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幸福:3大常見誤解

如何正確理解幸福:3大常見誤解

我們當中有許多人渴望更快樂,但很少有人花時間去深入了解什麼是幸福,以及如何獲得更多的幸福。

當然,關於幸福本質的哲學辯論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我們不會在這裡陷入那些繁瑣的討論!但我們將呈現一些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有趣見解,這些見解可能會挑戰您的一些假設和直覺。

關鍵要點:

  • 當下的快樂與整體生活滿意度是不同的

  • 金錢確實可以買到快樂,但其效益最終會減少

  • 幸福在某種程度上是掌握在您手中的

以下是人們對幸福的三個誤解:

1) 幸福只是許多積極經驗的累積

有人可能會認為,幸福是許多積極經驗的累積效果。從一刻到另一刻的快樂越多,一個人就越快樂。然而,心理學家對於「活在當下的快樂」和「對生活的滿意度」之間有重要的區別(如蓋洛普的世界幸福報告等努力搜集幸福數據的調查,正逐漸嘗試分別衡量這兩者)。一個人可能每天都經歷大量享樂,但在評價整體生活時卻報告低滿意度,反之亦然。

這兩種幸福形式經常互相抵消。一個長跑運動員可能每天花數小時在強烈的身體不適中,但跑步帶來的成就感和目的感卻大大提高了生活的滿意度。相反地,對某些人來說,短期享樂(如美食、性和毒品)並不能帶來太多的整體滿足感。

另一個僅用當下快樂來衡量一個人整體幸福的問題在於,人們往往不善於回憶某一刻的自我狀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將「經歷中的自我」與「回憶中的自我」區分開來,並指出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差異。前者是即時體驗快樂或痛苦的自我,而後者則是生成和評價這些經驗的記憶,維持我們生活中的整體故事。儘管哲學上可以認為「真正的幸福」是我們享樂經驗的總和,但在卡尼曼的模型下,試圖實際測量這種幸福必然會帶來不準確性。

那麼這些告訴我們如何提高幸福感呢?人們常說應該優先考慮「經歷中的自我」,努力活在當下。然而,當下的體驗是短暫且無法準確回憶的,而我們對它們的敘述才是更具持久性的記憶。因此,也許可以說,如何框定你的經歷,可能比經歷本身更強大。

此外,「回憶中的自我」所建構的故事往往與實際經驗相差甚遠,這使得它具有相當的可塑性。我們可以以最有利於幸福的方式去重塑特定事件,不論是事後的(例如,收到工作申請的負面回饋讓我提升了技能,並獲得了一個更適合我的工作)還是事前的(例如,我可能對演講感到緊張,但同事們有多大的可能會在一個月後記得它的細節呢?)。

這並不是說你應該忽略「經歷中的自我」!追求享樂和盡量在正面經驗中活在當下,對於許多人來說仍然是幸福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值得考慮的是,獲得幸福可能需要關注兩個自我,並有意識地照顧每一個。

2) 金錢無法買到幸福

關於金錢與幸福之間關係的兩個常見說法是:(1) 越富有越快樂,(2) 相反的,「真正的」幸福永遠無法被買到。但證據顯示,這比任何一種說法都要複雜得多。

2010年一項著名研究得出結論,生活滿意度會隨收入增加而上升,但這種效果會在年收入達到75,000美元時開始減弱。一項後來的研究則與此相矛盾,發現幸福與財富之間的正相關,即使超過12萬美元的收入也持續存在。2023年,兩項研究的研究人員聯合進行對抗性合作,試圖調和這些相互矛盾的結果。他們的結論支持了幸福會隨著收入增加而上升的想法,但對於最不幸福的少數參與者來說,這種增長會達到一個上限,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幸福能力受到喪親、疾病或抑鬱等其他因素的限制。

這些結果是否表示你應該優先考慮賺錢以提高幸福感呢?未必。首先,財富是提高幸福感的一個因素,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你的具體情況下最重要的因素(或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如此)。研究已經確定了許多其他重要的幸福預測因素,例如社交互動的頻率。因此,為了多賺點錢而加班加點卻犧牲了見朋友的時間,最終可能對你的幸福感來說是負面的。

其次,財富與幸福的相關性並不意味著大多數人會更快樂地追求高薪工作。不同的角色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吸引力。一個放棄熱情、去當對沖基金經理的單簧管演奏家,可能會在六位數的薪水中找到比自然適合企業財務世界的人更少的滿足感。

最後,研究中所識別的財富與幸福的關係是對數型的而非線性的。這意味著,儘管幸福感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提高,但隨著收入的上升,其效果逐漸減少。每年多賺10,000美元,對於一個年收入30,000美元的人來說影響會遠遠大於一個年收入100,000美元的人。這種對數型相關性意味著,收入超過一定門檻後,幸福感的增長會變得微不足道,因此,隨著個人收入的增加,通過賺更多錢來提高幸福感的理由也變得越來越薄弱。

3) 你無法決定變得更快樂

人們常常對於不夠滿意的生活感到無奈,將其歸因於運氣、環境甚至基因,但研究表明,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提高幸福感。儘管對於幸福變異中有多少比例取決於我們的控制存在很大的爭議,但研究者普遍認為,至少有一部分是有意義的。

這並不是說人們應該為自己的不快樂受到指責。首先,研究表明幸福在某種程度上是部分(而非完全,甚至不是主要)由我們控制的(最著名的一次嘗試量化這個比例的研究估計,一個人的幸福程度有大約40%是由有意的行動決定的,其他研究則將這一比例估計得更低)。其次,研究也指出,像喪親、精神疾病或創傷這樣的因素,會對個人提高幸福感的能力造成嚴重限制。例如,回想我們之前討論的收入研究,最不幸福的參與者在達到一定收入門檻後未能經歷顯著的幸福增長。然而,值得考慮的是,我們的幸福感可能比我們想像中更具有可塑性,因此至少可以嘗試一些可能提高幸福的干預措施。

人們可以通過改變行為來影響幸福感的想法,似乎與眾所周知的「享樂適應」現象相矛盾,即人們在經歷正面或負面經驗後,往往會回到穩定的幸福「設定點」。然而,一些心理學家提出,儘管享樂適應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但透過積極的生活變化,仍然有可能實現持久的幸福增長。例如,謝爾登和柳波米爾斯基的「享樂適應防止模型」認為,一個人的享樂設定點其實是一個範圍,而特定行為可以幫助他們達到並保持該範圍的上限。他們建議的具體干預措施包括增加與積極生活變化相關的經驗多樣性(例如,不僅僅購買健身房會員卡,還要定期更換鍛煉方式),並經常花時間欣賞變化帶來的好處。

如果我們從積極生活變化中獲得的好處,能夠繼續帶來新奇、刺激和感恩之情,這應有助於抑制那種經常讓我們陷入享樂無止境追求的渴望。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