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Uglies》電影揭露虛假的美麗烏托邦理想

Netflix《Uglies》電影揭露虛假的美麗烏托邦理想

對美麗文化的批判往往無法擺脫……美麗文化的影響。

Netflix 最新上映的電影《Uglies》,改編自2005年的書籍系列,探討了以人造無瑕疵為基礎的社會危險性(呈現出一種毛孔全無、詭異的、不自然的 Instagram 濾鏡效果)。這部電影巧妙地避開了當代美貌標準對女性,尤其是女孩的影響,將美貌定義為一種虛假的烏托邦理想。電影中,完美的外表是透過科學、魔法或手術手段在16歲達成的,並伴隨著被洗腦後的服從和對現狀的空洞接受。這種法律所激發的反抗運動,試圖回到人們自然老去、自己種植食物、以物易物的簡單時代。

這部電影的主要缺陷之一(除了重蹈「頭腦與美貌」的二元對立誤區)是,如《紐約時報》一位評論者精確點出:「觀眾無法忽視,這些叛軍同樣天生電視上相貌出眾」(特別是反抗運動領袖的年輕演員,據說他的職業生涯始於模特)。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另一部更加灰暗的影片中,該片試圖探討年長女性面對自己容貌隨著年齡的變遷而變得在文化上無足輕重的生存威脅(即年過50)。Demi Moore 主演的「身體恐怖」電影《Substance》也有一個充滿科幻色彩的美麗幻想:某種藥水可以孵化出(字面上)一個完美的年輕自我。兩個擁有同一意識的自我輪流走入世界。於是,一場爭奪時間和聚光燈的殘酷戰鬥展開了。評論者對這部太過血腥(讓這位博主難以觀看)的影片是否真的傳達了有用的女性主義評論意見不一,但有幾位評論者指出了一個分心的細節:「我無法完全投入劇情,部分原因是 Demi Moore,這位飾演過氣明星 Elisabeth Sparkle 的演員,是世界上最美麗的 62 歲女性之一。」

另一位評論者則問:「她在電影中成功演繹了一位50歲女性,但她看起來依然像40歲。這讓人不禁好奇,她究竟用了什麼神奇藥水?」

令人遺憾的是,那些意圖批判美貌標準的努力,最終往往至少部分重複了它們所試圖揭穿的標準。或許這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評論;我們試圖擺脫美麗神話,但它總能將我們拉回去。

這種循環邏輯同樣出現在社交媒體上。所謂的「身體正面」內容依舊主要依賴傳統西方美貌標準的形象,未能緩解目標觀眾的身體焦慮。舉例來說,最近興起的「glow up」現象(去年一位學生向我解釋了這個詞)——一種表面上全方位提升生活的方式,卻依然將焦點放在外貌上。一篇「wikihow」告訴我們:「無論你的 glow up 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它都是關於成為最好的自己,學會自我關愛與接納!」那麼,實現自信與接納的第一步是什麼?「改變你的外表。」接下來的指示主要集中在更改皮膚護理習慣、姿勢、衣著和髮型上。

同樣,一位擁有 150 萬訂閱者的 YouTuber 在一個名為《如何真正變美》的影片中承認,她曾對自己的 390 萬觀眾說:「我以為我在做自我關懷,但實際上我只是在試圖符合美貌標準;某個時刻我開始質疑,我到底是想變得更好看還是感覺更好?」她列舉了符合社會標準的壓力對外貌帶來的影響,從頭髮變稀疏到皮膚暗沉,最後得出結論:「你需要解決心理層面的問題,而不僅僅是外在。」然而,片刻之後,她又提供了「外在自我關懷」的建議,因為「當你看起來好時,你會感覺更好」,並建議:「第一,投資於你的皮膚護理和髮型護理。」結果又回到了原點。

這並不是說所有關注自己外貌的 YouTuber 都在助長有毒的美貌文化。學者們指出,某些情況下,年輕有色人種女性在美貌規範中反抗主流/白人理想,這樣的行為反而是一種積極的抗爭。

人類對於評估自己所處社會環境中的價值判斷極其敏感——他們會觀察誰獲得隱性(如注意力)或顯性(如金錢)獎勵。社會認知理論(Bandura, 2001)提醒我們,媒體的影響力並非源自於我們被動模仿,而是因為我們做出戰略性且表面上適應性的決策。我們環顧四周,注意到哪些行為和外表能贏得認可或成功,哪些圖像和訊息與自己相關,哪些不相關。最近,年輕女孩成群結隊地湧向 Sephora 美妝店,要求父母為她們購買昂貴的乳液和化妝品,這表明外貌為基礎的媒體文化持續影響著年輕一代。(這裡是一位學生的觀點,說明了社交媒體影響者對自己發布的內容影響感到遺憾的諷刺性現象。)

因此,問題不僅僅是媒體消費者需要覺醒並停止接受不切實際的期待,而是媒體形象和訊息需要停止美化那些同樣難以達到的美貌標準。只要 A-list 名人和試圖批判美麗神話的社交媒體影響者們自己沒有真正脫離這一標準,年輕女孩、女性,甚至男孩和男性,都無法真正明白其中的訊息。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