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諮商師強推:八大原則打造高質量幸福親密關係終極全攻略

婚姻諮商師強推:八大原則打造高質量幸福親密關係終極全攻略

八位治療師分享他們一次又一次重複的課題

每段關係都是獨一無二——一個精細的生態系統,受伴侶過往、偏好與小怪癖所影響。

然而,花時間與伴侶對談的治療師表示,他們一次次看到同樣的問題浮現:伴侶在爭吵後難以重新連結;失去幽默與玩樂的能力;或陷入反覆模式,卻從未停下來理解其原因。

基於此,我們聯繫了數位伴侶治療師,詢問:你最常重複的建議是什麼?哪一條關係準則你最推崇?有哪句真理你希望更多伴侶明白?

以下是他們的回答。

1. 管理差異至關重要。

影響伴侶幸福的因素很多,但核心任務是學會管理差異,北西北大學家庭研究所學術長暨心理學家 Anthony Chambers 說。

Chambers 博士認為,要善於處理無論是日常小惱人事,還是更大的期待、渴望與溝通偏好,關鍵在於三點:彈性、好奇與謙遜。

彈性的伴侶「互動時並非要證明誰對誰錯,而是意識到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處理差異」,他說,並補充「記住:『我是對的』與『我很幸福』之間的相關性極低!」

善於管理不可避免差異的伴侶往往關係滿意度更高;不擅者則困難重重。這或許不夠浪漫,卻是基石。

2. 反彈能力是一門技藝。

即使爭吵,若能良好「修復」——也就是在衝突後重新連結——伴侶依舊可以快樂與緊密,明尼蘇達心理學家暨性治療師、Desire: An Inclusive Guide to Navigating Libido Differences in Relationships 作者 Lauren Fogel Mersy 說。

修復關乎處理發生的事並以健康有效方式回歸,她說。她的個案常以為自己擅長修復,但這其實是一項需學習的技能。

伴侶對爭吵後的重整偏好各異:有人愛冷靜休息,有人需要肢體接觸;道歉是否真誠有效?

你與另一半未必要使用同一修復方式,但在平靜時討論彼此偏好,有助於衝突來臨時的理解。

3. 感受 > 事實。

在爭辯中證明自己正確似乎很誘人,但若過度聚焦事實,伴侶很容易陷入攻擊-防禦模式,伊利諾州心理學家暨 Loving Bravely 作者 Alexandra Solomon 說。

嘗試好奇對方感受,以及為何他們會有截然不同觀點,更能服務這段關係,她說。

「聚焦事實時,立場預設為辯論,是你對我錯;聚焦感受時,則預設為對話。」Solomon 博士說。

4. 輪流發言是一項被忽略的技能。

父母與老師花大量時間教孩子輪流,但伴侶常忘了這最基本的技巧,蒙大拿州 Bozeman 執照婚姻與家族治療師、Secure Love 作者 Julie Menanno 說。

忽視輪流導致彼此打斷、無人被聽見,她說,「大家都在搶麥克風,比誰的需求更重要、誰受傷更深。」

她與每對伴侶都得重新教會輪流:保持冷靜時再對話、聆聽對方並複述重點,詢問他們是否想補充。

5.「滑行」與「決定」大不同。

丹佛大學心理學家暨 Fighting For Your Marriage(第四版)共同作者 Galena Rhoades 常提醒伴侶:被動「滑行」——從性生活頻率到居住地點——與主動為關係做決定截然不同。

她發現理解此差異能賦予伴侶力量——提醒他們即使多年來一直如此,也能對大小議題更有意識。

「你們不必停留在那條自動駛軌跡上,」她說,「你可以改變方法,變得更有意圖。」

6. 快樂的伴侶永不停止一起玩。

玩樂與笑聲能舒緩神經系統,幫助你應對壓力,並以最佳狀態面對關係。

然而這些活動常隨時間消逝,丹佛心理治療師、Too Tired to Fight 共同作者 Stephen Mitchell 說。

「人們低估幽默的力量——它能讓伴侶感到連結,也幫助他們度過艱難時刻。」Mitchell 博士說。

他常敦促個案努力尋找共同玩樂的契機:傳搞笑訊息、培養內梗、安排驚喜約會,都能奏效。

7. 你可能早已知道該怎麼做。

若能接觸到自己真正的需求與渴望,或許已握有改善關係的鑰匙,只是需要勇氣去行動。

波特蘭執照專業諮商師、社群帳號「Therapy Jeff」經營者 Jeff Guenther 說,他身為治療師有時只是向尋求答案的人保證,他們已知道解方。

「你知道這段關係是行是止,」他說。「你知道自己迴避了哪些對話,也知道自己在妥協什麼。」

不妨自問:若最好的朋友或孩子處於我現在的位置,我會給出什麼建議?(有時答案可能是:去看伴侶治療師。)

8. 處理自己的壓力,就是送給伴侶的禮物。

關係陷入低潮會增加壓力;反過來,若你沒管理好生活壓力,也可能外溢到關係中。

費城執照婚姻與家族治療師、’Til Stress Do Us Part 作者 Elizabeth Earnshaw 說,當伴侶沒試著減輕自身壓力,就可能導致關係斷聯:煩躁、退縮、對彼此講話刻薄。這會引發更多爭吵,或讓你們更疏離。

Earnshaw 女士教導「壓力外溢系統」:一起列出壓力源,分成三籃——可以卸除者、可預防者(通常需更好規劃)、無法避免只能調適者。

「當人們誤管壓力時,更容易變得『自我中心』——只顧自己的需求與議程,而忽略伴侶。」她說。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