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得越近性慾越低?找回伴侶性慾三策略

愛得越近性慾越低?找回伴侶性慾三策略

過度親密是否會扼殺對伴侶的性慾?

  • 人們通常在需要增加親密感時才會渴望性愛,而非在親密已高且穩定時。

  • 安全與親密的需求,可能與激發激情所需的新鮮感與分離感相衝突。

  • 保持自己的生活並導入新鮮事物,有助於以新視角看待伴侶,重燃欲望。

我們對這情節都不陌生:你的伴侶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們彼此極度自在——自在到會在對方面前做以前想都沒想過的事:把髒襪子丟得到處都是、穿破 T 恤、在對方面前刮腿毛,甚至在晚餐時敷小黃瓜面膜。

你們分享所有祕密,說話一唱一和,甚至能替對方完成句子。你信任他們,也愛他們。但夜幕降臨時,你們寧可相擁入睡,而不是像多年前那樣瘋狂纏綿。你心想:「我們的慾望怎麼了?以前在彼此還算陌生時,我們總是欲罷不能。」如今,當伴侶赤裸走過電視前,你只會禮貌地請他們讓開,好讓自己不被擋住視線。

為什麼親密影響性慾?

人們有許多理由想要做愛。最顯著的一點,是希望與伴侶更親近。因此,當你感到需要提升親密感時,才會渴望性愛;反之,若你已覺得伴侶是你的一部分(或把伴侶視為理所當然),欲望就會降低。

當親密維持在高而穩定的水位——長期關係中常見的狀態——對進一步親密的需求自然偏低,對伴侶的性衝動亦相對減弱。例如,若你覺得自己對伴侶已瞭若指掌,且缺乏分享新經驗或深化親密的機會,你對他們的性慾可能會急遽下滑,即使你們之間的親密感依舊很高。

然而,提升親密本身——透過了解伴侶的新面向,或發現伴侶以嶄新的方式關愛自己——是令人興奮且具有性吸引力的。這會讓你以新的光芒看待對方。正如關係專家長期指出的,性慾需要變化與神祕,而非停滯。

研究確實顯示,高卻穩定的親密感並不會提升性慾;真正促進慾望的是「親密的增長」。

浪漫關係核心的悖論

浪漫關係的一大悖論是:隨著親密與承諾升高,慾望與激情往往下降。這或許源於:熟悉關係帶來的安全感,與激發欲望所需的新鮮、不確定及分離感彼此矛盾。

在親密之外維持自我或獨特性,有助於提升性慾。親密究竟助燃或抑制慾望的關鍵,不在於親密本身是否存在,而在於其「脈絡意義」。當伴侶保有足夠的差異性時,對親近與身體接觸的渴望得以點燃;反之,若缺乏區隔,性愛動機便會因「已然唾手可得」而減弱。

以新鮮感與差異性重燃欲望

新鮮感對激發性慾至關重要——這並不一定是指性玩具或角色扮演。就此意義而言,前戲在走進臥室前很久就開始了。維持新鮮感意謂著:談論新話題、一起嘗試新鮮且刺激的活動、共同學習新技能。

試著在不同場合觀察伴侶,以及他們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種角色,這些角色或許你並不熟悉。你可能會驚喜地發現,伴侶並非如你所想的那般可預測,你對他們仍有許多可學習、可興奮之處。

同時,保有差異性與自己的生活也至關重要。擁有自己的朋友與嗜好,避免關係過度糾纏。這種分離感常能推升慾望,畢竟人們較不會渴求已完全擁有的事物。總的來說,目標並非降低親密,而是創造一段「距離」,讓這段距離充滿好奇、渴望與更新的慾望。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