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保健風潮:生食、補充品與疫苗猶豫,獸醫憂慮與價格壓力

寵物保健風潮:生食、補充品與疫苗猶豫,獸醫憂慮與價格壓力

隨著「collagen puptides」、生肉飲食與長壽補充品,一些飼主正徹底 Goop 化。

Dr. Jennifer Glenn 近期注意到,前往她位於布魯克林的獸醫診所的一些飼主出現了變化。其中之一,是他們一直在違背她的指導。

例如,有人試圖用 apple cider vinegar 處理狗的耳朵與皮膚感染。另一位則選擇使用 essential oils,而非標準的跳蚤與蜱蟲用藥。還有一些人在她提到疫苗時,會說他們需要自行做研究。

「這些飼主,其實都是出於好意,」Williamsburg Veterinary Clinic 的獸醫 Dr. Glenn 說。「但他們不知道,自己其實可能正在讓動物陷入危險之中。」

在診所外,情況看起來也很類似,因為有些人擁抱一種替代式的寵物健康照護方式。他們選擇以補充品取代藥物,以生肉混合物取代顆粒飼料,並對為寵物接種疫苗表達遲疑。

這樣的需求創造了一個結合高端寵物照護與健康風潮的新市場——兩個在過去幾年快速成長的產業。新創品牌提供的產品,看起來就像出現在 Goop 型錄裡:用於寵物焦慮的 ashwagandha、用於傷口照護的 colloidal silver,以及用於關節疼痛的「collagen puptides」。狗用補充品品牌 Buddy 販售一款包含 L-Taurine 與 bamboo 與 reishi mushroom 萃取物的餐點灑粉,該公司宣稱可促進「全方位的犬隻健康、保健與長壽」。

「這個產業是美國文化更廣泛『Goop-ification』的自然延伸,」撰寫食物電子報 Snaxshot 的 Andrea Hernández 說。Buddy 的共同創辦人之一 Maddie Guy 表示,人們越來越在意自己放進身體的東西,「而這種趨勢反映在寵物產業是合理的」。

許多產品以「vet-created」與「science-backed」作為行銷話術,但它們的激增讓一些獸醫領域的人感到緊張。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的發言人 Michael San Filippo 建議,面對那些宣稱能「廣泛或憑經驗提升健康或活力」的產品,飼主應該小心,因為它們不一定經過嚴格測試。

他補充說,寵物補充品並未受到直接監管,「這可能在成分準確性、品質管控,以及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方面留下缺口」。

儘管如此,販售這些產品的公司已找到熱情的顧客族群;一些飼主在社群媒體上大力稱讚這些補充品對長壽、肛門腺問題與肌肉健康的好處。來自休士頓、28 歲的內容創作者 Taylor Cockrell 說,她對自己的營養並沒有特別熱衷,但她嘗試讓自己的寵物使用各種補充品。

「我已經鑽過每一個兔子洞,只為確保我的寵物能活得越久越好,」Ms. Cockrell 說。她最後決定讓她的四隻貓服用 milk thistle 補充品,以支援肝臟與腎臟功能。Ms. Cockrell 也養了一隻狗,她讓所有的寵物都吃生肉飲食。

住在布魯克林、31 歲的平面設計師 Joyce Hsu,也讓她的兩隻貓吃生肉。飼主可以在網路上購買現成的生食餐點。但 Hsu 的流程更繁複。她親自絞碎雞肉、火雞肉與牛肉,以及兔肉、麝鼠與海狸肉(她說那是牠們最愛)。

接著,她會加入像是 taurine、vitamin E 與 fish oil 等補充品,並把混合物分裝到各個 Mason 罐中。她估計這個過程需要八個小時,並建議人們在嘗試這種飲食之前,先和獸醫討論。(獸醫一般認為生肉飲食具有危險性,因為它可能增加接觸食源性病原的風險。)

如今,許多美國人花在寵物身上的費用比以往更多,這很可能也推動了寵物保健產業的成長。但也有跡象顯示,對獸醫的信任正在侵蝕,並在其中扮演角色。今年稍早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相當少數」的飼主不再信任他們的獸醫,這與人們對醫師的信任下滑相呼應。

對疫苗的懷疑已在飼主之間相當普遍。2023 年的一項針對 2,200 名美國狗主人調查顯示,其中 52% 對替狗接種疫苗抱持遲疑,且有 37% 認為疫苗不安全。

許多獸醫的部分薪酬是依其帶來的營收計算,一些飼主因此對加價推銷心生懷疑;過去十年,獸醫費用上漲超過 60%。一項近期調查顯示,約有一半的人選擇不去看獸醫或不接受建議的處置,主要原因是費用考量。

曾有一段時間,住在布魯克林、32 歲、從事音訊製作與 podcasting 的 Devan Joseph,為他混種德國牧羊犬 Ollie 服用 Prozac,以幫助其焦慮。但要續方,每兩個月就得為看診花 75 美元,讓他覺得過於頻繁。因此他停止了。

對像 Mr. Joseph 這樣的人而言,一些保健產品即使不便宜,仍可能看起來比傳統獸醫建議更省錢(他最後選擇了 hemp treats)。有些新創也把這個概念納入行銷策略。補充品品牌 Kayode 聲稱,其「collagen puptides」可以「預防未來在獸醫那裡需要昂貴的藥物或注射」。

在某些情況下,對飼主來說,嘗試一款保健產品就算只是實驗,也會覺得值得。來自加州 Santa Barbara、43 歲的老師 A.J. Henning,開始在他 18 歲貓咪的食物裡加入 CBD oil,想要試著治療牠的癲癇發作。

「寵物店店員會問:『嘿,這有用嗎?』」Henning 說。「我就會說,我也不知道。我們只是滴在食物上,然後祈禱。」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