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秘密有時會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而難以找到解脫的方法。
重點整理
有時我們隱瞞秘密是為了避免傷害他人。
其他時候,我們隱瞞秘密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在決定是否揭露重大秘密之前,請尋求值得信賴的知己的幫助。
我有個秘密,你也有。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不願與人分享的想法和記憶。有些秘密微不足道,不會讓我們感到擔憂。但有些秘密則沉重無比,成為心頭的負擔。
當我們選擇隱瞞秘密時,會發生什麼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 Michael Slepian 在近期於《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發表的文章中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了防止他人受傷害而隱瞞秘密
根據 Slepian 的研究,隱瞞秘密不僅僅是在人與人互動時保持沉默而已。相反地,秘密會佔據我們的思維和時間,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無法專注於其他事情。為了理解為什麼有時隱瞞秘密會成為一種負擔,而有時卻不會,Slepian 認為我們首先需要理解隱瞞秘密的意義。
為了說明這一點,Slepian 以性伴侶為例。你會向他人介紹你的性伴侶為配偶或重要他人,大家會假設你們之間有性關係,這並不算秘密。
但在大多數社交場合,透露性生活的細節,如頻率或喜愛的姿勢,則被認為極其不合適。這種保持秘密的行為其實是有益的,因為隱瞞這些私人資訊通常被認為是合乎禮節的,公開這些內容可能會讓在場的所有人感到尷尬。
Slepian 指出,判斷隱瞞秘密是否對秘密持有者有害,情境是一個重要因素。例如,作為部門負責人,我經常接觸到機密資訊。但我並不會因為隱瞞這些資訊而夜不能寐,因為這是工作的一部分。
事實上,透露這些資訊不僅會對我造成傷害,也會傷害到與這些資訊相關的人。因此,當隱瞞秘密是為了保護相關人員免受傷害時,秘密持有者通常不會感到保持機密有多大的負擔。
為了防止自己受傷害而隱瞞秘密
然而,有時我們會告訴自己,隱瞞秘密是為了保護他人,實際上卻是為了保護自己。例如,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種名為「偷偷購物」的現象。一方在不告知另一方的情況下做出重大購買,然後試圖隱瞞。
你可能會告訴自己,隱瞞這個秘密是為了避免讓伴侶難過;但事實上,這是為了避免與伴侶發生衝突。這類秘密會沉重地壓在你的心頭。而且,即使你的伴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他們仍然會感覺到有些事情不對勁。
隱瞞秘密所產生的罪惡感會以其他方式表現出來,並影響你試圖維持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坦誠告知伴侶你的行為會是更好的選擇。或許會有激烈的對話,但這不一定是壞事;它讓伴侶之間可以坦率地表達彼此的想法。
很多人誤以為在健康的關係中不會有衝突。事實正好相反。重點是,衝突可以幫助強化關係,只要對話的焦點集中在行為本身,而非個人攻擊。
當然,你的伴侶會因為你在沒有告知他們的情況下做出重大購買而感到生氣。你早就知道這一點,並且你需要讓他們有機會說出來。但你也需要仔細思考自己為什麼這麼做。也許這項購買是正當的,也許你是在補償其他未被滿足的需求。
一次坦誠的對話,讓雙方都有機會表達想法和感受,可以幫助彼此理解行為的動機以及對這段關係的重視程度。你甚至可能會發現「偷偷購物」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而需要退回購買的物品。透過揭露秘密,不僅可以解除你隱瞞的負擔,還能增強你們之間的關係。
何時揭露秘密,何時隱瞞?
大多數人會同意「偷偷購物」是一種不忠,因為你在伴侶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了他們不會高興的事。然而,這仍然不如性不忠那樣嚴重。在這種情況下,秘密隱瞞的傷害變得尤其複雜。
隱瞞性不忠的傷害有三方面。首先,行為者會因為隱瞞不忠而感到罪惡感。其次,伴侶一旦得知不忠的事實,會感受到背叛的痛苦。
第三,無論秘密是被隱瞞還是揭露,這段關係本身都會受損。如果行為者隱瞞秘密,罪惡感會滲入關係之中,另一方也會感覺到有問題。而如果揭露秘密,伴侶可能會決定結束這段關係。即便他們選擇繼續,關係也可能會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害。
如果你因隱瞞不忠而感到負擔,最好在向伴侶坦白之前,先與信任的諮詢師或知己探討你的感受和關係動態。一方面,如果你揭露秘密的動機只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罪惡感,那是自私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你真誠地希望改善關係,儘管短期內會對伴侶造成傷害,揭露秘密仍然可能是值得的。
當我們隱瞞秘密時,可能會因隱瞞的內容感到內疚。同時,我們也可能是透過隱瞞這些秘密來保護他人免受傷害。在決定是否隱瞞或揭露秘密時,你可能需要尋求值得信賴的知己或諮詢師的幫助,來決定正確的行動方向。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