的衝動去反向指責。
-
「印象管理」,也就是虛偽的引擎,是對欺瞞的委婉說法。
-
犬儒主義是植入於過去的冒犯——歷史的、文化的,尤其是個人的。
一般而言,問責是我們加諸他人的事,同時忽略我們自己欠缺問責。我們在這方面多少都有些虛偽。不過並非有意識的。對他人產生問責的渴望,源自原始的衝動:為了我們的不適、痛苦、艱難或失望去怪罪某個人。指責讓我們消極地專注於他人,很少或完全沒有能修正其背後偏見的自我反思。指責幾乎與虛偽不可分割,若它持續,則與犬儒也幾乎不可分。
問責就是對一個人的行為負起責任。指責的心理功能是轉移罪惡感或羞恥,這會妨礙問責。
別被那種常見的合理化所欺騙,即把指責說成是「讓他們負責」。想想當有人讓你負責時,你的直覺反應。你很可能會覺得被不公平地怪罪。防衛性的語義變化過程如下:
「你是指責。我是讓人負責。」
當被指責時,沒有人會覺得自己該負責;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且有強烈的衝動去反向指責。再想想你自己的經驗。你有多常指責某人某事而沒有被對方回頭指責某事呢?
印象管理與犬儒
根據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的說法,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由下列內容構成:
旨在控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之行為,特別是引導他人將理想特質歸因於自己。
在任何時段打開 C-Span,你很可能會看到多到讓你難以忍受的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對欺瞞的委婉說法。
犬儒主義(Cynicism)是:
一種相信人們純粹由自利所驅動的傾向。—— Oxford Languages
犬儒主義會增加指責的衝動,並讓人懷疑任何看起來關注自利以外事物的人,也就是印象管理。
雖然這是對當前公共論述(尤其在網際網路上)可以理解的反應,但犬儒式的判斷是嵌入於過往的判斷,不論是個人或文化的。它們往往與過去的關係大於與現在的關係。儘管嘗試進行印象管理,犬儒者希望我們認為他們比其他人更聰明;他們通常給人虛偽且自大的印象。
在虛偽與犬儒中生存
Buddha 在數千年前就警示我們,世上多數的痛苦來自希望世界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我們最好接受:虛偽與犬儒,如同慈悲與暴力一樣,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此一來,我們便能把浪費在對它們無力的抨擊上的情緒能量,轉而用在儘管存在虛偽與犬儒,我們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
興趣是我們最偉大的資源。只要運用得宜,不把它浪費在自我膨脹或怨懟上,它會引領我們走向真實,遠離虛偽、犬儒與印象管理。興趣是自我們之內流向世界,而不是由世界流入我們。



![燙金小囍字貼紙 [24枚]](http://wish.with.tw/cdn/shop/products/hqdefault_2cb3b4c8-ec0a-453e-a8be-1b14dad58faf.jpg?v=1619698098&width=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