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道、四聖諦與八正道。
上次,我們討論了佛陀的生平。佛陀受到人類苦難的觸動,花了多年時間試圖了解其根源及克服它們的方法。
在覺悟後,佛陀在鹿野苑,位於迦尸(現代瓦拉納西)郊外,傳授了他的首次講道。他宣揚了奢華與苦行之間的中道、四聖諦和八正道。
中道與緣起
佛陀通往覺悟的兩項早期見解是中道和緣起。根據中道的教義,如果我們避免自我放縱和自我懲罰的極端行為,更有可能獲得洞察力和智慧,佛陀本人作為王子和乞討者時的經歷即是如此。
根據緣起或緣生的教義,生命是一個持續變化的過程,每一個變化都有無數的因果。這意味著所有事物都受到其他事物的制約,因此一切事物皆相互連結。
苦難來自於對永恆的渴望;然而所有永恆都是一種幻覺,最終只會導致痛苦與失望。
雖然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存在的,但說沒有任何東西存在也是錯誤的。這也是中道的一種。
那麼「自我」是否存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存在;但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它不存在。因此,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佛陀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
四聖諦
如果所有事物都是條件性的並且會發生變化,那麼苦難亦然。
據說,佛陀在覺悟之後理解了四聖諦——更精確地說是「聖者的四種真理」:
-
苦諦:苦難(苦)存在於一切生命中。
-
集諦:苦難的原因是欲望。
-
滅諦:消除一切苦難有其自然之道。
-
道諦:八正道即此道。
第一諦「苦」承認了存在的不滿意本質。第二諦「集」將這種苦難的原因歸於欲望。第三諦「滅」提出了一種狀態,可比擬於希臘的「泰然自若」(內心平靜),這種狀態擺脫了苦難。第四諦「道」則指出達到這種狀態的方法。
儘管翻譯為「苦難」,「苦」更廣泛地指一切事物本質上的無常與不滿意性,包括那些令人愉悅的事物,因為正是它們導致我們最為痛苦。
「滅」在巴利語中也稱為「涅槃」(如蠟燭般被「吹滅」),在梵文中稱為「涅槃」,表明涅槃是一種沒有欲望的消極狀態,而非積極狀態。涅槃是對一切都無所求的狀態,甚至對涅槃本身亦如此。
如果「苦」的原因是欲望,那麼欲望的原因則是無明,這表明知識或智慧才是前進的道路。有了正確的觀點,將不會有欲望,因此不會有苦難,也不會有(再)生,因為欲望是其果實,亦是所有苦難的根源。
這是否意味著人們不應該生孩子?不,因為出生是擺脫輪迴的機會。生命的目的在於讓我們能有機會通過獲得智慧而逃離它,否則「我們」將不得不再次嘗試。
八正道
不幸的是,智慧很難獲得,因為它與我們所學到的一切以及我們所愛的一切相反,尤其是我們最愛的東西——自己。此外,它也與我們所害怕的一切(包括死亡與無常)緊密相連。因此,獲得智慧需要長期的實踐與訓練,而要在誘惑、脆弱與逆境的面前堅持智慧則需要更長時間的實踐與訓練。
即使我們無法成為僧侶或尼姑,我們仍然可以走上八正道:
-
正見(保持現實的觀點)
-
正思(放棄世俗生活以追求智慧)
-
正語(如不說謊、不誹謗、不妄語)
-
正業(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
正命(以不損害他人的職業謀生)
-
正精進(防止不良的精神狀態並鼓勵良好而富有成效的狀態)
-
正念(適當地關注思想、感覺、感官與外界現象)
-
正定(培養最高狀態的心靈)
這八個類別相互交疊並且互相增強,需要同時練習而非依次練習。事實上,八正道經常以法輪(法車)的形式呈現,具有八條輻條,其中沒有一條是第一或最後。
法輪也可以代表緣起、變化和輪迴(生死輪迴),一切合一。據說,隨著佛陀的首次講道,他將法輪(「法」、「正義」)啟動。
在控制欲望的情況下,一切都會變得更好,更容易。在沒有欲望的情況下,為什麼要撒謊或偷竊,或者嫉妒或貪婪?為什麼要焦慮、生氣或沮喪?嫉妒的對立面不僅僅是沒有嫉妒,而是共同的喜悅與欽佩。貪婪的對立面不僅僅是沒有貪婪,而是正直與慷慨。憤怒的對立面不僅僅是沒有憤怒,而是同情。焦慮的對立面不僅僅是沒有焦慮,而是平靜。抑鬱的對立面不僅僅是沒有抑鬱,而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