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問題:五個步驟,探索他人的真實想法與感受。

問對問題:五個步驟,探索他人的真實想法與感受。

解鎖學習和連結的五個步驟

我們周圍的人常常不告訴我們最有幫助的資訊,包括他們獨特的見解和原創的想法——而我們也沒有詢問他們。當我們對身邊的人真正的想法、感受和所知一無所知時,我們會做出糟糕的決策,陷入令人沮喪的動態中,並錯失學習和連結的機會。

另一方面,當我們挖掘這些隱藏的見解時,我們可以建立更深層、更有意義的關係,並解鎖新的學習和成長層次。本文概述了一個五步驟的方法,用來發現周圍人們的真實想法和感受。

步驟一:選擇好奇心

我們每個人都不斷在講述自己的生活故事和周圍人的故事。我們被判斷、怨恨和焦慮所纏繞,對自己的觀點如此確信,以至於不去好奇自己可能未看到的部分。

選擇好奇心就是打破這些確信循環。我們往往因心理偏見和文化條件反射而默認確信,這是一種生存策略:我們無法處理每天接觸到的所有數據,所以我們的頭腦會本能地過濾並選擇一小部分信息來做決定和行動。

所以下次當你發現自己感到確信時,試著在你的思維中注入更多的好奇心。你可能忽略了關於這個人或情況的哪些信息?對方可能面臨哪些你看不見的挑戰?

步驟二:創造安全感

哈佛商學院教授艾米·愛德蒙森(Amy Edmondson)等人的數十年研究表明,為了讓人們敢於說出來,他們需要感到心理上的安全。換句話說,他們需要真正相信你不會對他們進行評判、羞辱或懲罰,這在跨越年齡、種族或性別等差異線進行互動時尤為重要,因為這些差異會加劇公開說話的風險(真實的或感知的)。

關鍵在於你要讓對方感到說話是安全、容易且有吸引力的。如果在過去的互動中你曾經表現出負面或評判性的反應,那麼你必須更加努力地讓對方感到安全。但即使你沒有這樣做,對方很可能曾經因坦誠相對而感到羞愧或受到懲罰,並且仍然在某種程度上感到不安全。雖然很容易覺得他們“應該”對你感到安全,但採取額外的步驟以確保他們確實感到安全會更有效。寧可安全無虞,不要後悔莫及,對吧?

步驟三:提出高質量的問題

在建立基礎後,是時候開始提問了。不幸的是,大多數成年人提出的問題遠少於應該提出的問題,而且他們提出的問題往往不是出於學習和理解的目的。是/否問題(“你不覺得嗎?”)或那些讓人處於防禦狀態的問題(“你在想什麼?”)不會產生有價值的信息,甚至會使對話陷入僵局。

相比之下,高質量的問題可以幫助你從對方那裡學到東西。它們表達出真正的好奇心,反映出真誠的學習和理解對方的意圖——而不是為了證明一個觀點或影響或改變他們。這些問題通過明確和直接的方式,邀請對方誠實回答,沒有其他議程。高質量的問題能夠挖掘對方的故事,揭示背後的意義、原因、情感和經歷。

步驟四:以學習為目的聆聽

我們的聆聽方式決定了我們能學到多少以及我們能多深地連結。但研究顯示,雖然96%的人認為自己是好聆聽者,但我們實際上只聽到並記住了別人真正告訴我們的一小部分。當你感覺自己在聆聽時,其實可能只是靜靜等待輪到自己回應,或者在對方的話語中搜尋漏洞和彈藥,以便為自己辯護或反駁他們的論點。

每當你發現自己在這樣做時,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能從這個人身上學到什麼?然後讓這個意圖引導你的聆聽。你的唯一目標是理解對方試圖與你分享的內容。其他的一切——是的,即使是你最好的反駁點——都必須讓位,以騰出注意力資源來同時聆聽多層次的意義。

步驟五:反思和重新連結

最後,你必須以一種真正能讓你學習和成長的方式來處理你聽到的內容。為此,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1. 我聽到的內容如何修正我對情況的看法?
  2. 根據我聽到的內容,我可以採取哪些行動步驟?
  3. 我聽到的內容如何挑戰我更深層的世界觀、假設或存在方式?

一旦你進行了反思,分享你所學到的以及你計劃接下來做什麼。這最後一步深刻影響你與那個人的未來關係。當有人冒著風險與你分享他們的真實想法或感受時,他們希望知道這是值得的。如果你不重新連結,會讓對方感到不被欣賞,甚至更糟,感到被利用。但當你花時間分享你所學到的東西時,你打開了更深層連結和持續學習的大門,這對你們雙方都有益。

這些步驟結合在一起,就是一種超能力——任何人都可以用它來改變他們的關係,並在生活的每一個領域解鎖前所未有的學習和成長。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人們隱瞞什麼以及為什麼,以及“提問法”的每一步驟。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