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全球出櫃的分歧原因
關鍵要點
許多LGBTQ+傳統,如出櫃,起源於西方。
自我揭露模型描述了身份認同與社會歸屬之間的鬥爭。
在傳統文化中的LGBTQ+青年在揭露性身份後可能面臨顯著挑戰。
「出櫃」或自我揭露是LGBTQIA+社群成員向他人揭示其性取向的過程,無論是對重要人士還是公開揭露。根據Erik Erikson的理論,青春期的特徵是身份認同與角色混亂之間的心理社會衝突,這與個人希望融入群體和探索自我身份的需求有關。在建立身份認同的過程中,LGBTQ+青年可能會經歷身份危機,因為他們在少數群體的歸屬感與自我揭露的內在壓力之間搖擺不定。
LGBTQ+歷史大多起源於以白人為主的西方國家。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標誌著第一次去罪化同性戀的浪潮,法國成為首個去罪化的國家。在1960年代的第二波去罪化浪潮中,這個運動擴展到包括北歐和西歐的幾個國家。今天,超過一半的歐洲國家已經合法化了同性婚姻,這是許多國家所不具備的特權。事實上,「驕傲遊行」這一由LGBTQ+個體發起的和平抗議,表達公開「出櫃並感到自豪」的傳統起源於美國城市。
「國家出櫃日」最早於1988年10月11日在美國由一位LGBTQ+政治活動家和心理學家倡議開始慶祝,現在在其他幾個西方國家也有慶祝。這一節日的根本在於出櫃可以是一種解放和賦權的經歷。然而,這種以西方為中心的觀點受到了批評,認為它忽視了在不同社會政治和文化背景下的酷兒社群進行自我揭露的複雜性。對於許多生活在傳統或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來說,出櫃是一個挑戰,因為這些文化中強加了異性戀規範。
對於日本、印度、中國和台灣等集體主義國家中的酷兒身份自我揭露的研究,突顯了個體主義和集體主義國家中文化經驗的特殊性。一項2018年的研究調查了中國的兩種自我揭露模型:「出走」(離開家庭以獲得性自由)和「回歸」(留在家庭中但隱藏酷兒身份)。中國的酷兒個體優先考慮社會和諧,而不是個人身份,使得「回歸」模型在文化上更為相關。該研究描述了第三種模型「共行」,這種模型結合了兩者的特點,更適合中國文化,允許個體在維持家庭關係的同時保留酷兒性取向。
另一篇關於國際和印度情境下自我揭露過程的敘述性評論指出,父母/家庭支持和文化/傳統障礙是出櫃過程中的主要主題。一項2021年印度研究探討了大都市印度的同性性取向揭露。這些研究強調了需要支持源於集體主義社會規範的家庭價值觀。另一篇評論將傳統家庭對出櫃的反應與Kubler-Ross的悲傷模型進行比較:父母從否認、憤怒和討價還價(希望能改變)開始,如果幸運的話,最終達到接受的階段。這些家庭將其視為一個來自西方流行文化的「階段」。在揭示性身份後的被拒絕恐懼可能導致LGBTQ+個體經歷的「揭露壓力」。
大多數東方社會中的LGBTQ+個體選擇不向家人出櫃。在集體主義社會中,與家庭的聯繫優先於個人身份。一項2024年的研究討論了家庭對性身份自我揭露的反應可能源於種族/民族或文化層面的性少數接受度。事實上,觀察發現,文化傳統家庭經常訴諸於信仰療法或改變療法,以使青年保持融入宗教和文化價值觀。
全球許多國家對LGBTQ+個體的保護法律有限,而有些國家(例如一些中東地區)故意限制酷兒個體的特權。在這些國家選擇出櫃可能會讓個體面臨生命危險。在印度,刑事化同性戀的《第377條》於2018年被廢除。印度的許多保守社群批評這一裁決,認為它是「西方影響」,並與宗教和文化價值觀相悖,這些批評者卻忽視了《第377條》是由英國殖民者引入的,而不是獨立的印度。
自我揭露或「出櫃」的主流敘事反映了西方傳統,忽略了家庭、文化和傳統的影響。在當前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出櫃的意義仍然根植於西方的思想體系,將可見性置於隱私之上。諷刺的是,在一個性別和性取向被認為是流動或光譜的社群中,整個社群卻被分為「已出櫃者」和「未出櫃者」的二分法。出櫃的行為並不是必然的,也不是一刀切的要求;這是一種選擇,真實性不必意味著犧牲安全和歸屬感。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