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祕訣:甩開誘惑、破解拖延、提升幸福與成功關鍵必學技巧

自制力祕訣:甩開誘惑、破解拖延、提升幸福與成功關鍵必學技巧

能延遲滿足並掌控衝動的人在生活中更能成功。專家表示,你也能學會馴服壞習慣的技巧。

我們往往尊敬甚至崇拜那些展現大量意志力的人:每週五次去健身房的朋友、保持家裡隨時可拍攝的社群媒體影響者,或幾乎在任何情境下都能保持冷靜專注的同事。

研究顯示,這些人不僅被視為值得信賴,甚至被認為在道德上更優越。但我們這些凡人該如何相比?調查指出,許多美國人正感受到更高程度的焦慮與壓力,這使得延遲滿足和抑制衝動更加困難。

然而,意志力不等於自制力。雖然你可以用意志力來管理情緒或抗拒誘惑,研究顯示,它可能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自我調節與決策的心理學教授 Kentaro Fujita 說,要提升意志力,核心就是「更努力嘗試」。但自制力則包含一套可學習的技巧。

事前準備、心態調整,以及避開或重新框架誘惑,往往比「強行壓抑慾望」更有效,Fujita 博士補充。

首先,什麼是「自制力」,為何重要?

傳統上,心理學家將自制力定義為等待更晚、更大利益的能力。但它也可被視為改變你的想法、感受與行為,以達成特定目標的方式。擁有自制力時,我們能抗拒不健康的衝動,並在想放棄時堅持下去。

有心理學家稱之為「最偉大的人類力量」。具有較強自制力的人更可能報告更高程度的繁盛,並在學業表現、收入、身體健康與人際關係上取得更大成功。

我該如何開始?

密西根大學「情緒與自制實驗室」主任、Shift: Managing Your Emotions So They Don’t Manage You 一書作者 Ethan Kross 認為,發展自制力的起點是自我賦能。

研究顯示,相信自己有自制能力能助你成功。他說:「如果你不認為自己能控制自己,又怎會努力去做?」

他建議,聚焦於你曾成功達成的類似目標。例如:「上週塞車時我保持冷靜,所以現在也能做到。」

你也可以回想家人或朋友曾成功達成類似目標的時刻,並向他們請教訣竅:若他們能做到,你也可以。

有哪些策略?

提升自制力有多種策略,研究指出,同時嘗試數種方法比只選一種更有效。以下是一些選項:

  • 建立例行:2015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擅長自制的人往往透過安排生活,避免臨場決策。例如每天同一時間跑步或冥想。

  • 監測進度:以日記、行事曆或語音紀錄每天完成的事項。研究自制三十年的 Roy F. Baumeister 指出,監測是提升自制力最簡單且最快的方法。

  • 調整交友圈:能量吸血鬼——那些讓你感到精疲力竭的人——會消耗你的自制力;相反,支持並提攜你的人會提升你的自制力。

  • 考慮群體福祉:臨床心理學家 Scott Haas 指出,美國人常聚焦個人欲望,而非集體需求。多為群體著想能激發自制力。例如航班大延誤時,與其對客服人員咆哮,不如自問:「如果我失控,會如何影響周遭人?」

我該如何改變心態?

當你將情緒重新框架,使其不那麼極端;或減低誘惑吸引力;或鎖定明確目標,自制力就容易許多。

無法控制情緒時,負面想法常加劇情緒,如「我怎麼犯這麼蠢的錯!」試著用較中性的方式重新詮釋,例如:「我也是人,和許多人一樣犯了錯——我會負責任。」

同樣地,你也能重新框架誘惑。Fujita 博士說:「若賴床會導致失業或被他人視為不負責任,睡懶覺就沒那麼吸引人。」

明確目標可幫你建立自制結構。驗證有效的技巧之一是 WOOP 方法(Wish、Outcome、Obstacle、Plan)。首先,說出你認為可達成的願望:例如想更常去健身房以強化背肌。接著,想像達成目標後的最佳結果:背痛減輕、體態更佳。然後,思考可能阻礙你的因素:健身房距家 40 分鐘。最後,制定克服障礙的計畫:尋找離家更近的健身房或彼拉提斯課。

記住,提升自制力並非全有或全無。若偶爾失誤或給自己一個放縱日,你仍可向目標邁進。關鍵是持續前行。

Fujita 博士說:「節制或許更可持續、也更切合實際。你知道自己終會失敗,問題在於:你要如何回應?」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