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夢中醒來?或者說,夢到自己醒來了?你以為自己已經清醒,但實際上仍在沉睡!這種生動且令人信服的「夢中夢」現象被稱為假醒,許多人都曾經歷過。
假醒夢的意義和成因是什麼?
假醒夢可能會包含生動、逼真的影像,讓你感到困惑和焦慮。如果你曾經歷過這種情況,想了解它為何發生、它的意義以及是否有辦法避免再次發生,這都是再自然不過的反應。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發生於快速眼動(REM)睡眠階段的假醒夢現象,包括其類型、成因及症狀。
什麼是假醒夢?
假醒被定義為:「一種關於從睡眠中醒來的生動且令人信服的夢境,而夢者實際上仍在睡眠中。」
與常見的夢境不同,假醒夢通常完全平凡。你可能夢到自己醒來在床上,或身處辦公室等熟悉的地方。
根據NCBI對此現象的研究,夢境中的場景可能與現實環境完全相同,也可能有一些細微的不同,例如燈光無法開啟,或門通往錯誤的地方。
睡眠科學家將假醒分為兩種類型:
-
類型1 – 一種平凡的夢境狀態,沒有任何異常。你可能夢到起床、洗澡、穿衣等日常活動。某一時刻,你可能意識到某些不對勁,然後醒來。
-
類型2 – 一種惡夢狀態,伴隨緊張、不安或恐怖的影像或感覺。你可能被嚇醒,也可能沒有。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研究,假醒夢中可能出現的活動包括:
-
半夜醒來,上廁所或到廚房,然後回到床上。
-
探索或漫遊夢境環境。
-
思考剛剛夢到的內容,並相信自己已經清醒。
假醒夢的具體情景
嘟!嘟!嘟!床頭鬧鐘的鈴聲將你從一場荒島夢境中喚醒。你伸展、打哈欠,坐起身來。唉,又回到現實了。你關掉鬧鐘,拖著像殭屍般的步伐走向浴室。
五分鐘後,你下樓準備吐司和茶。突然,鬧鐘又響了。這是怎麼回事?
躺在床上,你捏了捏自己,試圖確認這次是否真的清醒,然後再一次努力起身,這次才是真的清醒。
假醒夢的成因是什麼?
研究人員仍在努力確定假醒的具體成因。然而,他們發現這通常發生在夢者預期某些壓力情境時,例如失眠發作。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可能因無法放鬆而更容易經歷假醒。
雖然具體原因尚不明確,但根據一項研究,睡眠破碎的潛在成因可能包括:
-
失眠:一種慢性睡眠狀況,影響集中力和休息效果。
-
睡眠呼吸中止症:一種睡眠中頻繁暫停呼吸的障礙。
-
猝睡症:導致在不適當的時間突然入睡。
根據睡眠基金會的說法,假醒也可能由惡夢或睡眠癱瘓引發,且經常與早晨醒來過程有關。但若你的睡眠被多次打斷,假醒也可能在夜間出現。
假醒如何與睡眠癱瘓或清明夢不同?
根據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研究,清明夢、睡眠癱瘓和假醒之間有密切聯繫,這些現象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常見。研究中88%的受訪者至少經歷過其中一種現象。
然而,它們有顯著差異。在清明夢中,你意識到自己在做夢,甚至可以影響夢境的結果。而在睡眠癱瘓中,你醒來但身體無法動彈,如同癱瘓。根據《臨床睡眠醫學期刊》(JCSM)的另一項研究,睡眠癱瘓期間,大腦仍處於夢境狀態,這解釋了為何經常伴隨幻覺。
假醒夢有害嗎?
別擔心!如果你曾因假醒的生動情節而感到困擾,專家們認為這並無害處。假醒與任何疾病(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無關,通常不需要過於擔憂。
然而,像其他發生在清醒與睡眠邊界的事件一樣,假醒有時會引發恐懼、不安或焦慮。如果夢境反復出現且令你感到創傷,可能導致焦慮、抑鬱、睡眠恐懼症(對睡眠的恐懼)及睡眠剝奪。
根據睡眠基金會,假醒還可能連續發生多次,這會令人感到無法醒來。同樣,假醒可能導致虛假記憶,讓你記得做過某件事,但後來發現那只是一場夢。
如何停止假醒夢?
一般來說,假醒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然而,如果你因頻繁且令人不安的情節而受苦,這可能是潛在擔憂或焦慮的跡象。
如果你的心理健康因反覆出現的假醒或其他REM睡眠現象受到影響,首要步驟是尋求醫生的建議,以改善睡眠品質。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幫助的措施,這些也適用於一般睡眠障礙:
-
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避免睡眠不足。
-
避免咖啡因、酒精及其他刺激物,尤其是晚上。
-
在睡前試著讓心情平靜下來。
-
規律運動,可以在晚上睡前散步。
-
如果出現假醒,起床活動約10分鐘,再嘗試重新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