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沉迷於第一種幸福。以下是您可以改變的方法。
關鍵要點
幸福有兩種形式——享樂型和德行型——但只有一種能持久。
享樂型幸福是來自感官的愉悅——它有趣但短暫。
德行型幸福來自幫助他人、意義和目標的滿足感。
找到這兩者的平衡可以帶來不僅有趣而且充實的人生。
享樂幸福的吸引力
享樂型幸福——想像一下性、毒品和搖滾樂——囊括了所有感官的愉悅:美食、金錢,甚至是名聲和受歡迎的感覺。這些體驗提供了短暫的高潮,隨後的下滑則讓你渴望更多。
我們經常將幸福與愉悅直接聯繫起來,想像它是一系列刺激、有趣或感官的瞬間。雖然享樂型幸福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讓我們誠實地說:這些瞬間是短暫的。一旦最初的興奮消退,我們就會開始尋找下一次的快感,不管是來自一部最愛的電影,還是一頓奢華的盛宴——這就是“享樂跑步機”般追逐短暫快樂的生活。
此外,我們常被告知幸福是可以買到的——新的小工具或奢華的假期能填補內心的空虛。然而,在物質主義社會中,許多人報告感到更不滿足,有時甚至更抑鬱。這突顯了享樂幸福的陷阱:儘管它充滿誘惑,但快樂消失後往往會帶來一種空虛感。所以,我們該如何帶來更持久的幸福呢?
德行幸福的深度
德行型幸福將焦點從個人愉悅轉移到更大的事物上——連結、服務他人和使命感。這種幸福滋養我們,並為我們帶來持久的滿足感。
對他人的付出甚至能提升幸福感,超過我們將錢花在自己身上時的滿足感。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伊麗莎白·鄧恩教授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實驗顯示,那些收到金錢並被指示將其花在他人身上的參與者,比那些將錢花在自己身上的人感到更快樂。喬丹·格拉夫曼及其他人的神經科學研究也表明,給予的行為有時比接受更愉快。
這一發現甚至在嬰兒身上也適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拉拉·阿克寧及其同事的一項研究表明,兩歲大的兒童在給予他人零食時比自己獲得零食時更快樂。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如何,這一趨勢在全球範圍內都得到了證實。另一項研究顯示,無論收入、社會支持、自由感和國家腐敗情況如何,花錢在他人身上的數額與個人的幸福感之間存在著強烈的相關性。
同理心的力量
德行型幸福並不意味著您必須把錢花在他人身上。任何形式的支持或幫助都能促進這種幸福感。慈悲心之所以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感,部分原因在於它擴大了我們對自我的視野。研究顯示,抑鬱和焦慮與一種自我關注狀態有關——一種對“我自己”的過度關注。當您為他人做某事時,這種自我關注會轉變為關注他人。回想一下您上次幫助他人的情況;很可能不管之前的情緒如何,這個舉動讓您感覺良好。
此外,培養同理心可以增強我們與他人的連結感。一項有趣的研究顯示,缺乏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危害大於肥胖、吸煙或高血壓。感到與他人更有聯繫的人焦慮和抑鬱的比率較低,擁有更高的自尊心。他們往往更有同情心、信任他人、樂於合作,從而創造出一個積極的社會、情感和身體健康的正循環。
Barbara Fredrickson和Steve Cole的研究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真相:那些主要從享樂追求中獲得幸福感的人,其炎症水平與經歷慢性壓力的人相似。相比之下,通過有意義的連結和目標感獲得快樂的人——我們稱之為德行幸福——則顯示出顯著較低的炎症水平。這表明更深層次的滿足感對我們的健康有保護作用。
找到您的平衡
可以將幸福看作一頓飯:一份豐富的甜點可能帶來即時的快感,但一頓營養豐富的餐點則能讓您感到充滿能量和滿足。如果我們只追逐短暫的快樂,我們可能會感到一時的興奮,但最終會感到疲憊。另一方面,德行型幸福則能帶來持久的深層快樂。
Ryff和Singer(2008年)的研究強調,將享樂型和德行型元素融入我們的生活可以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度。他們認為,平衡這兩種幸福可以提升我們的整體幸福感,創造出更豐富的人生體驗。享樂型和德行型的追求各有其價值,它們以不同的方式豐富我們的生活,找到適當的平衡是關鍵。
培養意義的簡單步驟
-
與親人連結:抽出時間與家人和朋友相處。分享有意義的對話和經歷,增強你們的聯繫。
-
回饋社會:尋找服務社區的機會。志願服務可以提供深刻的目的感和滿足感。
-
探索靈性:無論是通過有組織的宗教、個人反思,還是對大自然和藝術的欣賞,培養您的靈性可以為您的生活增添深度。
-
練習感恩:經常反思您感激的事物。這種焦點的轉移可以幫助您珍惜真正重要的事物。
-
尋求成長:投入自我發現和個人發展。追求能帶來挑戰和成就感的活動。
擁抱整體幸福觀
享受快樂的刺激,也欣賞有意義的豐富感。通過擁抱這種平衡,您可以駕馭幸福的美麗風景,創造出不僅有趣且深具意義的人生。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