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婚姻危機六大提問:再燃愛火幸福靈感指南
Share
治療師與關係研究者分享 6 個問題,可在此階段拉近伴侶距離。
中年可能是一段奇特的時期。或許你正與新的痠痛或腦霧搏鬥;也許你是 2.5 百萬名「三明治世代」照顧者之一,同時照顧孩子與年邁父母;你也可能正陷入身分危機,或者並沒有。
中年的年齡範圍介於 36 至 64 歲之間,又或者是 40 至 60 歲,端視詢問對象而定。專家指出,它同時也是關係的轉折點:許多伴侶在多年建立事業與家庭的日常磨耗後,驚覺自己身處一段已不再熟悉的關係之中。自 1990 年代以來,美國 50 歲以上成人的「灰色離婚」比率已翻倍。
Gray Divorce 一書作者、賓州執業婚姻暨家族治療師 Linda Hershman 說:「如果你們有孩子,孩子通常正要展翅高飛。伴侶們突然回過頭來看著彼此,心想:這段婚姻現在是什麼模樣?未來又將成為什麼模樣?」
我們邀請 Hershman 女士與其他關係專家,提出一些中年伴侶可以彼此討論──或向自己提問──的宏觀問題,以協助他們更了解關係,以及自己的渴望。
我們的下個章節是什麼?
位於曼哈頓的臨床心理學家暨精神分析師 Orna Guralnik,亦為 Showtime 紀錄影集《Couples Therapy》的主要治療師,她鼓勵當事人思考關係「第三章」的計畫(意指婚姻既不再新鮮,也不再完全被家務吞噬的階段)。
許多 50、60 多歲、孩子已離家的伴侶常自然而然展開這場對話。「他們要把注意力轉向何處?」她常問。「這又將如何影響這對伴侶?」
丹佛大學心理學家暨研究教授 Galena Rhoades 會建議伴侶彼此提問:「我們最大的希望與夢想是什麼?」她說,擁抱幻想的機會可培養共同樂觀。
有人想搬到新城市或更常旅行嗎?全心投入新的嗜好或技能?更熱衷公民參與?
Rhoades 博士表示:「並非所有願望都能融入現有生活結構,但我認為,伴侶能利用這段時間聯繫,並將關係視為放膽做夢的場域,十分有價值。」
我們在孩子面前樹立了什麼榜樣?
Rhoades 博士同時也是新版 Fighting For Your Marriage 作者之一。她說,父母在孩子年幼時,常對在孩子面前如何互動投注大量心思。
「當孩子成年後,他們似乎就忘了自己依舊是榜樣,」她補充。
她建議伴侶自問:我們希望孩子從我們的關係中學到什麼?這將如何形塑他們的親密關係?
例如,也許你想表明關係需要經營,因此會與孩子談論如何處理衝突;又或強調「約會之夜」與維繫兩人世界的重要性。
我該如何為我們的問題盡了一分心力?
鹽湖城心理學家暨性治療師 Adam R. Fisher 坦言,這種自我反思說來容易做來難,但多數人在中年已對自己與關係有一定了解。
Fisher 博士說,花時間思考自己想成為何種伴侶──不論對方做或沒做什麼──最終能帶來更大的主導感。
你或許會對自己說:「即便對伴侶有諸多不滿,我也知道自己並非完美天使──我正嘗試改進那些事。」
他補充,亦可請伴侶指出一兩件你讓他們感到困擾或更辛苦的地方;但對溝通困難或感受不安全的伴侶,此做法未必合適。
最終,思考自己想成為何種伴侶,有助平衡我們將問題歸咎於對方的傾向。
我們培養了哪些技能?
洛杉磯婚姻暨家族治療師、Achieving Intimacy 作者 Jeffrey Chernin 說,當伴侶邁入中年,通常已形成數十年溝通模式,其好壞不一。
因此他鼓勵伴侶思考自己已發展出的正向溝通技巧。「要強化那些部分,」他說。
也許你們都擅長在不打斷對方的情況下傾聽;或許你們很會道歉。僅僅承認這些優勢,就能成為有益連結練習,Chernin 先生說。
「讓我們強化做得好的部分,」他說,「不僅是處理需改進之處。」
相守已久的伴侶也可能忘了彼此喜歡對方的原因,心理學家 Harriet Lerner──The Dance of Anger 作者──因此建議回顧過去。
Lerner 博士說:「當伴侶重新回顧當初彼此吸引的特質時,能改變談話氛圍,活化當下,並提醒雙方關係建立的基礎。」
這段關係值得嗎?
隨著經驗累積,多數人明白無法從單一對象獲得所有需求。家庭治療師、Us: Getting Past You and Me to Build a More Loving Relationship 作者 Terrence Real 表示,這也是中年適合進行他所謂「關係清算」的原因。
「關係清算是一個問題,」他解釋,「即:我在這段關係中得到的,是否足以讓我哀悼得不到的部分,並仍覺得值得?」
例如,也許性生活不盡理想,但你們擁有深厚情感連結,並共築幸福家庭。若這樣的交換可接受,你便承認並哀悼所缺失的一切。
Real 先生說:「哀悼並消化彼此人性缺陷的極限,是長期親密關係的核心。」
我們應該尋求外部協助嗎?
德州執業婚姻暨家族治療師 Tiana Frazier 建議,以好奇與開放態度探討上述問題;若談話變得難以承受,休息一下無妨。
正在考慮是否繼續在一起──或大幅改變關係結構──的伴侶,或可尋求專業協助。Hershman 女士說,對正在思索重大改變的伴侶,discernment counseling(辨識諮商)是一項選擇。
視情況而定,或許可考慮性治療等特定諮商;若伴侶不願加入,也能先進行個別治療。
Real 先生提醒,別等問題爆發才尋求協助。「你沒獲得的東西會累積成怨懟,」他說,「許多伴侶找到治療師時,怨懟已滿溢外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