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滿意度是反映你的生活還是個性?
關鍵要點
對大多數人而言,滿意度通常緊隨人格特質。
單靠好事不太可能讓人長期感到更滿意。
壞事若未伴隨更大的個性改變,也不太會對滿意度造成持久影響。
當科學家詢問人們對生活滿意度的評價時,那些自認至少有些滿意的人通常多於不滿意的人。然而,人們在評估滿意度方面存在差異。
為什麼?
明顯但不那麼重要的原因
直觀上,人們會認為,對生活感到滿意的人通常是運氣好,過著物質富足、人際關係良好、健康狀況佳,且經歷了許多好事的生活。
確實,有證據顯示,那些收入較高、人際關係較好、健康狀況較佳的人,對生活滿意度的評價略高於收入較低、缺乏強人際關係或健康狀況不佳的人。
近期的生活事件,如開始一段新戀情或事業,對某些人也可能有所影響。
然而,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力比許多人想像的要弱。即使將這些因素綜合考慮,它們在解釋生活滿意度個體差異上的作用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即使在財務狀況良好的人群中,生活滿意度也存在顯著變異;同樣,健康狀況良好、戀情順利或事業發展順利的人也有很大的差異。
對大多數人而言,他們的生活滿意度無法準確地從收入或其他生活條件中預測出來。
那麼,生活滿意度一定遠不止於所謂的“好生活”。或許,生活滿意度更多是一種特質,而不是對客觀生活方面的反映。
滿意是一種特質
確實,生活滿意度具備心理學家通常認為特質應有的特徵。
那些今天對生活高度滿意的人,五年前和十年前可能也是滿意者。對一個領域(如工作)感到滿意的人,通常在其他領域(如人際關係、健康、政府)以及整體生活中也感到滿意。而基因相關的人滿意度也更相似。
此外,生活滿意度不僅僅是人們對自己的信念——一種個人神話。滿意度的自我評估和親密他人的評估之間有很高的相關性,這表明滿意度也能被他人觀察到。
生活滿意度可能比生活的起伏更能反映人們的人格特質。
最強的滿意來源
數百項研究探討了生活滿意度與「大五人格特質」之間的關聯。
一項綜合這些研究的元分析顯示,高度滿意的人通常情緒穩定、外向、盡責,且在一定程度上具親和力。這些「大五人格特質」綜合起來,對於解釋人們滿意度差異的貢獻遠高於收入、人際關係、健康或近期生活事件。
最近的一項研究更進一步,採用了兩種不同的方式來評估人們的人格特質——自我評估和親密他人評估,並在十年內進行了兩次評估。
此外,研究還評估了總體生活滿意度以及不同生活領域的滿意度,並在不同語言的三個大樣本中進行了測試。
這樣的設計使研究人員能夠從多角度探討生活滿意度與人格特質之間的穩固聯繫。
研究結果比以往更清楚地顯示,大多數人的生活滿意度大部分時間都與其人格特質一致。
除了「大五人格特質」中的情緒穩定性、外向性和盡責性外,滿意者還具有被理解、興奮和果斷的特徵,而不滿意者則傾向於感到嫉妒、無聊、被利用、無力和未受獎勵。
通過了解個人的某些人格特質,科學家能夠以心理學研究中罕見的高準確性預測其生活滿意度(相關係數達到0.90)。
例如,根據人格特質資料預測為高度滿意的五分之四的人確實是高度滿意者,對於低滿意度的人亦然。
而且,生活滿意度與人格特質之間的強大聯繫在時間上持續存在,不論人們是對生活的總體滿意度還是對各個具體方面的滿意度進行評估,結果都一致,且在不同樣本中得到了重複驗證。
這使得那些與人格特質無關的環境變化所占的空間相對較少——生活的起伏不定。
更好與更壞的情況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的生活滿意度更多是其個性的反映,而非外部和變化中的生活條件。
這也可能與日常經驗相符。許多人感受到客觀環境在改善,但仍然無法感到滿意,或在他人身上看到這種脫節。外部看似一切順利,但我們卻常常無法感到快樂。
情況也可能相反:即使面對困難,許多人對生活仍感到滿意。有些人可能會將這種現象稱為「韌性」。
這意味著,如果外部環境的變化未能改變我們的個性,那麼它們不太可能對我們的生活滿意度產生持久影響。
如果這聽起來像是壞消息,可以換個角度思考:通常,不希望的外部變化不太可能讓我們變得比過往更不滿意。
總的來說,無論好壞,外部因素對我們的影響比我們通常想像的要小。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